岳钟琪:文不爱钱,武不怕死,岳飞21世孙,雍正猜忌,乾隆却倚重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雍正帝接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捷报,西北头号功臣岳钟琪以五千精兵大破十万敌军,罗卜藏丹津丢盔弃甲,靠化妆才逃出生天。雍正喜出望外,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岳钟琪,曰:

原许你国家梁栋,不世出之名将。朕实愧尚未酬尔之勤劳也。……朕生平,不负人三字,信得及的。但年羹尧与你,朕实不知如何待你们,方与良心无愧也。

雍正的这封信,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岳钟琪是大将之才,立下不世之功。第二,在大清朝,能值得我说出“不负你”三个字的人,唯有年羹尧和岳钟琪。第三,我太爱你俩(年、岳)了,你们立下如此大功,我不知道该如何赏赐你们才能问心无愧。

在历史上,雍正皇帝胤禛是性情中人,敢爱敢恨,从他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他恨不得把心掏出来对岳钟琪发誓,如此才能表达对后者的喜爱。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雍正差点杀了岳钟琪。

在清朝276年的历史中,岳钟琪是特殊的存在,他为清朝收复疆土,奠定中国版图,在清朝所有的“大将军”中,岳钟琪是唯一一个以汉族身份统领满洲士卒的。

本文,笔者将通过史料分析,和大家分享岳飞的21世孙、清朝三朝名将岳钟琪的一生。

一、武穆延血脉,康熙具慧眼

岳钟琪,字东美,号容斋,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生于甘肃,后经康熙帝的允许,改籍四川成都(下文会提到)。

根据《清史稿·卷二百九十六》记载:

岳钟琪,字东美,四川成都人。父升龙,初入伍,授永泰营千总。

岳钟琪是南宋名将岳飞的第21世嫡孙,是岳飞三子岳霖的后裔。岳钟琪家族之所以会效忠清朝,这要从他的爷爷说起。

岳钟琪的爷爷名叫岳振邦,曾是明朝军户。清军入关时,岳镇邦已经退休返乡,为了保护家乡的百姓不受清军袭扰,他组织青壮年保护村寨。后来,他还和清军麾下一个叫多尔吉的偏将打过一仗,清军毕竟人多,但也佩服岳镇邦的勇武。最终,清军以不侵扰乡邻为条件,劝岳镇邦加入了清军。

岳镇邦在顺治年间辞职回乡奉母,他的儿子、也就是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接替父职。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岳升龙立下战功,升为天津总兵。康熙三十五年,岳升龙因在随征噶尔丹时再立战功,被提升为四川提督。至此,岳家在四川扎根。

岳钟琪少年时便跟在父亲身边,得到父亲的亲自教导。岳钟琪在儒学、天文、地理、兵法方面的造诣皆来自父亲亲传。在军营中,岳钟琪常常和其他随军的孩子一起玩打仗的游戏,岳钟琪用石头和木棒布阵,指挥有度,很小便成了孩子王。

康熙四十五年,岳钟琪20岁,其父通过捐官的形式,为岳钟琪捐了一个候补同知(从五品)。只是,岳钟琪自幼喜欢军事,四年后,岳钟琪上书兵部,要求由文职改为武职。康熙帝在得知岳钟琪是岳升龙之子后,钦点岳钟琪为游击将军(从三品),连升4级,从此,岳钟琪踏上戎马生涯。

笔者分析,康熙帝之所以破格提拔岳钟琪,一方面是因为他慧眼识人,认为岳升龙之子是个武将坯子,值得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岳钟琪是岳飞的嫡系后代,提拔岳钟琪,有利于清朝笼络人心。

又过了三年,岳钟琪之父、四川提督岳升龙病逝,岳升龙在给康熙的遗折中恳请迁籍四川,得到了康熙帝的批准。因此,《清史稿》等史料才记载岳钟琪是四川成都人。

康熙五十六年,清朝的储位之争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此时,远在西北的准噶尔大汗不安分起来。准噶尔出兵六千侵占西藏,又发兵青海,清军将领色楞因为粮草不济而兵败。康熙权衡利弊,不得不派十四皇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领兵收复青藏。

