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王莽的大伯王凤!王凤的上位,为啥被称作王莽篡汉的前传?

在整个西汉后期的历史上,王凤这个人,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严格来说,王凤其实是西汉倒数第二个权臣。至于最后一位权臣,自然就是后来篡取皇位的王莽了。从亲戚关系上来说,王凤其实是王莽的大伯。

而除了亲戚关系之外,王莽的地位和权力,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从王凤这里继承来的。

如果没有王凤,王莽后来可能根本就没资格掌权,更不可能有篡位的机会。而王凤的上位史,其实也看做是‘王莽篡汉’的前传。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王凤,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为什么他的上位,会间接导致后来王莽掌权呢?

这个故事,我们得从王家当年刚成为外戚的时候开始说起。

王家的发达,其实是开始于一个意外。大概在汉宣帝在位后期的时候,当时身为太子的刘奭,很宠爱一个姓司马的女子。但是后来,这个司马姑娘不幸病死了。在这之后,汉宣帝因为不想儿子伤心,所以从后宫这边,挑了几个女子送到东宫,任由太子挑选。

这个几个被送到东宫的女子,都是所谓的‘良家子’。用后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秀女。她们往往出身书香门第,然后被选拔进入宫里,未来就可以嫁给一些王侯公卿。

而当时的太子刘奭,因为刚失去心爱之人,也没心情挑选,所以就胡乱指了一个。而这个被刘奭随意选中的女子,就是王家的二女儿,王政君。

就这样,因为这随意一指,王政君成了太子的女人。后来,因为是皇帝送来的女人,太子刘奭也不得不走一下过场,很快就临幸了王政君。而这次临幸之后,王政君很快就有了身孕。

再之后,王政君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刘骜。这个刘骜,就是太子刘奭的第一个儿子。而接下来,在刘骜出生之后,没过多久,汉宣帝就死了,然后之前作为太子的刘奭顺利登基。而刘奭登基的时候,好像就只有刘骜这么一个儿子。

所以接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哪怕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和这个儿子,依然还是得立这个孩子做太子。至于王政君,自然也就直接成了皇后。

就这样,王家一下子就成了当朝外戚。

从王政君被刘奭随意选中,到王政君成为皇后,整个过程,其实也就三五年的时间而已。因为这个变化太快,所以就连老王家自身,也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几年之前,王家还只是一个普通小家庭,在京城一文不名。而几年之后,忽然有人告诉他们,他们家以后就是当朝外戚。

放到很多小说里,这就叫‘泼天的富贵’,陡然而降。

而王家的掌权之路,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在讲接下来王家和王凤的崛起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说一下,当时王家内部,到底是啥情况。

王政君的父亲,名叫王禁。在王政君嫁给太子之前,王禁是汉朝京城司法系统的一个普通官员。类比现代的话,大概相当于是某个国家最高法院的一个普通法官。

所以,王家有点家底,也有点人脉。但这样的王家,距离所谓的大富大贵,那明显要差了太远了。

偏偏王禁本人,在仕途上有了一点起色之后,就开始不思进取。最开始的时候,这个王家老爹,娶了一个魏郡李家的女子做正妻,两人生了好几个孩子。但是后来,王禁开始沉迷酒色,不断纳妾,又和下面的那些小妾生了好几个孩子。

看到王禁这么谈话好色,这个李家的女子也忍不了了。所以后来,两人直接离了婚。这个李家的女子,后来还改嫁了。

王家的这点事,要放在一般市井家庭当中,最多也就是所谓的花边新闻。能够被大家念叨两句,也就过去了。但问题是,后来王家发达了,所以这段狗血剧情,就直接开始影响历史的走向了。

简单来说,王禁因为比较贪花好色,一共生了八个儿子,两个女儿。这其中,儿子当中的老大王凤,以及老四王崇,还有女儿当中的二女儿王政君,都是那个离婚的李氏所生。至于王家的其他七个孩子,则是其他不同的夫人和小妾所生。

因为家里上一代人的关系比较复杂,所以这些恩怨,也延续到了王家的下一代身上。王家这十个子女,彼此之间关系其实并不太好。所以后来王家掌权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特别奇葩的现象:尽管王家的几个男人,都先后封侯,并且担任重要职位。但他们彼此之间,一般都不怎么来往,甚至还彼此敌对!

