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一日兵莫名消失20分钟导致中日全面开战,那小兵干什么去了?

1937年,中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先说日方。就是否发动对华全面战争,在日本朝堂存在巨大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分为两个派系,也就是我们在历史上常见的主和派和主战派。

前期,日本朝堂是主和派占据上风的。代表人物包括林铣十郎等。林铣十郎在1937年初走马上任,做了日本新首相。在他之前是广田弘毅,广田弘毅内阁想不动武通过谈判把中国拿下,以便腾出手来全力与苏联对抗,但是事情远没那么简单,国民政府蒋介石越来越不吃那一套,尤其是绥远事件之后,南京政府直接不跟日本谈了,再接着到了西安事变后,南京政府直接采取国共合作抗日了。广田弘毅的对华政策以完败告终,只好下台。

再说林铣十郎上任前是日本陆军大臣,此人上台后,改变了广田弘毅内阁的对华路子,采取软谈判,总之目的还是想让中国屈服。在这期间,林铣十郎背后的一个人比较重要,他叫矶谷。

矶谷是个“中国通”,因为之前曾在广东担任过武官,曾亲眼目睹国民革命军北伐。他认为这支新军与之前的北洋旧军阀不同,以前的旧军阀唯利是图、家国情怀比较淡薄,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则不同,民族情怀、国家观念都比较浓厚。他们是不会为了军阀利益出卖国家的。所以,作为林铣十郎的顾问,他建议调整对华政策,不能像以前那般一味高压蛮干。

林铣十郎应该是接受了矶谷的建议,在短期之内,和中国搞了几次表面看起来非常友好的事情。比如邀请时任天津市长(兼任第38师师长)的张自忠带着天津北宁铁路足球队到日本踢足球。

说起足球,今天的国足也真是惭愧。当时张自忠带着由铁路职工、北洋大学和南开大学学生组成的杂牌业余足球队,在日本,与日本的四所知名大学的校队踢了4场,全胜!

这事搞得日本人极没面子,今天的国人看到这一历史,也只能在回忆中感受一下踢赢足球的卑微快乐。

后来,林铣十郎内阁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华考察经济,以示友好。

但是,很可惜,日本的举动,并没有赢得南京政府的笑脸。

这事儿,多少有点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感觉,让林铣十郎很郁闷。

在主和派陷入尴尬的时候,日本的军方也没停止动作。

1937年3月,三个驻华武官被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召回日本,一个是武官喜多诚一,一个是屯军参谋和和鹰二,还有一个是关东军的参谋。

召这三人回来干什么呢?当然不是斗地主打麻将,而是让他们就中国发生的西安事变进行工作汇报,主要是经西安事变后,中国以后的情势会如何发展。

这三个武官、参谋经过认真分析,给出的结论让日本不大开心,他们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是“南京政权的抗日政策在收复满洲前不会改变!”

其二是蒋介石“正在加强内部力量,充实军备,依靠欧美,积极促进南京和华北的一体化”。

其三是目前“中日关系日益恶化的现状”是不可能改变的,尤其是“用一般手段即可调整好是不可想象的”。

其四是如果日本想北进苏联,那么在对苏联开战之前,必须先摧毁中国蒋介石的抗日政府。

根据这个意见,那就是与中国少不了一战。可是,要想与中国全面开战,这日本的陆军参谋本部还真是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

那么怎么办?先派人去看看中国的情况再做打算吧。

于是,第一批侦察者以“旅行者”的身份来到了中国,他们是公平匡武和并本熊男。此二人带着时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的密令:刺探南京政府,以及中国各地军民对于日本的态度。

这二人先是去了天津,后又去了北平,

在中国,公平匡武和并本熊男着重拜访了一个日本中国通,他叫樱井徳太郎。

樱井德太郎当时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的顾问,对中国当时的国情极其了解。他认为中国军民反日情绪极其高涨,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尤其让他们多留意宛平城。

