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4个孩子3个傻,长子谢衍先他而去,一生比“黄连”还苦

文 |三楼的猫头鹰

编辑 | 三楼的猫头鹰

2008年10月,一代大师永远离开,中国电影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

谢晋导演一生坎坷,却留下无数永恒经典,他培养出一批优秀演员,对中国电影贡献巨大,可是他的人生充满悲剧色彩,三个儿女患上智力障碍,独子不幸早逝。

谢晋用电影述说世态炎凉,却始终无法摆脱生命的无奈,他的故事令人唏嘘又敬佩。

01

电影教父的生命火花

1923年,未来的电影教父谢晋出生在江南水乡的绍兴上虞,他祖父是当地举足轻重的人物,父亲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则出身大户人家,天时地利人和,给了谢晋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优质教育。

谢晋的父亲谢春溥是上海有名的注册会计师,曾在交通部工作多年,后来在上海大学任教,谢春溥期待儿子将来可以走上正轨,好好学习,考取名校,最终出国深造。

谢晋的母亲陈振美出身余姚大户人家,她的娘家当年很富有,在当地开设了银号和钱庄,还拥有许多房地产,陈振美从小就跟着家教学习,很有学问,也希望儿子能好好读书,不能走上歧路。

8岁那年,谢晋随母亲来到上海,与父亲团聚,当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也是电影的发源地,开明的母亲常带谢晋去看最时髦的电影。

谢晋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胡蝶主演的《姐妹花》,荧幕上的种种深深吸引了这位聪慧的少年,从此,他经常跟着母亲或同学溜进电影院,欣赏各种电影,无论是阮玲玉的《神女》,还是上海首席小生高占非主演的伦情片,都令他流连忘返。

虽然生活优渥,但谢晋的内心并不平静,他对电影的热爱与家人的期望南辕北辙,祖父在世时就严禁后代涉足娱乐圈,父母也坚持谢晋必须走上正规的出国留学道路。

但谢晋知道,只有追逐电影梦,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他开始偷偷跑去专门学校学习表演和影视制作技巧,还参与学生话剧排演,这成了谢晋的小秘密。

18岁那年,谢晋毅然决定报考国内最好的戏剧学院,父母得知后大为震惊,多次严厉警告要他放弃,但谢晋不为所动。

他明白这个决定将改变他的人生道路,为实现梦想,他只留下字条就离家求学去了。父母担心他的安危,四处寻找,直到收到他在学校的来信,这才放下心头大石。

在戏剧院校,谢晋终于能尽情学习表演和电影制作,他喜欢跟着导师马彦祥到处观摩实习,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02

文艺进步相恋

1943年的秋天,江安市尽赏着绚烂的蔷薇色,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里风云人物谢晋喜迎他人生的第二十个秋天。

笑颜如朝阳的徐大雯作为江安城里众多崇拜谢晋正义精神的女生之一,也应邀参加了谢晋的生日茶会。

两人相识于戏剧的舞台,相知于正义的追求,相恋于青春的温暖,谢徐二人因戏剧相遇,为正义相知,以青春相恋。

徐大雯生性活泼开朗,喜爱文艺,在校内外积极排演话剧。谢晋性格坦率热血,见弱虐强必出手相助,两人都崇尚正义,追求进步,志同道合。

然而这两位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并不知道,生活中的甜蜜时刻往往转瞬即逝,接下来他们将经历的是残酷的考验。

茶会之后,两人遭遇了来自现实的残酷打击,徐大雯被开除学籍,名誉扫地,谢晋也被扣押审问,少男少女心灵受创,人生道路两难。

徐大雯忽然之间从校园红人跌落地狱,所有人都在议论她的不是,她本可以选择隐忍离去,但她没有,因为她相信自己是清白的。

他们深知,要在这个传统社会获得理解十分困难,于是商议后,决定离开家乡,去往更为开放的重庆继续追求进步的理想。

重庆,两人重新开始新生活,徐大雯重返校园,谢晋重返舞台,只要一有空,谢晋就会出现在徐大雯的学校,两人便能一起漫步校园,赏花弄柳。

周末是他们最快乐的约会时间,徜徉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流连忘返,生活虽然拮据,但他们有理想,有爱情,比什么都快乐。