考虑到胤禵毕竟对四川、青海不熟悉,于是,康熙帝调熟悉四川情况的岳钟琪为胤禵的协理副将。在胤褆的指挥下,岳钟琪携带600绿营兵为先锋官,第一战在箭炉(四川康定)便击杀叛军3000人,这让胤禵看到了岳钟琪的能力,此后对岳钟琪更加倚重。

而后,岳钟琪趁热打铁,连续收复竹巴笼、古树、江卜、阿足、洛加宗、乍丫、巴贡、察木多及嚓哇等地。据后人统计,岳钟琪在两个月内深入藏区,为清朝扩疆约十四万平方公里。此战之后,岳钟琪麾下兵力增至4000人。

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岳钟琪屡立战功,攻下拉萨门户喇哩,为胤禵的大军扫清障碍。《清史稿·岳钟琪传》记载:

六十年,师还,授左都督,擢四川提督,赐孔雀翎。

康熙六十年,大军凯旋,岳钟琪被“功加十等”,不仅赐孔雀花翎,还被提拔为四川提督。这个职位正是他父亲生前所司,对岳钟琪的意义非同一般。

岳钟琪在这场三年多的战役中,充分展示了他出奇兵、献奇策、运筹帷幄的大将之才。看完胤禵的战报,康熙帝也感慨自己当年慧眼识人,挖到宝了。

二、雍正表爱意,钟琪再立功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雍正帝登基。纵观康雍乾三朝,康熙朝历经三藩之乱、准噶尔叛乱和收复宝岛等重要战役,因此,康熙帝麾下名将如云。而乾隆帝在位60年,自诩“十全武功”,他麾下也有傅恒、阿桂、海兰察、兆惠等名将。反观雍正朝,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并不多。十四阿哥胤禵虽有西征经验,但他一直被雍正帝监禁。

所以,雍正初年,当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的首领罗卜藏丹津起兵反叛时,雍正帝能用之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亲信、和他有郎舅关系的年羹尧,而另一个,便是康熙极为看重的岳钟琪

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聚集十万余人攻打西宁,这让刚登基不久的雍正帝很没面子,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雍正帝下旨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副将,挥兵西征。

年羹尧是川陕总督,岳钟琪时任四川提督,二人本就是上下级关系,如今共同领兵,配合自然没有问题。

按照计划,年羹尧率领大军殿后,岳钟琪则带领六千精锐从四川松藩直扑青海,一路上,岳钟琪剿抚并用,不到半天时间,攻破27座堡寨,可以说是势如破竹。

到了大石山附近时,岳钟琪遇到了硬茬,敌军利用地势固守,岳钟琪知道强攻不行,于是佯败后撤,待敌人放松警惕后,他趁夜兵分三路用短刀杀回山隘,获得大胜。

到了雍正二年,年羹尧的大军已到西宁。但罗卜藏丹津出动主力围困西宁城,两军对峙,年羹尧没有取胜的把握,于是紧急向岳钟琪求援。岳钟琪率领六千铁骑星夜赶到西宁城外,直接掩杀,导致敌军大乱,年羹尧趁势开城门全军杀出,里应外合,经过两个时辰鏖战,清军取得胜利。罗卜藏丹津仅率百人逃跑。

在笔者看来,在当时,如果说年羹尧是一把战刀,那么,岳钟琪在此战中就是一支飞速而来的利箭,二人的配合,取得西宁之战的胜利。

虽然罗卜藏丹津实力大损,但他在老巢还有大量兵力。接下来,年羹尧和岳钟琪发生了分歧。按照年羹尧的想法,接下来应该休整,待明年春草发芽的时候再寻找敌军决战。而岳钟琪则认为,应当抓住当下的战机,乘胜追击。最终,雍正帝亲自下旨,按岳钟琪的建议行事。

接下来,岳钟琪带精兵5000精骑连夜奔袭,直扑敌军老巢。罗卜藏丹津虽然有10万大军,却完全没想到岳钟琪会在冬天进攻,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清史稿》云:

即纵击,大破之,擒诸台吉,并罗卜藏丹津母阿尔泰哈屯及女弟阿宝,罗卜藏丹津易妇人服以遁。

意思是,岳钟琪大胜,虽然罗卜藏丹津穿着女人的衣服化妆跑了,但他的母亲和妹妹以及其他部落首领皆被擒获。

接下来,便是本文开篇的那一幕,雍正帝接到战报,拍案叫绝,亲自写信给岳钟琪,表达对岳钟琪的赞许和喜爱之情。此后,雍正帝又亲赐“卿智勇兼济,忠勤懋著”牌匾,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岳钟琪的帐内。

西部大战的胜利,让雍正帝倍感荣光。当年年底,年羹尧奉旨回京述职,岳钟琪则率领大军留守西宁,处理军务。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岳钟琪亲率士卒清扫了敌军残部、收缴兵器,有部下劝他不必亲自杀敌,岳钟琪说:“我若不亲上战场,将士们如何肯奋勇杀敌?”至此,在西北军中威望日隆。

雍正三年,岳钟琪被提拔为甘肃巡抚,督办甘肃、青海两地军务和政务。

《旧五代史》中有言:

“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

岳钟琪有勇有谋,而且临阵忘身,这才是合格的武将。

笔者看来,雍正初年的西北之战,年羹尧虽是头功,但军功章应有岳钟琪一半。

三、将军遭猜忌,牢底几坐穿

雍正三年夏天,清朝朝局突变,立下大功的年羹尧因为日益跋扈,被雍正解除兵权,随后下狱问罪。岳钟琪因和年羹尧曾是搭档,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宜再掌兵权,于是,岳钟琪主动上书给雍正帝,请求上缴将军印信。

雍正帝却没有同意,他不仅让岳钟琪接任年羹尧留下的川陕总督之职,还封岳钟琪为三等公爵,掌管川陕甘青四省兵权。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雍正帝的心目中,岳钟琪不仅忠勇,其能力也不在年羹尧之下。

不过,接下来,岳钟琪却遇到了两起麻烦。

第一起发生在雍正五年,四川一带逐渐有人传出岳钟琪要造反的消息。岳钟琪听闻后大汗淋漓,连忙写奏折给雍正,恳请雍正帝派人彻查。雍正帝非常重视,立即下旨让四川巡抚黄炳、四川提督黄廷桂联合彻查此案,史载:

寻奏湖广人卢宗寄居四川,因私事造蜚语,无主使者,论斩。

最终查出是一个叫卢宗的人在散布谣言,此人被处斩。

第二起发生在雍正六年,当年岳钟琪收到一个叫曾静的人的来信。曾静在信中大骂雍正帝,并以岳飞抗金为由,劝岳钟琪反叛清廷(后金)。岳钟琪一方面禀报雍正帝,另一方面假装同意,最终,成功抓捕曾静,交给朝廷审理。根据曾静交代,他的反叛思想来自他已故的老师吕留良的著作。进而引发了著名的文字狱案——“吕留良案”。

吕留良虽然死了,但他的儿子和学生皆被发配到宁古塔。民间话本《吕四娘刺雍正》便是由此衍生而来,吕四娘在故事中是吕留良的女儿。

在这两起麻烦中,岳钟琪看似无辜,但足以在雍正心目中种下怀疑的种子。岳钟琪在雍正帝心目中的位置,由此转变。

雍正七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攻打科尔沁草原,形势危急,雍正帝本欲派岳钟琪独自领兵前往平叛,但由于不完全放心岳钟琪,于是雍正帝临时改变方案,派内大臣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从北、西两路赶往草原。

噶尔丹策零比较狡猾,当年八月,他听闻雍正帝即将派大军前来,于是假装和谈。雍正帝中计,召傅尔丹岳钟琪回京,这下西部空虚,噶尔丹策零趁机攻打西路大军的粮草辎重,西路军护理大将军印的纪成斌胆小,只敢一味退守。等到岳钟琪第二年二月从京城回到西部,西路军已经损失惨重。于是,岳钟琪重整旗鼓,趁噶尔丹策零攻打吐鲁番时和后者决战。

