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两度辍学考上北大,24岁葬于八宝山,她是谁?

年仅24岁的她在03年9月,安静的躺在了北京八宝山的菊花厅。

菊花厅内,北大师生哀痛又沉默。撒贝宁拿着悼词,缓慢而又沉重的念着。

一旁的北大校长泪洒当场,北大导师曲三强也为这个陨落在如花开年纪的女孩写下了墓志铭。

这个女孩要被葬入八宝山国家公墓,众所周知,八宝山公墓里长眠的都是重大贡献者。

而这个女孩其实并非烈士,也并不是什么德高望重的人,却获得了如此“殊荣”。

这份“殊荣”如此沉重,重到没有一个人希望看到。

那为什么她会被葬入八宝山公墓呢?她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家庭贫困张培祥读书之旅屡次中断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北大寒门才女——张培祥的一生吧。

79年10月6日,湖南省醴陵县一个偏远小山村里,一个婴孩呱呱坠地,本该是喜气洋洋的一件事。

但张父张母却都是红着眼眶,沉默着一言不发。

床头屋漏无干处用来形容这个小家一点也不夸张,而布裘多年冷似铁也十分真切的形容了张父张母的家庭情况。

张父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至于劳动能力,那自然也是没有的。

而张母因为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不说,右手也瘫痪了。

看着这小小的屋子里,三口之家,却集合了世间苦难缩影,一残、一幼、一病痛加身。

全家三口人靠着种水稻,卖水稻维持生计。

张父张母并不是不爱这个孩子,可贫困的家庭早已把他们可以表达的爱画了一个圈。

张父张母为这个孩子取的小名叫琼宝,尽管贫穷,这个女孩也是宝。

后来在多次斟酌后,张父张母为琼宝起了大名,叫张培祥。

家庭的贫寒让幼小的琼宝早早的就懂了事,母亲要赶集市卖米,幼小的琼宝就会陪母亲一起去。

因为怕母亲自己扛不动太多的米,琼宝还会用弱小的肩膀背起比她都要沉重的米担。

这么沉重的担子在琼宝的生活里,却是常事,懂事的她还常常拿起比她还高的锄头,去地里帮助父母分担农活。

农活虽然繁琐,虽然疲劳,可若是拿来和背着六十斤的米担走四公里多来说,好像又显得微不足道。

有次出门去集市卖米,母女两个人辛辛苦苦把百十斤的大米扛到了集市里卖。

对比一些有灰尘,没去干净壳的大米来说,张母与琼宝卖的米又干净又细嫩,是上等的好米。

可是黑心贩子们却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压价,张培祥小手搓米搓得又红又肿。

但是这样红肿的小手却不能多拿回一些钱来,张母理想的价格是一块一毛钱,但是贩子最高只肯给一块八分钱。

因为两分钱的差价,张母拒绝把钱卖给米贩子。

可并没有人来张母这里买米,暴晒了一天的两个人又扛着沉重的米担子回了家。

或许大家都觉得两分钱没有必要,但小小的张培祥却明白,这两分钱也足够一家人多生活好多天了。

而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厄运并没有就此结束。

张培祥五岁那年,弟弟出生了,这在任何家庭都是值得庆祝一番的喜事,在张家却显得那么痛苦。

为了分担父母的压力,张培祥放学后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干农活。

干完农活的她就赶紧跑回家进行做饭洗衣的家务,只为了让残疾又刚生产完的母亲能多休息一会儿。

张培祥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依旧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存在,老师都说她只要一直努力,大学触手可及。

小小的张培祥不知道大学意味着什么,但她依旧无比憧憬与向往,因为大家都说上了大学能挣大钱。

挣了大钱就能让父亲好好治病,母亲多多休息,还能让弟弟安心上学了!

然而这个许多寒门学子眼中这条通往罗马的道路,张培祥也数次差点失之交臂。

10岁的张培祥已经明白了,贫穷给她带来的压力。

第一次差点读不了书

这天放学后5岁的弟弟把姐姐张培祥拉进屋里,在屋里父亲坐在床上,眼神沉默而又挣扎。

张培祥感觉到了不对,但父亲还是叹着气开了口“琼宝,要不,学……你别上了。”

询问的语调说着决定的事情,张培祥还是想争取一下“爹,咋不让我上学呢?

张父叹了口气说道“家里情况供不起了啊。”

张培祥不是不懂家里的困境,也并不是不知道父母的艰难。

可她这小小的一方天地,读书就成了她唯一的光。

她也不愿意放弃,如果放弃了读书,未来一辈子可能还是要在这座大山里。

那怎么挣大钱,怎么给父亲治病呢?

张培祥这么想着,还是跟父亲继续商量“我可以帮忙干活,多挣钱,实在不行,我可以少吃点的。

而父亲看着家里空无一物的墙面还是敲定了不让张培祥读书的事实。

张培祥幼小的心灵也十分痛苦,她只能无助的嚎啕大哭。

但张父张母又何尝好过呢?一家四口除了懵懂无知的弟弟,其余人这一夜都注定难眠。

张培祥也只能安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再次背着锄头跟母亲一起去田里干活。

邻居孩子去上学的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张培祥只能站在地头眺望。

即便是不舍,即便依旧期望去读书,但张培祥还是默默跟着母亲耕种。

而这个小小村庄里,消息传的飞快。

准大学生”张培祥不读书了的消息跟自己长脚了一样,很快就人尽皆知了。

张培祥姑妈听到了这个消息,跟装了风火轮一样冲来了哥哥家,质问为什么不让琼宝这么好的孩子继续上学。

张父没有解释,眼神只呆呆地看着比打扫过的地面还要干净的漏风墙壁。

善良姑妈伸出援助之手

张培祥的姑娘叹着气,看到这个屋子又怎么不明白哥哥家庭有多难呢?