可是没过多久,1945年抗战胜利,谢晋不得不离开重庆返回上海,临别时两人相约,徐大雯毕业后谢晋定会返程相迎,亲友们不看好两人远距离恋情,但徐大雯坚信谢晋言出必践。

就如徐大雯相信的那般,1946年,谢晋如约赶回,带来聘礼,完婚姻大事,从此,两人携手共进,永结同心。

03

谢晋事业生涯片段

1950年代初,谢晋以导演助理的身份进入电影圈,他首先在剧情片《哑妻》中担任副导演,积累了电影制作经验。

之后,他又参与了多部电影如《影迷传》、《妇女代表》、《鸡毛信》的制作,负责剧组协调和服装道具管理等工作,通过这些电影实践,谢晋逐步掌握了电影制作的全流程。

1954年,谢晋终于迎来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戏曲片《蓝桥会》,这部短片的成功上映,标志着他正式晋级为电影导演。

1957年,谢晋又执导了中国首部彩色体育电影《女篮五号》,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获得好评,还斩获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和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进一步奠定了谢晋在电影界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年过花甲的谢晋导演生涯迎来又一个高峰,他执导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电影再次斩获百花奖和金鸡奖的肯定。

尤其是1986年导演的《芙蓉镇》,不仅让他再次获得百花奖和金鸡奖,还使两位从未得过奖的演员刘晓庆和姜文一举成名,被称为“演员的伯乐”。

进入1990年代后,谢晋除了继续拍摄多部获得好评的影片,还尝试涉足影视相关领域,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并在上海创办了明星学校,发掘和培养了一批优秀演员。

04

现实的残缺

与他事业上的成功截然不同,谢晋的家庭生活可谓是一塌糊涂,大女儿出生没几年发现他的智力低下,只有大儿子是个正常人。

可是老三老四的出生也让他们更加艰难,当时夫妻二人忙着事业,只能请了一位阿婆来照看老三,却不曾想她患有哮喘病,小孩子也因此感染。

老四更是生来就和普通的小孩不一样,肚皮大的出奇,智力也是低下,甚至也因为搞少儿患上急性肝炎等。

谢晋无比自责,将儿子的遭遇融入电影,以表达内心的痛苦,他用镜头记录下阿三日复一日趴在门孔望外面的模样,只为捕捉父亲归来的一刻,记录下阿四服侍父亲穿鞋的场景,哪怕鞋带已解了千百回。

他用爱守望着孩子们,即使生命一去不返,日复一日,谢晋细细地为阿四理发、刮胡子,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阿四也以特有的方式回馈父爱,像忠诚的仆人一样为父拿包拿鞋,工作、生活、旅行,父子相依为命,即便海水遥隔,也会打越洋电话叮嘱。

阿三去世后,谢晋将更多的爱给了阿四,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个儿子,生怕他有一点不便,阿四曾两次走失令谢晋担惊受怕,后来谢晋索性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缝在阿四的衣服里,以防不测。

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谢晋心里始终牵挂着阿四未来的去向,他在上虞新建房子,还特意找到一份简单的工作,让阿四学会生活自理。

谢晋深知,父子天伦之情,千金难买,他希望无论何时,阿四都能活得有尊严,不再受到欺辱。

05

两代导演眷恋之光

谢衍,谢晋的大儿子,也是唯一一个继承了谢晋衣钵的儿子,他小时候非常懂事,从小就照顾弟弟妹妹,帮助父母。

1983年,他赴美国纽约大学电影系学习,毕业后,谢衍回国在电影圈发展,他选择低调,从不依靠父亲的名气。

谢衍曾执导过《女儿红》《花轿荣记》等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他还发掘了后来红极一时的女演员周迅,让她出演了自己导演的处女作《女儿红》。

随着父母年迈,谢衍淡出自己的导演事业,更多地选择助理父亲谢晋导演的电影,比如在谢晋导演的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谢衍提供了很大帮助。