岳钟琪在吐鲁番没有等到敌军的主力,却突然收到情报,说敌军已经北上,袭击了傅尔丹的北路军,北路军六万人马被打得只剩两千人,此战,北路军四位将军战败自尽,七位王公大臣阵亡。

北路军几乎全军覆没,意味着岳钟琪的西路军几乎成为独苗。好在岳钟琪抓住战机,趁准噶尔大军和北路军交战时,他带领西路军直接攻入乌鲁木齐敌军老巢,激战下大败叛军,这才给雍正挽回些许颜面。

雍正十年,清朝和准噶尔的战争进入白热化。十月,噶尔丹策零率兵偷袭哈密,岳钟琪排兵布阵,命麾下将领曹让在二堡阻断敌军前路,又派副将石云倬在山口设伏,断敌退路。按岳钟琪的计划,此战定能将敌军“一锅端”。遗憾的是,当曹让带领将士在二堡惨烈击退敌军时,石云倬竟然没有及时到达指定位置设伏,岳钟琪的计划前功尽弃。事后,尽管岳钟琪挥泪斩“马谡”,却引起了雍正“用人不当”的指责。

实际上,这个时候,雍正已经对岳钟琪失去了耐心。

随后,老谋深算的军机大臣鄂尔泰揣摩雍正帝的心思,立即上奏弹劾岳钟琪,雍正帝因此下令削去岳钟琪的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衔。不久,又调岳钟琪回京接受兵部问责,“交兵部拘禁候议”。

当时的兵部尚书名叫性桂(正蓝旗),他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岳钟琪实乃功臣,但雍正把岳钟琪交给兵部议罪,罪轻了肯定没法交差,若是判了重罪,又说不过去。于是,岳钟琪在兵部等候了两年竟然没有被定罪。

直到雍正十二年,性桂扛不住雍正帝的压力,选择以退为进的方法,直接给岳钟琪定了个“斩立决”的罪名。

不得不说,性桂这一招非常管用,因为谁都知道岳钟琪罪不至死。果然,雍正帝拿到议罪奏折,一时竟然下不了朱笔。最终念及岳钟琪平青海、西藏之功,将他的罪名改为“斩监候”。

于是,岳钟琪被贬为庶人,关入大牢,只要有雍正在,他注定牢底坐穿。

遥想当年,雍正帝给岳钟琪写信,恨不得发誓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而今,雍正帝信中的两名大将,年羹尧被赐死,岳钟琪身陷囹圄,帝王的誓言,如同过家家。

四、 老将重出山,威名镇西南

公平地说,雍正帝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然而,他很容易走极端。雍正帝若喜欢一个臣子,恨不能掏心掏肺;若厌烦了那个臣子,那这个人就再无出头之日了。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只要雍正不死,岳钟琪再难出狱。

岳钟琪入狱一年后,即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在圆明园驾崩,在位仅13年。对清朝历史来说,雍正之死是可惜的,但对岳钟琪来说,他迎来了新的生机。

果然,待到乾隆二年,51岁的岳钟琪被特赦回老家四川。他在成都百花潭结庐而居,守在父母的墓地前,岳钟琪的内心充满了宁静。

岳钟琪在成都闲居10年之久。直到乾隆十三年,他突然接到圣旨,要他再任四川提督,带兵打仗,此时,岳钟琪已经62岁。

乾隆帝召岳钟琪复出,实际上也充满无奈。原来,在一年前(乾隆十二年),四川境内的大小金川发动叛乱,乾隆派川陕总督张广泗率军平叛,结果张广泗率大军和敌人对峙一年,竟无进展。乾隆怒撤张广泗,派亲信讷亲出马,结果讷亲不敢上前线,整日坐在帐中指挥,军威日损,大清朝颜面尽失,乾隆不得已命讷亲自尽。

这个时候,乾隆为了挽回颜面,派小舅子傅恒出战,考虑到傅恒毕竟年轻,于是乾隆下旨召回熟悉四川情况的岳钟琪,任命岳钟琪为四川提督,协助傅恒。

傅恒虽然是清朝名将,但大小金川之战是他第一次带兵,因此他非常谦卑,向岳钟琪请教良多。岳钟琪好不容易出山,自然希望能打胜仗,所以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了傅恒。

