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放弃苏联,拯救波罗的海独立之路的选择与偏见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叶利钦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和目的。首先,叶利钦想阻止乌克兰独立,因为担心乌克兰独立会带走俄罗斯的领土,特别是克里米亚半岛。但在美国的支持下,叶利钦最后还是默认了乌克兰独立。其次,叶利钦也默认了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虽然从战略上,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很重要。但当时西方国家支持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叶利钦也是西方扶持上台的,所以叶利钦默认了。最后,叶利钦的目的在于确保自己的权力。在“8·19事件”后,叶利钦掌握了实权,要确保俄罗斯的领土完整。

但为了取得新联盟的领导人地位,叶利钦不得不在乌克兰独立问题上妥协。文章首先提出叶利钦想阻止乌克兰独立的理由,但最后还是默认了。然后论述叶利钦默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原因。最后分析叶利钦的目的在于确保权力,所以在乌克兰独立问题上作出妥协。全文围绕叶利钦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展开论述。首句提出主题,每段有中心论点,并举例论证。最后一段做出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符合新闻稿的要求。 乌克兰独立之路漫长曲折乌克兰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最终宣告独立。

但是独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乌克兰人民曾在1991年12月1日的全民公投中否决独立。直到几个月后,乌克兰议会才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乌克兰独立宣言》,乌克兰才真正宣告独立。第一段讲述乌克兰独立的时间线,提出独立之路并不容易,全民公投否决后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还是通过议会投票才真正独立。这段落引出后续内容,让读者产生疑问,独立之路为何这么曲折,为什么全民公投会否决独立第二段谈到全民公投否决的原因,许多乌克兰人民当时并不支持独立,他们认为应该维持与俄罗斯的联盟关系。

而独立支持者大多数集中在西部,他们认为应该摆脱俄罗斯的控制,追求更大的自主权。这段说明了当时乌克兰内部对独立问题存在较大分歧,西部支持独立,东部支持维持联盟。第三段提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人对乌克兰独立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虽然都是共产党员,在苏联体制下成长,但却没有坚定的信仰,最终促成了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独立。如果他们坚定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独立或许会延后。这段讲述了领导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如果领导人立场不同,历史进程也会不同。

最后一段总结乌克兰独立之路艰难曲折,全民公投的否决并没有阻止议会的投票。现今乌克兰已经独立近30年,乌克兰人是否会再次追求回归俄罗斯,抑或继续坚定西行,这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乌克兰的未来发展道路还有待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叶利钦   波罗的海   戈尔巴乔夫   乌克兰   苏联   独立   目的   俄罗斯   议会   偏见   全民   领导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