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咖笔下的“甘南藏餐”-韩小东


甘南,位于甘肃省的西南部,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一生要去的50个户外天堂。

节日里甘南草原的帐篷城


“品藏餐、游甘南”活动兴味正浓。

今天,聊聊民国大咖笔下的甘南藏餐,让大家做一次美味的神游,让你的旅途更有滋味和乐趣。

新闻界大咖范长江,初尝“酥油炒面”

范长江,四川内江人,参加过南昌起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1935年5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沿着红军长征中“夏洮”战役计划(拟在夏河和洮河流域建立根据地再向东发展)的行军路线,先于红军一个月,走过甘肃哈达铺、卓尼、洮州(临潭)和夏河,把所见所闻发表到《大公报》上。解放后,先后担任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

1935年8月20日,范长江在拜会卓尼杨土司后,继续向临潭、夏河行进。在夏河、卓尼交界的下弯哥罗村,第一次品尝了藏餐“酥油炒面”,并记录下了做法和吃法。“其吃法,先盛热茶于碗中,以刀切酥油大片投入茶中,使之自行溶解,先喝茶数口,然后放入炒面,以手指和之,至油面茶三者完全混合,成为干面团为至,即以手捏小团而食之。藏人及习惯此种生活之汉人,皆食之津津有味。”

酥油炒面也是糌粑的最平常吃法,现在的甘南藏餐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做成了月饼状,再不用上手操作,作为佐茶的甜品,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两种酥油炒面


史学界大咖顾颉刚,朵颐“手抓羊肉”

顾颉刚,江苏苏州人,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任教。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

1938年,顾颉刚到西北考察。5月21日到达临潭县新城镇,先后到卓尼、临潭旧城、合作、夏河,7月15日出土门关离开甘南。6月19日在美武土官家中饱餐了一顿“手抓羊肉”。“旋进手抓羊肉大盘为食。手抓肉者,切肉为大块,不能以筷夹,则洗手而攫之。予在内地即爱食羊,今来草地,其味益香,肉入口而酥,遂肆意饱啖。”从这段日记看,顾先生不仅称赞藏羊味香肉酥,先生对这盘“手抓羊肉”也非常满意,大快朵颐、肆意饱啖。

6月24日,顾先生一行受到拉卜楞寺方邀请,在嘉木样禅师居所品尝藏餐。有所遗憾的是,顾先生被藏式居所的华美所吸引,没有记载藏餐的品类。倒是对藏餐厅的布置和器具作了记述:“旋进藏式饭,室中列长案,客围之坐,每人五盘,循次而进,形式颇类西餐。”之后也记录了甘南藏餐“风干肉”,但是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游览名胜,领略风俗,祝贺弟子与拉卜楞下塔哇藏族女子汉藏联姻的喜事中去了。

手抓羊肉


燕京大学才女于式玉的一次草地藏餐

于式玉,女,山东临淄人,在早稻田东洋音乐学校学音乐,奈良女子高等师范攻读文史。1930年在燕京大学教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离开北平来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从事边疆教育工作。1942年,于式玉到华西大学任教授。194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学习。1949年12月,应贺龙之邀,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政策研究室的组建,后随军进藏,筹办了昌都小学、拉萨小学。1956年回到西南民族学院工作,1959年在四川师范学院任教授。

于式玉和丈夫李安宅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毅然离开燕京大学,于1938年到达甘南拉卜楞,从事教育和社会学研究工作,同时学习藏语文,研究藏族宗教,调查民族民俗,兴办藏民小学,招收少年儿童入学。直至1942年离开,在甘南期间留下了大量研究甘南藏区文化风俗社会的文章,是国内藏学研究的知名专家。1940年6月20日,于式玉先生在夏河县桑科草原凤凰滩参加典礼,边观看僧人辩经时,边品尝了一次简易的甘南藏餐。

“大家坐定之后,先每人发了一盘花生、枣、白糖、炸麻花等零⻝。这时有两位格喜,立起来拍手辩论,一问一答,他俩慢慢走着、轮流发问,这样演毕,然后归坐。大家都寂静的时候,襄佐又领着待从到每人面前斟茶,送蕨麻米饭,之后是手抓羊肉、⻘菜、肉粉条汤,最后是每人一杯酸奶子。进饭时并唱几句谢饭经。”

这是一次野外的藏餐,虽然没有上全套藏餐品种,但是记录中,藏餐先上奶茶糖果,最后上酸奶的次序依然严格遵循。

甘南藏包、蕨麻米饭


教育厅长马鹤天记录的“藏式宴会”

马鹤天,山西芮城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历任西北边防督办教育科科长,兰州中山大学校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1936年5月18至9月4日,来甘南拉卜楞考察。

1936年6月1日,嘉木样禅师在寓所设宴邀请,为他们洗尘。马厅长一行参加了当时最高规格的甘南藏餐式宴会。

“上午派人持哈达口头通知,余等按时前往,其父其兄代迎于门。旋入餐室,系一长方屋,满铺地毯,依左右墙有坐垫两行,每人前有一小几,高尺许,上陈瓜子、葡萄干及糖果等碟,并有一盘馒头,余等均盘足而坐。禅师由其兄陪进入室内,并由其兄代为致意。略云,此间地方偏僻,所备食物过于简单,请原谅云云。旋即退出,由其兄招待,侍立门隅,时以作手势,连呼慢慢的吃已。其进食次序,首位牛奶茶,无酒,继为蕨麻及大米饭各一盘,上各有酥油及糖少许,用小勺食。次陈筷子,进羊肉包子一盘。再次为大块羊肉一大盘,高尺许,有一块带皮毛为尾,放盘时将尾面后,不得而前。此即西北有名之手抓羊肉,但为余等特别备小刀,割而食之,有肉有骨,有肥有瘦,余等随意择食。藏人食法,每取一块带肉之骨,用刀割之罄尽,再取他骨,余等无此经验也。食后特别为余等备擦手。食羊肉时,大囊佐进前,将馒头取置于前,余等合肉啖之,此为最佳之一菜。”“最后为酸牛奶,如内地之豆腐脑,白而嫩,惟味酸,上有糖少许,初食似难下咽,继觉别有风味,最后且觉甘美矣。宴会至此告终,一切有类西餐。饭后每人赠与红巾一条,谓能祛病避刀枪。”

从这段记录,我们看到甘南藏式宴会从邀请客人,门外迎接,致辞劝食,伺候用餐,餐桌规矩、上餐次序、餐毕送客,宴请礼仪的全过程。也看到了甘南藏餐先上奶茶、糖果,再依次上蕨麻米饭、藏包、手抓羊肉、最后上酸奶的上餐次序。如今,甘南人又探索出了系列的做法和菜品,但是依然尊循着甘南藏餐“材取天然,烹守本味,餐成一体,宴有章法”的雪域特色。

朋友们来甘南,一定要亲自尝尝,品品大咖们笔下的甘南味道。


藏式帐篷内部,桌椅餐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甘南   燕京大学   夏河   卓尼   临潭   甘肃省   炒面   酥油   次序   笔下   羊肉   民国   韩小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