大小金川之战之所以难打,是因为金川叛军占据了地利优势,清军无法直面敌军。于是,岳钟琪向傅恒建议,由自己亲自带领30名精骑,趁夜渡河吸引敌军注意,然后再由傅恒带领大军进入山坳杀敌。傅恒建议岳钟琪多带些人,岳钟琪则说人多容易暴露。

于是,次日凌晨,当岳钟琪带领30名最优秀的将士出现在大金川的腹地时,叛军果然大乱。好在大金川首领萨罗奔认出了岳钟琪,他跪拜在岳钟琪的跟前,答应归降。就这样,还未等傅恒的大军到达目的地,大金川之乱就平息了。

大金川平息后,傅恒和岳钟琪又平定了小金川叛乱。大军班师回朝,乾隆皇帝下旨褒奖岳钟琪,恢复他三等公爵,加封太子少保。

大小金川之战,是岳钟琪重新出山后的第一战,事实证明,他宝刀不老。

岳钟琪打仗最大的特点是胆大心细,敢于冲在第一线,这对于一位将领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甚至有人认为,傅恒就是因为在岳钟琪这里学得经验,才有机会成为一代名将的。不管怎么说,岳钟琪以花甲之躯,再次为清朝收回了领土。

岳钟琪出山后,乾隆对他十分倚重。乾隆十四年,西藏郡王叛乱,岳钟琪奉旨征讨,次年平定叛乱。乾隆十七年,杂谷土司苍旺举兵反叛,岳钟琪身患足疾,仍带病征讨,虽然得胜而归,但岳钟琪的病情却日益加重。

乾隆十九年,岳钟琪的儿子去世,他心力交瘁,仍带兵征讨重庆叛军。当年三月初十,岳钟琪在四川资州病逝,享年68岁。

岳钟琪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城,乾隆帝深感哀痛,他下旨“患病溘逝,深为悼惜”,令厚葬,赐谥号“襄勤”,并允许岳钟琪的幼子岳瀞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后来,乾隆又将岳钟琪入祭贤良祠。

在乾隆帝的怀旧诗里,岳钟琪被乾隆列为五功臣之一,又称他为“三朝武臣巨擘”。

关于岳钟琪,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雍正帝曾有意将岳钟琪纳入旗籍,岳钟琪不好当面拒绝,但最后通过怡亲王胤祥,委婉地向雍正说明了自己没有入旗的打算。雍正帝最后回答:“若尔,則勿庸。”意思是,既然他有志如此,就不要勉强了。

因此,在清朝,被拜“大将军”之人,只有岳钟琪一人是汉将。

根据史料记载,岳钟琪为官清廉。他担任大将军时,有人想贿赂他获取好处,他严词拒绝。著名清史学家周远廉曾评价岳钟琪:

“我认为,岳钟琪是‘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典范,是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扩大及近代中国版图的奠定建立了不朽功勋的杰出将帅,是政绩卓著的川陕总督。”

武不怕死,文不爱钱,对于此评价,笔者是认同的。岳钟琪历经三朝,在雍正、乾隆时期都立下不世之功,为大清王朝收复四川、西藏、云南、青海、新疆等大片疆域,也为未来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清史稿》在评价岳钟琪时,把他和班超、卫青、李靖、郭子仪相媲美。笔者认为,从岳钟琪收复疆土的角度来说,这么评价并无不妥。

笔者认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要拘泥于他为哪个朝代效力,也不要看他属于哪个民族,我们首先要看他是否为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民族融合作出过卓越贡献。如果是,那么,这个人就值得历史铭记。

长河浩瀚,去似朝云。岳钟琪虽然已经逝去,我中华男儿,应当发愤图强,为祖国的统一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文参考《清史稿》《御制诗集》《蕉轩续录》《大清藩篱岳钟琪》,周远廉《岳钟琪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雍正   乾隆   准噶尔   噶尔   西宁   提督   敌军   怕死   清朝   大军   康熙   钟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