谢衍从小就显示出聪慧过人的天赋,谢晋看着大儿子长大,心里自然是欣慰的,谢衍不仅孝顺父母,也很照顾身患残疾的弟弟妹妹,让谢晋和夫人感动不已。

1983年,谢衍考入纽约大学电影系,要飞过大洋到异国他乡求学,谢晋夫妇无比舍不得,但还是鼓励儿子勇敢追求梦想,谢衍在美国生活了几年,终于学成归国,谢晋欣慰地看到儿子成长为出色的电影导演。

谢衍导演的处女作《女儿红》非常成功,不仅获得观众欢迎,还让一个叫周迅的小演员一夜成名,谢晋看着儿子独当一面,心里自豪极了,随后谢衍导演的《花轿荣记》入围金马奖,再次证明他天生的电影天赋,谢晋由衷地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

2008年夏天,59岁的谢衍确诊肝癌晚期,但他向父母隐瞒了病情,他一个人去医院治疗,不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病重的样子伤心。

直到去世前一周,谢晋才知道大儿子的病情,来到医院,看着病床上瘦弱的谢衍,谢晋心如刀割。谢衍对父亲说“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谢晋颤抖地回应“我们治疗,孩子,不要紧,我们治疗......”可终究,谢衍没能战胜病魔,8月23日去世,享年仅59岁。

谢衍的离世给谢晋夫妇带来巨大打击,在经历两次丧子之痛后,谢晋的妻子徐大雯很快又经历了一次丧夫之痛。

06

刘晓庆之举获好评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在浙江一家酒店内突发心脏病,于凌晨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85岁。

在他的葬礼上,大批影视圈同行前来吊唁送别,其中不乏姜文、朱时茂、贾樟柯等一线大咖,而最引人瞩目的,则是谢晋的御用演员之一,女星刘晓庆。

在葬礼进行到高潮时,刘晓庆突然拿着一个鼓鼓的白色布袋,径直走向谢晋的遗孀徐大雯,并将布袋怼入徐大雯怀中,徐大雯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现金。

起初徐大雯态度坚决地拒绝接受,但刘晓庆则强硬表示,如果不收下这笔钱,她就把钱当场撒在追悼会上,两人僵持不下之时,刘晓庆甚至提高了嗓门,争执声引来周围人侧目。眼看刘晓庆言出必行的架势,徐大雯只能勉强收下。

事后,参加葬礼的目击者透露,刘晓庆送出的这笔钱数额可能高达数万元,考虑到刘晓庆自己当时也未必富裕,这样慷慨的举动令人钦佩。

此外,刘晓庆还当场承诺,每年都会演出谢晋执导的经典作《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将收入全数捐献给谢晋的家人。

从刘晓庆后来的表现看,她没有食言,而是长期以实际行动履行诺言,资助谢晋的家人度过难关。

当时谢晋刚刚经历大儿子谢衍的死讯,本人也因病去世,可以想见妻子徐大雯内心的悲痛。正是在这个艰难时刻,刘晓庆的善举无疑给了徐大雯很大支持。

这位谢晋生前最钟爱的女演员,以实际行动传承了谢晋本人的仁厚美德,刘晓庆的作为也印证了谢晋对后辈帮助和关怀的情谊,谢晋生前待人宽厚、积德行善,所以去世后,许多业界后辈都对他的家人尽心照料。

谢晋的一生,是电影史上的辉煌,也是父亲之路上的坎坷,他对智障儿女的爱,值得钦佩,然而,他是否因为自己的酒瘾害了孩子,这一点则难免令人怀疑。

智力障碍的成因复杂,不应轻易归咎于父亲的行为,谢晋虽然深受命运折磨,却仍以温柔和责任对待子女,这已非常难能可贵。

他对徐大雯一生的忠贞,也证明了他内心的善良,我们不应过分苛责这位伟大的电影人,而应宽恕他的过错,记取他的美德。

谢晋留给世人的,是他那感人至深的父爱,和与伴侣一生一世的姻缘,这些光芒将穿越时空,永远闪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金鸡奖   黄连   大儿子   重庆   长子   上海   导演   演员   儿子   父亲   父母   孩子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