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男子捡到文物金牌,专家要求上交,他一怒之下将其融成手镯

1992年内蒙古一男子毁坏文物的做法引发关注,21年后当网友们再次提起这桩旧事,有些人认为这位男子的做法无可厚非。

这个叫做高峰的农民钓鱼的时候捡到了一块辽代的金牌被鉴定时,专家建议他上交国家,高峰一气之下将金牌融成手镯。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内蒙农民河中捡到金牌,和妻子商量找人鉴定

高峰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1978年出生的他初中毕业之后就一直在老家靠着种地、养牛、养羊为生。

距离高峰所生活的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河里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儿,酷爱钓鱼的他每当有空闲的时候就会来到这一条小河边。

1992年的一天,高峰向往常一样带着自己心爱的渔具来到河边准备钓鱼,当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河水比往日更清澈,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阵阵的涟漪,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他准备好鱼饵,将鱼钩投入河中专心致志等着鱼上钩。也不知当天是怎么回事,平日里一两个小时就可以钓小半桶鱼,但是今天忙活了半下午,就钓到了可怜的一两条鱼。

最后一次下钩的时候,突然感觉到鱼竿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压力,高峰竭力稳住鱼竿小心翼翼的将鱼线收紧,发现原来这是一条重达七八斤的大鱼。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肥美的鱼,他很是兴奋,顺手拿过自己随身携带的渔网想要把这条鱼打捞上岸。

忙碌的过程中突然眼睛闪过一道金光,定睛一看发现在这条大鱼拼命挣扎的河岸边,有一个手掌大小的金色物体。

高峰也顾不上大鱼,赶紧跑过去查看,发现这是一块10平方厘米见方的金属制品,外面全部是黄金包裹,制作也非常精美。

对于金色和金色东西的喜爱,已经刻进国人的DNA里,高峰也不例外。

他将这个物品捡起来,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外面裹着一层金子更是闪闪发光。翻过金牌的背面,还刻着类似于文字的图案,看上去就很值钱。

高峰转头看了看发现四下没人,赶紧将这块金牌塞入自己的衣服中,收拾好渔具匆匆回到了家。

一回到家他赶紧将自家的院门锁起来,看到妻子还在院子里忙活,招呼她进屋商量事情。

妻子一头雾水看着丈夫,只见对方从怀里掏出了一块金牌,并将发现这块金牌的过程如实的告诉了妻子。妻子伸手掂了掂重量,兴奋的对丈夫说道:这不得有一斤重啊,可值老鼻子钱了。

高峰告诉妻子,他怀疑这是一个古董,说不定比金子更值钱。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鉴宝一类的节目,普通人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只要是古董就价值连城。

尽管高峰夫妻对于自家捡到金牌的事情守口如瓶,但村里人还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有人建议高峰夫妻可以去找专家看看。

专家给出鉴定结果,农民捡到罕见的辽代文物

高峰夫妻觉得村民说的也有道理,与其自己在家里瞎猜,还不如找个专家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朝代的文物、值不值钱。



在电话都没有普及的年代,想要找个靠谱专业的文物专家帮自己鉴定宝贝,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来,高峰打听到在大城市都有卖古玩的地方,这些市场里就隐藏着不少高手。

高峰带着金牌坐车几百公里赶到包头,辗转打听到一个口碑还不错的专家,于是带着这块金牌找上了门。

无巧不成书,高峰找的这个专家对于辽代的历史非常有研究。说到辽代,就不能不说契丹,许多人都是通过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了解到了契丹人。

相比起其他朝代的历史,对于辽代的历史目前在我国史学界可用的材料少的可怜,跟同时代的北宋相比,辽代文献留存的数量可能连北宋史料的1%都不到。



想要找到对于辽代历史十分了解的专家更是不容易,起初得知高峰在河里钓鱼捡到一块金牌,这位专家也没有太重视,以为是民国时期的宝贝。

直到专家亲眼看到实物,又看到了金牌背后刻的文字之后,才确定这是一块辽带的金牌。

专家认为金牌背后像图案一样的文字是失传已久的契丹文,辽代正是契丹族建立的,因此契丹文也是辽代的官方文字。

现在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契丹文是“汉字的魔改版本”。为确认金牌的年代,专家又找了几位业内人士掌眼眼,这些人得出的结论也和专家一样。