这种很奇葩的状态,在整个西汉历史上,好像也是独一份的了。

因为之前王家并不是什么太高层的家族,所以王政君成为皇后之后,整个王家,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有的王家子孙,开始以外戚的身份,在外边飞扬跋扈。也有的人,开始因为自己得不到足够的赏赐,埋怨王政君不给力。

而在这些王家人里面,作为大哥的王凤,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

王凤这个大哥,和王政君是一个妈生的,自然感情更好一点。所以,至于那个老四王崇,当时年龄还比较小,而且能力差点,暂时也帮不上什么忙。


所以,和其他王家人相比,王凤这个大哥,其实更理解王政君这个妹妹的苦衷。王凤很清楚,别看王政君眼下贵为皇后,但地位其实并不算稳。因为作为皇帝的刘奭,并不喜欢她,也不喜欢她生的儿子。之前立她的儿子做太子,也都只是权宜之计。

等到皇位坐稳了之后,刘奭其实一直想废太子。

偏偏对于这些,那些老王家的亲戚,根本就看不到。他们只会觉得,王政君如今已经是皇后了,那就应该给他们各自封爵,然后让他们天天吃喝玩乐,或者给他们一个比较有油水的职位,方便他们为所欲为。至于说如何帮助王政君,这个王家人估计压根就没想过。

而当时的王政君,其实也很无奈。虽然老王家人不少,但能帮上忙的却不多。老爹本人就不太着调,那些弟弟也只会拖后腿。所以这样一来,王政君真正能够指望的,其实也就只有自己的大哥王凤了。

所以接下来,王凤开始代表王政君,出现在汉朝的朝堂上。

而从这时候开始,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王凤的职位,其实提升并不算快。甚至于史书上对于王凤的这段经历,压根就没怎么记载。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汉元帝刘奭不喜欢王政君,也不喜欢老王家。这样一来,王凤在朝堂上,自然也就得不到重用,只能干点边边角角的工作。

不过,此时的王凤,却注意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个关键,就在于保太子。

虽然在汉元帝时代,王家注定没啥大发展。但只要保住自己外甥的太子之位,等到这个孩子未来登基之后,王政君成了太后,那王家自然就熬出头了。

所以之后的十多年里,王凤开始代表王政君,去接触朝堂上的各种势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对于王凤的这段经历,史书上没有半个字的记载。但显然,在这期间,王凤肯定是做了不少工作,而且非常有效果。

因为后来,在王家兄妹的努力下,当朝的几个外戚家族的带头人,清一色全都开始支持太子,甚至可以说是死保太子!

当年汉宣帝时代,一共留下来三大外戚家族,分别是史家、王家和许家。这里的王家,不是王凤和王政君他们家,而是汉宣帝他母亲家。

在王家兄妹的努力下,史家的带头人史丹,直接负责带军队保护东宫的安全。而且这件事,是得到了汉元帝批准的。后来在汉元帝临终之前,也是史丹拼命跑到汉元帝身边,去替太子哭诉,这才让汉元帝临死之前没废太子。

而王家的带头人王商,则是在朝堂上带了一群官员,天天为太子说话。王商是真的很猛,在死保太子这件事上,他经常和汉元帝硬顶!偏偏因为他身份特殊,汉元帝还奈何不了他。

至于许家的带头人许嘉,更是直接成了太子的岳父。许嘉的女儿,直接嫁给了太子刘骜做正妃。

正常情况下,前朝留下来的几个外戚家族,大多会彼此争斗。比如说当年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几个外戚家族窦家、田家和卫家,那就斗得不亦乐乎。可是到了汉元帝时代,四大外戚家族,竟然难得在扶持太子这件事上,保持了一致!