接着,他们又去了一些城市,接触了中国各阶层的人,发现中国军民,越往南反日情绪越猛烈。他们在六月底回到日本,把这些情况给石原莞尔进行了汇报。

与此同时,日本陆军省也派了前往中国的“旅行者”——军务课课长柴山兼四郎。此人旅行的结果,与陆军参谋本部的结果一样,都认为中日关系紧张,有一触即发之苗头。

话说,在日本军方派人“旅行”的时候,前面所说的主和派日本首相林铣十郎仅做了四个月的首相便已下台了。这时候,日本面临重新选一个首相的问题。

选谁呢?大家认为不能再选一个林铣十郎,因为他不是合格的军人。因为他老唱和谈的调子。熙熙攘攘中,又一位日本首相登台了,他是近卫文磨。

近卫文磨上台后,也派人到中国去“旅行”,因为中日关系,已经成了当时最棘手的问题,所以无论谁上台都得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内阁派去的人是大谷光瑞。这人到北平拜访的人是日本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这货现在身份低微,以后成了日本中国派遣军副总参。

今井武夫的观点如前所述,如果日本政府没有更好的对华政策,那么就会有不幸的事发生。

事情至此,日本的强硬派开始抬头,认为既然政府的亲华政策无效,那么就该采取强硬策略,改变中国对抗日本的局面。

但是,想打架也不是说说就能打的,一是得有打架的实力,二是还得准备充足,三是你还得找个借口。

人与人打架,还要分个谁先动手就有错在先呢。更何况是两个国家打,轻则伤筋动骨,重则非死即伤。这可不是闹着玩呢!

再者国际上,还有那么多国家在盯着呢,尤其是苏联。

如果两国正打,别国背后再来那么一下子,以日本的体量,不被灭国,也得打残。

所以,就算打,日本也是比较谨慎的。

总之,时至1937年7月初的时候,一切都到了一个点。

在日本打算动武的时候,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在该年年初的时候,南京方面就秘密出台了一个计划,叫《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在该作战方案中,假想了一旦日军进犯,他们的进军路线等等。后来看这个秘密计划中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的,日本几乎就是按照秘密计划的预测进军中国的。当然,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暗中做了准备的。

一星期时间,转瞬即逝,接着就到了那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即7月7日。

在7月7日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人物身上来看。

第一个关键人物叫清水节郎。

此人时任日本在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1连队第3大队第8中队中队长(大尉军衔)。带兵驻守在北平西南面的丰台。

丰台,是一个战略要地。因为平汉、平绥、北宁、津浦铁路都要在这里过,可谓是咽喉之地。

原先的时候,这里也有中国第29军的驻军,但是日本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在卸任的时候,忽然发现丰台之重要,因此在离开前要求日军进驻丰台。结果,早先驻守在丰台的中国驻军对此颇为不满,结果两军摩擦不断,械斗事件时有发生。

这时候要说一下另一个人物——宋哲元。此人被日本人看作是“墙头草”,但是回看历史的时候,发现此人就是一个糊涂虫。就是这个宋哲元,一向亲日,总想通过和谈,保留自己的地位,因此他怕两军搞出事情坏了他的亲日大计,于是就下令撤出了原驻守在丰台的中国驻军,丰台就完全落在了日本军的手里。

清水节郎驻军丰台的时候,丰台已尽在掌控。这货没事也想搞点军事演习什么的,在7月7日这天,清水节郎集合180名日本兵从丰台出发,去宛平城搞演习。

下午4点后,清水节郎带着中队来到了预定地点,即平汉铁路桥附近。

这个地点也算是敏感之地,因为此地距离驻守在回龙庙的第29军很近。

当时,中国军队对于日本军队是非常警惕的,因为各种情势,使得中国军人的神经一直绷着一根弦儿憋着一股劲儿,尤其是在1937年,宛平一带的第29军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增加军队、对日军的演习也进行了限制,比如日军如果晚上演习必须向中国方面报告。另外,在日军演习的时候,中国军队开始实施军事警戒,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却说那日,清水节郎带着队伍来到了预定地点之后,恰好那日第29军的士兵在永定河对岸的河堤之上挖战壕。清水节郎便让士兵休息,看中国士兵挖战壕。

