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近60种手法!罗氏正骨法技艺都在手上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很多疾病与脊柱健康相关,并不能完全依靠药物解决,而‘罗氏正骨法’这样的中医传统手法可以提供解决方案”,9月4日,北京济民中医医院院长张腾芝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

“罗氏正骨法”作为中医正骨疗法的重要分支,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5年过去了,“罗氏正骨法”传承如何?这又是怎样的中医疗法?

走进诊室,记者就听到了阵阵打嗝声,而这来自一位穿着白大褂、身量不高的老人——“罗氏骨伤科”第六代传承人罗秀芹,作为“双桥老太太”罗有明的侄女,继续传承着这门技艺。张腾芝介绍,打嗝是患者调动自身气机推动瘀堵点时,在医生身上表现出的反馈,也是“罗氏正骨法”的一个特殊之处。

“罗氏骨伤科”第六代传承人罗秀芹为患者做手法治疗。受访者供图

中医四诊讲“望闻问切”,而“罗氏正骨法”讲“望闻问摸”,通过手对患者进行检查,以确定骨折、脱位或肌腱、韧带等病变。罗秀芹说,“这门技艺都在手上。”

罗秀芹介绍,“罗氏正骨法”有22种常用触诊手法,36种基本治疗手法,从人体解剖结构、经络穴位的理论知识,到用手分辨、用心判断的诊断治疗,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没有两三年摸不准是什么病,即使能用手法松解,如果不够深透,也达不到祛病的效果。”

“罗氏正骨法”讲究轻、巧、稳。诊断正确,找到病位,就像找到了水孔头的开关,先松解筋肉,再用一个巧劲就能复位,不用蛮力,也不追求咔咔声响,是“四两拨千斤”的中医疗法。

罗秀芹举例,股骨颈骨折又不适合手术的老年人,面临长期卧床、静脉栓塞等风险,可以通过牵拉、外扳、内推等手法对位,再外固定,内服外用活血化瘀通经络的中药。相比手术,手法治疗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老人慢慢还能动起来。

罗秀芹(左一)一边为患者做治疗,一边讲解。受访者供图

对于传承这门技法,罗秀芹始终强调一份热爱,“谁喜欢就来学,我毫无保留地教,要经常摸,经常练,要精,要勤,把手法传承下去,为人民服务。”

“一次不能来太多学员,否则站得远了听不到,看不到。”教学时,罗秀芹总是自己先为患者做手法诊断,告诉学员这是哪种病症,再由学员上手去感受、记忆。按照颈、肩、胸、腰、髋、四肢等身体结构顺序讲解,再配合梳理成册的手法教材,可以更好地记忆。

张腾芝介绍,目前该院开展两类传承项目,一是短期培训,主要针对需要解决临床困惑、提升手法的情况;二是跟师收徒,若是学习保健手法,想有一技之长,学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若想达到临床诊疗水平,至少需要2~3年,是否能出师还要经过考核,更适合有医学基础、明确职业规划的人。

责编:林敬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技艺   手法   股骨颈   人民日报   受访者   经络   学员   客户端   患者   手上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