这其中,王政君和王凤,到底做了多少努力,实在是无法想象。

而除此之外,汉元帝当时还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儿子,名叫刘康。之前汉元帝一直想立他做太子。而知道这件事之后,王凤直接联合了一堆人,借着当时发生日蚀为由,迫使刘康不得不返回封地,再也没有和太子争储的机会。

类似的事情,在这十多年里,王凤做了很多很多。

就这样,在王凤的努力之下,最后太子刘骜还是顺利长大,一直都没有失去太子之位。而十多年之后,汉元帝就不行了。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然后年仅19岁的太子刘骜,顺利登基,历史自此进入汉成帝的时代。

到了这个时候,老王家终于熬出头了!

得知汉元帝驾崩的消息时,王凤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欣喜若狂!因为接下来,皇帝就是他外甥了!而因为之前做的那么多努力,汉成帝注定会重用他。属于他王凤的时代,马上就要开始了!

而接下来,也正如王凤所料,汉成帝登基之后,第一时间就下旨,提拔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这几个职位,每一个都高到极致了。在西汉历史上,上一个能够拿到这一连串称号的,好像还是那位大权臣霍光。

不同的是,霍光的这一连串头衔,是他自己争来的。而王凤的这一串头衔,是汉成帝主动给他的。

就这样,在汉成帝登基之后不久,王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外戚家族。在宫里,王政君作为太后,一手遮天。而在朝堂上,王凤这个标准的权臣,也成了最大的一座山头。一时之间,王家的权势,超过了其他所有外戚家族。

不过接下来,王凤却依然不满足于此。因为王凤发现,虽然他的称号,和当年的霍光差不多。但他的实际权势,却和霍光完全不能比。因为此时在朝堂上,还有其他几个外戚家族的存在。

所以,从汉成帝登基开始,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汉朝的主线剧情,就变成了王凤带着王家,逐渐击败了其他几大外戚世家,彻底一家独大的故事。

这段剧情,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篇幅太长。简单一点来说,王凤当时需要面对的敌人,分别是前朝掌权的宦官石显、当时以丞相匡衡为首的外臣集团,然后还有史家、王家和许家这三大外戚家族。

除此之外,西汉京兆尹王章为首的一群清流官员,也是王凤的重要对手。虽然西汉时期,没有清流官员这个说法,但还是有很多官员,敢于直言进谏,并且非常抱团。

这个斗争的剧情,如果要说清楚的话,那就太长了。总之最后,作为宦官头目的石显,曾经在汉元帝时代把持朝政十多年。但是在王凤面前,一个回合都没走完,就被汉成帝明升暗降,然后赶回老家,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石显倒台之后,外臣集团的领袖匡衡,同样也被问责。最后,匡衡被扣了一顶贪污的帽子,直接被赶回了老家。而匡衡倒台之后,以他为首的外臣集团,也彻底崩溃了

再之后,三大外戚世家这边,史家首先选择隐退。史家的带头人史丹,根本就不愿意和王凤争权,只想安享富贵。所以接下来,史家隐退,王凤也没难为他。

而作为皇帝老丈人的许嘉,一度贵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几乎可以和王凤并驾齐驱。但是后来,在王凤的打压下,许嘉直接被汉成帝免职,然后退休回家。

三大家族当中,最惨的其实还是另一个王家,也就是当年汉宣帝母亲的家族。之前为了保住汉成帝的太子之位,王家的带头人王商,曾经在朝堂上公然和汉元帝唱反调,也算是有大贡献。所以,匡衡倒台之后,王商直接被提拔为丞相。

但是再之后,因为王商和王凤关系不太好,也遭到了王凤的残酷打压。最后,王商被泼了一身的脏水,大家说他和他爹的小妾有事。有这样一顶帽子,就算汉成帝想要支持王商,都没有办法。所以最后,王商只能被免除了丞相之位。