可是侄女是连老师都夸的人中龙凤啊,将来可是可能飞出这破山村的金凤凰啊,怎么能在这里就停下脚步呢?

沉默再三,家境也并没好到哪去的姑妈告诉张父“把琼宝带到我家去,我供她读书。

张父显然是很惊喜的,同意了这件事,回到家的张培祥得知此事后,两眼又冒出了泪花,这次是因为激动。

张父告诉张培祥“好好读书,别浪费你姑妈的好意,也别浪费这个好机会。

听到这话,张培祥明白了父爱深沉,于是一路小跑跟姑妈回家了,一路都在感激姑妈。

一直以来的期望被实现,张培祥学习起来更努力了。

努力就有回报,但是贫寒家境再次打碎梦想

在小学毕业后,张培祥就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醴陵一中。

如果这件事在其他孩子身上发生的话,此刻已经开心的无法言说了。

但此刻张父张母却一阵发愁,更好的学校,意味着更高的学费。

姑妈已经帮了他们很多了,而且姑妈家也并不富裕。

在姑妈咬着牙供张培祥学到初一之后,张培祥也不忍再拖累善良的姑妈。

而张父张母能力有限,只能再次跟张培祥商量,让她回乡下上普通初中。

张培祥并没有反对,此时的她早就对家庭的贫困有了清晰地认知。

再次遇到贵人,堂叔伸出援手

车到山前必有路,张培祥的堂叔当时在醴陵四中任教,听说了她因为家庭条件想要转回乡下上学。

善良的堂叔立刻把这个努力勤奋的小女孩劝了回来,让张培祥就读他任职的醴陵四中。

生活中堂叔对张培祥也十分照顾,求学之路如此坎坷不平,反而磨砺了张培祥的意志。

小小的张培祥一边读书,一边找点小活做着,以避免给父母和叔叔带来麻烦和压力。

对于姑妈和叔叔的帮助,张培祥在初中毕业时给他们交了一份无比满意的答案。

但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张培祥在报考时,竟然报了一个中专。

懂事的张培祥想早点挣钱,三遇贵人罗定中

原来张培祥为了给父母们减轻压力,所以想早早赚钱。年幼的她不清楚自己放弃了什么。

但罗定中——醴陵四中的校长却明白,张培祥在四中上学,年年都是年级第一。

这样的好苗子,校长不由得注意到她,看过她的资料校长知道她家境贫寒。

但是校长却不理解张培祥会什么会选择考中专。张培祥则告诉校长自己想早点工作给爸妈减轻压力。

罗定中不忍这样的好苗子就此毁于一旦,于是告诉张培祥:“你安心考试,学费的事我帮你想办法。

一直渴望读书的张培祥再也忍不住内心的痛苦,她重重点了头,豆大的眼泪砸在了地上。

那一年中考满分740分,而张培祥则考到了727分!被当地最好的高中录取了。

罗定中一言既出,不仅承担起了她的学费,还分担了一些她的生活费用。

高中的张培祥文学天赋开始慢慢发芽,每一篇作文都会被老师夸奖,当做范文来展示。

但好景不长,高二的一天,张培祥突然消失了。

老师们找她找了很久,罗定中校长得知此事后觉得事有蹊跷。

于是赶去了张培祥的家里,才从张父张母口中得知,小姑娘跟同村的几个女孩去了深圳打工。

父亲刚做完胆结石手术,母亲也患上了乳腺癌,家庭压力瞬间变大的她选择了出去打工。

而罗定中校长不甘心这么好的一个苗子被命运打败,于是一个个查从深圳打来的电话记录。

虽然很多电话打回去都没找到张培祥,但罗校长从不轻言放弃。

终于在数不清的电话后,罗校长找到了张培祥,并且成功的把她劝了回来。

一锤定音,张培祥交了让所有人叫好的答卷

此时距离高考很近了,张培祥也更加努力。

在97年6月,张培祥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系。

出类拔萃的文采成为张培祥人生的点睛之笔。

闲暇之余的张培祥以“漫天飞花”为笔名,写下了以《红楼梦》为基础的《大话红楼》等作品,作品一经发布就火遍了全国高校论坛。

此后她更是写下了长篇纪实小说《卖米》赢得了无数好评。

张培祥挣到的钱一部分给父母治病,翻新了家里的房子,另外的则用来感谢这些年来帮助自己的人。

命运的残忍无法动摇她的乐观

可生活刚刚变好一些的她却突然被诊断出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而乐观的张培祥并没有被病情打倒,病重的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每次治疗后,张培祥总是会继续把自己作品发布在论坛中。

病痛之中,张培祥也依旧是那副乐观开朗的样子,她告诉亲友,自己想把每一天都活出别样的精彩

03年8月27日,漫天飞花,没有飘过绵长的夏季,张培祥只写下两个字“花谢”。

而张培祥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却让我们对她念念不忘。

在她逝世后,北大师生们为她申请了葬入北京八宝山公墓的殊荣。

而张培祥遗愿则是把自己分成两半,一半给父母弟弟,因为父母弟弟需要她陪伴。

另一半留在北京,同学和老师对她也很好。

虽然张培祥已然离世,但她面对生活的态度会继续照亮无数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宝山   醴陵   农活   姑妈   史无前例   北大   校长   弟弟   父亲   母亲   父母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