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清东陵被盗,盗墓贼连挖10天无人发现,警卫员险遭毒手

2015年10月末的凌晨,清东陵的警卫员老李像往常一样,沿着固定的巡逻点打卡巡逻。当他巡逻到景陵妃园寝西面时,赫然发现墙面上架着一部梯子。老李原本还有的几分瞌睡瞬间散去,赶紧掏出手机准备报警。

正当此时,老李发现有几个人正朝着自己走来,手里还拎着一把大砍刀。老李立刻惊得汗毛直立,扭头撒腿就跑,一直跑出景陵妃园寝,才算了捡回了一条命。

天亮之后,警方在温僖贵妃墓的西侧月台下,发现了一个深达1米多深的盗洞,周围到处散落着盗墓工具。在整个景陵妃园寝中,温僖贵妃墓是地位最高的墓,盗墓贼下手如此精准,很明显是有备而来。

警方勘查之后发现,这伙盗墓贼将附近农业灌溉的电力引到陵寝,外面罩上棉被,以消除电动机械工作的噪音,挖出的碎石渣土每晚都要运走,这样白天也不会被人轻易察觉。

万幸的是,这起盗墓案发生7天之后,8名涉案人员中有7名落网,被盗的文物也悉数被追回。

根据这伙涉案人员交代,在被警卫员发现前,他们已经连续挖掘了10天,地宫内可能还有一些遗落的陪葬品。

然而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这起案件破获仅仅半年时间,昭西陵再次被盗。这一次丢失的是昭西陵护栏上的一个柱头。这个柱头曾经断裂过,后来又使用胶水黏合回去。

盗墓贼就是沿着胶水的痕迹,一点点将柱头割了下来。

经过当地公安90余天的奋战,终于将四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成功追缴被盗柱头。

时隔半年时间,清东陵接连发生文物被盗事件,国家文物局两次约谈当地有关部门,指出保护工作中不到位的地方,社会上对此也议论纷纷。

清王朝灭亡后,清东陵作为清朝皇室的私人财产,受到民国政府的保护。但由于常年的军阀混战,民国政府对清东陵的保护也成了一纸空谈。从那个时候起,清东陵就经常发生偷盗事件。

1928年,孙殿英在清东陵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盗墓案。事情发生后,溥仪曾派人到清东陵,详细调查被盗情况,并做了详细记录。此后,由于管理缺失,清东陵的灾难还在继续扩大。

相比于地面建筑不断遭到破坏,深在地下的地宫被盗,才是最为严重的。而解放前景陵地宫被盗就有两次。

第一次是孙殿英挖掘乾隆和慈禧的陵墓时,曾派人盗挖过景陵,但由于没有挖开地宫,景陵地宫躲过了一劫;第二次是在1945年,景陵地宫全部被挖开,陪葬的珍宝全部被盗走。

在这伙盗墓贼中,除了一些小头目是外地人,其余300多人都是当地贫苦愚昧的村民。

这起盗墓案发生后,当地公安局非常重视。为了追回赃物,公安人员采取只要交回文物,就不追究责任的办法,但最后只有少部分人主动投案,大多数人还是铤而走险继续盗墓。

为了打击盗墓案主犯的嚣张气焰,公安局与军队相配合,抓捕了一批盗墓的主犯,并在景陵前的空地上枪毙,规定七天内不准有人收尸,以此威慑其他盗墓贼不要再抱侥幸心理。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景陵的确没有发现有盗墓贼光顾。

新中国成立之后,清东陵获得了新生,有了专门的单位进行管理。后来景陵中一座碑亭遭遇雷击引发大火,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正式成立了清东陵文物保管所。

虽然当时所里只有5个人,但他们还是在主要建筑上安装了避雷针,对剩余的文物进行了登记,拉来砖块、石灰堵上了散落各处的盗洞,为整理这座荒芜破乱的陵园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1956年,清东陵被列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年后,清东陵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此,国家不断下拨专款,用于清东陵的维修维护。但由于那个时候国家处在困难时期,微薄的维修经费也只能用在维修重要建筑上,其他附属建筑只能采取“落架保护”。

所谓的“落架保护”,就是将古建筑拆解,将木件结构保存起来,避免因风吹雨淋而腐蚀。但这一政策在执行时却饱受诟病,到最后木件结构未能保存下来,只剩下古建筑的大量遗存。

对于清东陵的保护管理,最后就按照这样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

1966年政治风暴开始后,清东陵的保护停滞不前。出于战备需要,清东陵中不少陵寝被军队接管,不少大殿被作为军需仓库。一直到1978年,军队才将孝陵和景陵陆续交给清东陵文物保管所。

此后的几十年里,清东陵基本没有出现过被盗的事情,却没想到在2015年,这座命运多舛的陵园又被盗墓贼盯上。

虽然清东陵内安排有警卫值班,但在陵寝里当警卫,却是个苦差事,尤其还是在未开放的陵寝里,很多天就见不到个人影。无论春夏秋冬,警卫都得挤在不到10平米的警卫室里,一半被两张小床占据,另一半被监控设备占据。

大多数时候,警卫们干的都是枯燥无味的体力活。白天巡逻12次,晚上巡逻18次,还必须按点打卡,打卡点通常设在陵寝边缘地带,走完一趟至少要花费40分钟。

而且打卡点涵盖的区域有限,到了夜间没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更是存在大量的盲区。如果警卫责任心不强,巡逻的效果可想而知。

相比于明十三陵有武警驻扎,清东陵只能依靠自己的安保力量。正式工编制数量有限,临时工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因此在被盗前,清东陵的警卫人数也不过三四十人。

除了编制的问题外,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别。正式工每个月有四千左右上下的工资,而临时工每个月就只有1200元。钱给的少,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清苦的地方工作,钱给的多,又容易引来关系户。

到最后没有办法,只能附近几个村子的村干部到这里来兼职警卫。但村干部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哪还有心思能看好陵寝。

除了人防以外,清东陵虽然设有技防,但那些监控摄像头安装之后,真正使用的时间也不过半年,而且很长时间都没有升过级,最后全部变成了摆设,最终导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盗。

清东陵主景区48平方公里,分布着500余座单体文物建筑。无论人防还是技防,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按照规定,清东陵已经不属于北京地界,而是归属河北唐山市,但当年清东陵的行政权又归遵化市,以至于谁也说不清清东陵到底归谁管。

尽管清东陵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但保护经费却是依靠财政支持。同时受限于地理位置,清东陵的旅游收入并没有想象中丰厚,而且开放区域不到全部的三分之一。

之所以有选择性地开放,一方面是出于建筑本身安全性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受制于人员和保护的成本。

接连两次被盗后,遵化市痛定思痛,与唐山市委一起理顺了清东陵的管理体制,明确由遵化市直接管理清东陵。随后遵化市选拔了32名干部,充实到文物保护岗位,辞退了93名临时工作人员。

针对安放设施不到位的问题,遵化市将15座陵寝全部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照明灯;针对警卫力量不足的问题,遵化市将专职警卫扩充至200人,并在周边村落建立了26支巡逻小队。

除了加强人防和技防,遵化市还对清东陵内所有文物进行了摸排登记,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制定了抢险方案。

此外,遵化市将清东陵周围的加工企业逐步关停,将破坏的土地回填,恢复了近900亩的土地,并在附近的荒山荒滩累计植树近5000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遵化市   正式工   柱头   警卫员   陵寝   地宫   人防   毒手   临时工   警卫   文物   发现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