这一鉴定结果让高峰夫妻俩也十分兴奋,两个人觉得这块金牌可能能卖不少钱。高峰请专家给金牌估价,谁知专家却说,我建议你上交国家。



听到这里高峰有点不开心了,自己还在做着发财梦呢,怎么能把宝贝轻易上交给国家。当时高峰还没来得及听专家解释,拿起金牌就走了。

专家建议高峰将金牌上交国家,不是因为这块金牌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它考古科研的价值很高。对于辽代考古稍微了解点的人都知道,辽墓有一个说法十墓九空。

辽代本身留下的史料就很少,再加上许多墓葬已经被历代的盗墓者盗挖一空,所以出土的相关文物对于现代人了解那段历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峰文化水平不高,也不了解自己手上的这块金牌考古的价值有多大。所有人都没想到回到家中,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个举动也将这个金牌彻底毁了。

男子拒绝将金牌上交国家,将其融成金镯子

高峰并没有听从专家的建议,觉得专家让上交国家说明这块儿金牌肯定是价值连城。



作为普通的农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住上县城里的房子,捡到这块金牌就好像是中了500万大奖一样,自然不能放手。

他把金牌带回家后,将专家鉴定的结果和上交国家的建议都告诉了妻子,并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

妻子觉得这是自己老公拾到的金牌,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处理权就应该归自己所有,两人商量着去找个金店把金牌卖掉。

第二天高峰到县城找了一家看上去规模比较大的金店,问对方收不收金子。

收到肯定的答案之后高峰把金牌小心翼翼的拿了出来,工作人员看到实物之后愣了一下,从大小判断这块金牌至少有一斤重。




当时的金价也快到要100元1克了,如果是500g的金子至少可以换成5000元的现金,这也意味着高峰半只脚就跨入了万元户的行列。

工作人员仔细看了一下这个金牌说了一句,这看上去有年代了。对于这块金牌的来历,高峰并没有多说,只说是祖上留下来的。

工作人员告诉高峰这块金子的纯度不高,没有办法进行回收,这消息无异于给了高峰当头一棒。

之后他又找了三四家金店,得到的答案都一样,金的纯度不高,卖不到高价,金店基本都不愿意收。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与当时的冶炼技术有关系,大多数金子从金矿开采出来都含有杂质,需要经过人工的提炼。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足金、千足金,就是因为里面的杂质少,所以价格比较贵。

高峰根本不了解这些情况,以为只要是金子就能卖钱。他走到最后一家金店,这是一家个人经营的小门脸,老板凭借经验判断得出和其他金店一样的结论,即金子不纯。

但他仍愿意以当时的金价收购,原因在于这个老板平时也爱好一些古玩,一眼认出高峰拿来的这块金牌有点年代了。

高峰却坚持认为自己手里的这块金牌就是纯金的,便他让老板将金块融了做成手镯。

老板一再告诉他金子不纯,做出来的手镯杂质会比较多,样子也不是很好看,可高峰依然坚持这么做。

做成手镯还有额外的加工费,他付了相关费用,老板很爽快的就将这块金子融了做成了一对手镯,从外观看上去金灿灿的,之后将这对镯子送给了自己的妻子。

让高峰夫妻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当文物专家赶到高峰家的时候,才得知珍贵的辽代金牌已经变成了手镯。

得知这一消息现场的专家差点没气晕,而他的这一举动也让自己面临铁窗生涯。

【法律分析】农民违反文物保护法,法院或将其判刑

这起案件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出台于1982年11月。其中明确规定了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五种方式取得的文物。

依法继承或接受赠予;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依法转让;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不仅仅是地下文物,如果是水下文物,例如在我国领海内的海底沉船中的文物都属于国家。

这里有个明确的界限是1949年,之后地下、水下发现的文物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都属于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5条明确规定:

对于在地上、内水、临海以及其他场所发现文物隐匿不报,不上交国家或故意污损国家保护文物的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范围,属于妨害社会秩序,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如果情节更加严重的就会涉嫌违反《刑法》,我国对于文物有着不同的等级划分,如果最后鉴定高峰毁掉的这块金牌属于国家3级以上的文物,高峰还可能面临刑法的相关处罚。

捡到文物上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法律上的义务。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刑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手镯   契丹   文物   金牌   辽代   专家   金子   鉴定   妻子   男子   国家   融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