就这样,时间走到7点半,清水节郎还没有下达演习开始的军令。直到夜里10点40,清水节郎脑子一热,下达了演习的军令。

接着,影响两国大战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演习刚开始,清水节郎“感到”从日军演习部队的后面,也就是回龙庙和平汉铁路桥方向射来子弹。

在此,敲黑板,清水节郎只是说“感到”。

如果只是“感到”,或许事情也就会简单很多。问题是,紧接着清水节郎这个中队的一名普通小日本兵失踪了。

这名日本兵叫志村菊次郎,一个原本就不会进入史册的小人物,因为在重大的时刻失踪了一下,结果青史留名了。

清水节郎就把两件事联系了起来,失踪的士兵肯定是被那“感到”的子弹射死了。再深入联系一下就是,志村菊次郎被中国第29军打死了。

清水节郎吃了一惊,赶紧派人跑到丰台向大队长一木清直报告此事。

但是,戏剧性的是,清水节郎派去报告的士兵刚走不久,大约就20分钟左右,那名失踪的——也就是被猜想被中国第29军打死的那个志村菊次郎又奇迹般地出现了。

对,他归队了,他啥事没有。

可是,清水节郎这厮不知道是怕担责任,还是什么原因,他没再提说此事。

接着丰台那边的一木清直接到报告后,向北平联队长牟田口廉也请示,这个牟田口下达两条军令,第一是火速占领宛平城外的平汉铁路支线旁边的“一文字山”,第二是做好战斗准备。

此时,那名失踪士兵已经归队。但是在7月8日凌晨20分,牟田口给松井太久郎挂了一个电话,要求交涉让日军入城搜查失踪的日本士兵。接着,天津海光寺方面的日军头子桥本群等接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开始动作。

再说宛平城外,一木清直率队和清水节郎会合之后,清水节郎此时给上司说那个失踪小兵已经归队了。但是,一木清直却说依然坚持之前的计划。

要知道,对于日军而言,那个小兵归不归队,根本已经不重要了。但是,他失踪的二十分钟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产生。那就是日军已经找到了一个“莫须有”的借口:我就是要进城,要么中国军队从宛平撤走,撤至长辛店一线。

但是,当时的中国军人也不是吃素的,驻守宛平城的营长叫金振中,所率士兵有一个团的兵力。虽然兵少,但他依然果断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在此之前,金振中曾收到第29军副军长秦德纯的命令,现录在下面:

“保卫领土是军人的天职,对外战争是我军人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

那时的军人,身上都有一股新旧相交的风气,有着传统的家国情怀和素养,也有着新时代的忧患意识和风骨。

面对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日军很恼火,不过由此日军也找到了借口,在7月8日凌晨五点,对宛平城北回龙庙一带的中国军队忽然发动攻击。半小时后,更是用炮兵朝宛平城进行攻击。

就这样,两国的全面战争爆发了。

从这个时间点,我们可以看出,史载的七七事变,实际是发生于7月8日,严格来说,应该就七八事变。但是,事因起于7月7日,所以称之为七七事变,似乎也合乎情理。

在最后,我们再说一下那个小日本兵志村菊次郎。

那个志村菊次郎为何会忽然失踪,又忽然归队,在那失踪的20分钟里,他到底干什么去了呢?

就此事,给出了诸多推测,一般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那个志村菊次郎迷路了。

第二种说法是他去解大手了。

但是,不管他是拉粑粑了,还是迷路了,总之他的意外失踪,给日本创造了一个侵华的借口。

此兵后来退役回到日本,再后来因日兵员紧缺征调越南缅甸,可能被国民党军队打死。

回看历史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意外的小事件触发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这就是历史的玄妙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西安事变   北平   丰台   武官   南京   日本   日军   参谋   小兵   中国   中日   士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