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教师”熊碧芳:点亮“折翼天使”成长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周俊远

一个字面的“误会”,让熊碧芳的人生与特殊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考填报志愿时,出生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一个贫困家庭的熊碧芳,误把特师当作培养特级教师而选择了这个专业,进入桂林民族师范学校就读。

1997年,熊碧芳作为特教老师在一所培智学校见习。一天她带着一名学生去买日用品,在商店里,因为孩子的反应比较慢,语言表达有些含糊不清,售货员便不耐烦地大声催促。看到那个孩子怯生生又不知所措的样子,她的心好像揪起来一块儿。

“在我心目中,无论孩子健康与否,聪明与否,漂亮与否,都应该受到最起码的尊重。”熊碧芳说,但社会上,这些特殊孩子因为自身的缺陷,要得到别人平等的尊重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时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将来一定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让特殊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

1999年6月,广西桂林市荔浦县(2018年撤县设市设立县级荔浦市——记者注)教育局筹备创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到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招老师,熊碧芳由此来到了荔浦。

受条件限制,荔浦县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之初只能借用黄寨小学的教室办班。1担水桶、15套桌椅、15张床、11块黑板、1个煤球灶、9名聋生、2名专业老师、2名生活老师就是当时这所学校的全部。

为了让聋生尽快熟悉学习、生活的环境,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熊碧芳,手拉手地带着孩子们认识食堂、厕所和宿舍,教他们学习穿衣、穿鞋、穿袜,教他们学手语。除了教学,熊碧芳和邹冲老师还主动承担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工作,每天他们都要带学生到附近的河里洗衣服,带他们上公共厕所。有孩子生病了,要带着去医院看病,熬药水给孩子洗澡。

2003年9月,学校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熊碧芳被任命为校长。为了重建校园,她四处奔走,争取建校资金。一天夜里,她从南宁出差回来,发现还没满周岁的儿子不在家,婆婆告诉她,儿子身体不舒服哭闹着找妈妈,孩子爸爸只能背着他到外面去哄睡了。

当时桂林市地区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还很少,一些周边区县的家长也把孩子送过来就读。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学校平时周末不放假,在每个月月末连放4天假。一些长期住宿在学校的孩子常常禁不住诱惑,半夜爬出围墙,到街上吃夜宵,或是到网吧上网。熊碧芳还记得,每次夜里接到电话,她悄悄起床出门去找学生,丈夫就会默默跟在她后面,用行动支持她。

2008年9月,8岁的轻度脑瘫患儿小罗被送到学校时,家人在一旁扶着还不能独立行走的小罗。

每天下课,熊碧芳都耐心细致地帮小罗戴好头盔和护膝护腕,绑好沙袋,搀扶着他到操场一步一步练习走路。从30米、50米,到100米……在熊碧芳的鼓励和引导下,小罗忍痛尝试,反复练习。

一次,帮助小罗锻炼时,小罗走得累了,突然扑倒在熊碧芳身上,搂着她的脖子哭了起来,“熊老师,我没有妈妈了,妈妈嫌弃我不会走路,改嫁到了外地。”

“没事,你还有老师呢。”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小罗踉跄着迈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熊碧芳也流下了欣慰的泪水。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她提出增设康复训练课程建议,开辟了“康教结合”办学新路子。

特殊孩子会面对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除了社会的偏见,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时看到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时满面愁容的表情,她感到身上有种责任,要帮助这些特殊孩子自强自立,具备在社会上独立生活的能力,避免因为没有劳动技能,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2006年6月,熊碧芳去香港考察学习,看到当地自闭症的孩子经过教育培训,很多人都顺利地在庇护工厂就业。她认识到,尽管其所在学校的硬件条件达不到香港特教机构的水平,但可以学习复制他们的教育理念。

回到荔浦后,熊碧芳开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将社会实践、家庭生活模拟引进校园,每天一个班的学生轮流去食堂学习过秤读秤、体验洗菜等劳动。在班上设置模拟小卖部,让学生在售货和买商品的过程中,掌握识物、算账、沟通的技能。

为了让特殊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她利用周末跑遍县里大大小小的企业,洽谈建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课堂教学之余,学校组织学生去超市认识商品,去银行学存取款,去企业实习实践。

有一次去校外实践时,车还没停稳,车上几名聋生就急着跳下来,差点儿受伤。

“你把学生带出去冒那么大的风险,万一出什么事情谁担责?”

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人提出质疑:主管部门又没有给学校提这些任务要求,管好这些特殊学生的吃喝拉撒和安全,不出问题就行了,何必给自己找事儿。

熊碧芳回应道:“我们做一个事业也好,推动一项改革也好,如果总想着规避所有的风险,那肯定是干不成事情的。”

2012年以来,熊碧芳紧贴市场需求,在学校探索开设适合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并带领老师开展自治区职业教育的课题研究,主持完成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项目和职业教育课题各一项,相关研究成果在广西60多所县级特教学校推广应用。目前,学校已建成汽车洗护、衣架加工、糕点制作等多个校内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特殊学生融入社会打开了一扇窗。截至目前,荔浦特校已有6名聋生考上大学,80多名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圆了上学梦、就业梦。

熊碧芳。受访者本人供图

24年的从教生涯,熊碧芳先后荣获全国特教园丁、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广西“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今年9月10日,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再传佳音:授予熊碧芳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9月10日10时30分,接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电话时,熊碧芳刚收拾好教具,正准备出门给一名自闭症孩子上门送教。前一天晚上她刚从北京参加完优秀教师座谈会归来,来不及休息,她又要奔走特教一线,补上“这段时间欠下的好多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荔浦县   荔浦   特教   自治区   特殊教育   广西   老师   孩子   教师   天使   学校   学生   全国   熊碧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