而王商被免官之后,被气得吐血而死。同时,王商死后,他家所有的亲戚,全部被贬官离京。整个家族,自此之后直接一落千丈,彻底衰落了。

至于那位清流领袖的王章,下场更惨。王章本来已经取得了汉成帝的信任,也让汉成帝思考要不要贬黜王凤。但结果,王凤最后给王章扣了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迫使汉成帝不得不把他抓起来交给廷尉审讯。而廷尉那边是王凤的人,所以最后,王章直接死在了监狱里。

就这样,在几大势力先后倒台之后,王凤终于开始独掌大权。公元前27年,王家剩下的五个男人,同一天被全部封侯!之前王家一共有八个儿子,但在这之前,八个儿子里面有两个先死了。剩下的六个里面,王凤本人之前就已经封了侯。

所以,王家这‘一日封五侯’,其实还真不是极限。如果不是那两个王家的男人提前死了,王家当时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日封七侯’的盛况!

王章死在狱中,以及王家一日封五侯,这两件事,几乎可以看作是王家达到鼎盛时期的信号。从这时开始,王家彻底权倾朝野。不管是中央的那些京官,还是地方上的那些太守、刺史,全都是出自王凤的门下!

此时的王凤,俨然已经成了第二个霍光。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在位的汉成帝,年龄比较大,而且还算有点心眼。他只是懒着处理朝政,把大多数工作都交给了王凤,并不是没能力处理朝政。

但即便如此,王凤依然还是一位权臣!当时在整个汉朝,除了废立皇帝这件事他做不到之外,其他所有事情,王凤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了。

所以,如果王凤寿命比较长,能够撑到汉成帝去世。那么接下来,可能都用不着王莽篡汉,王凤自己就能完成这个任务了。

但问题是,王凤最大的短板,恰好就是活的不够长。

就在王家‘一日封五侯’之后不久,王凤的身体,就开始越来越差。所以王凤真正独掌大权之后,还没来得及做事,自己就得准备后事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汉的历史上,王凤的存在感不高的原因。虽然他确实权势极大,而且如果没有他,王莽后来也没有篡位的能力。但同时,他真正掌权之后,并没有做多少事情。所以在后世人眼里,大家就很容易忽略王凤的存在了。

就这样,随着王凤身体情况越来越差,这位王家大哥,开始琢磨自己的身后之事了。此时的王凤,既是当朝第一权臣,同时也是王家在朝堂上的代表。所以,如何延续王家的荣耀,让王家能够长时间掌权,这就成了王凤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自然是当时身为太后的王政君。只要王政君还活着,只要汉成帝还在位,王家的荣耀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但同时,王凤也必须得在下一代人里面,选出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来接手王家的地位和权力。

这个人,不能单凭血缘关系来选,必须得看能力。因为如果这个人选错了,未来很容易会把整个王家,都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个人必须自身有能力,而且知进退。在这个问题上,当年史家选择的史丹,就很合适。正是因为史丹的存在,最后史家平稳落地了。

而如今的王凤,想要在王家内部,再选一个这样的人,却发现好像并不容易。

因为王家的下一代人,真没几个像样的!

这事其实也和王家内部的那些恩怨有关。毕竟王政君当年入宫之后,刚过三年,就成了皇后。所以王家的下一代人,基本上从记事开始,他们的姑姑就是皇后。王家的下一代人,基本上都没经历过什么斗争。

自从他们出生开始,长辈们就近乎完美的保护了他们。所以在他们眼里,权力和财富这种东西,是天生就有的,根本用不着费力去争取。甚至于包括王凤自己的儿子,都是这么想的。

如果把王家的未来,交到这样的王家后人手上,那王家以后,估计也就没什么未来了。等到汉成帝时代结束,王家被清算,几乎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也就是在病重之后,王凤注意到了两个年轻人。

一个是他的外甥,淳于长。淳于长的父亲,史书上基本没什么记载。而他的母亲,则是王家的长女,王君侠。所以从关系上来说,他得管王凤娇大舅,管王政君叫二姨。

和王家的其他年轻人相比,淳于长显得更加机灵。而且,在王凤病重之后,淳于长主动来王凤身边侍奉,这让王凤对他更多了几分好感。

所以在王凤看来,淳于长显然要比其他王家后人,要更强一些。如果由他来接手王家的权势,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唯一可惜的是,淳于长不姓王,他姓淳于。

而另一个被王凤注意到的人,则是他二弟家的儿子,王莽。

王凤的二弟王曼,去世的比较早。在王家还没真正起飞之前,就已经去世了。所以,老二家这一脉,在那场‘一日封五侯’的盛宴当中,也没捞到什么。

最关键的是,因为上一代的恩怨,导致王凤对这个二弟,并不是太喜欢。因为王凤和王政君,都是那位李氏所生。而作为老二的王曼,则是其他女人所生。估计双方早年的时候,还闹过很多不愉快。

所以王凤发达之后,也不太愿意提携老二家这边。再加上老二王曼死的比较早,而之前的王莽又比较小。就算王凤想提携他们,也没有太好的机会,最多也就只能给他们家一点钱而已。

不过,在王凤病重之后,王莽却主动来到他这个大伯身边,开始侍奉王凤。而且侍奉期间,王莽是衣不解带,非常孝顺,这让王凤不禁大为感动。

最关键的是,王凤后来逐渐发现,王莽是一个好孩子!其他老王家的孩子,都忙着吃喝玩乐。唯有王莽,生活非常简朴,行为也很检点。对待王家的几个叔叔伯伯,也非常有礼貌。同时,王莽还特别好学,曾经追随过多位儒家大师,努力学习。

这样一个孩子,显然比其他王家后代,更适合接手家族的未来。而和淳于长相比,王莽又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本人姓王!

于是,就这样,王凤在临死之前,还是觉得王莽更合适继承家族的未来。所以,王凤临死之前,就恳求王政君,以后照顾一下王莽。当然,就算王莽真能继承王家,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毕竟王莽此时才二十出头,而王家的那几个叔叔,此时也正值当打之年,目前还轮不到王莽上位。

但是未来,王莽或许可以给王家撑起一片天。

就这样,在交代了最后的遗言之后,王凤死了。这一年,王莽24岁。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王莽正式走上了仕途,开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

而接下来,按照他的安排,王家的几个兄弟,开始轮流坐他的位置。此后的十几年里,王家的几个叔叔,先后担任大司马。汉朝最高的执政权,就这样在老王家几个兄弟的手里轮番交接。

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王莽则是逐渐开始脱颖而出。因为王凤的嘱托,在这十多年里,王政君也对他多有提拔。

但这些东西,都只能说是王莽上位的辅助。

真正重要的,其实还是王凤留给他的人脉。

虽然在表面上,王凤留给王莽的,只是一个嘱托。至于爵位和权力之类的东西,王凤并没有传给王莽。后来王莽的权势,其实大多数是王莽自己奋斗来的。

但有一样东西,王凤却留给了王莽,那就是家族的未来。

王凤生前,基本上做官已经做到了极致。如此一来,下面的那些官员,基本上也都是出自他的门下。而后来王家的下一代当中,除了王莽之外,基本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所以后来,王凤留下来的这些人脉,基本上都被王莽继承了。

而这些人脉和关系,后来则是成了王莽权势的基础。如果没有王凤的努力,没有王凤留下来的这些人脉,王莽其实很难完成篡位的工作。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王凤。

虽然他本人不是特别出名,但他的故事,却是王莽篡汉的一个前传。后来王莽能够做到那些事情,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是站在王凤肩膀上完成的。

如果没有王凤,后来的王莽,其实未必能成功篡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王莽   人脉   外戚   权臣   堂上   史家   大伯   西汉   上位   太子   儿子   家族   王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