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宝相花纹月饼,今年1400多岁”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

眼瞅着中秋节一天天临近,有关我们月饼的话题又热了起来,那我必须出来走两步。

我叫宝相花纹月饼,来自唐代,今年1400多岁,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现在就住在新疆博物馆。

宝相花纹月饼。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摄

我凭啥要出来走两步?要知道,我可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月饼式糕点实物文物。好吧,先给大家做一下详细的自我介绍:我是以小麦粉为原料模压烘烤制成的,皮肤土黄,直径6.5厘米;表面由两组连珠纹组成,环绕有一周连瓣纹,外侧装饰好似松针纹,颜值那是相当高。

专家说,这个花纹组合就是我国流行上千年的传统图案宝相花纹,也称宝花纹,是隋唐时期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多绽放于丝绸、刺绣、藻井、铜镜、金银器皿等。

9月14日,观众在新疆博物馆宝相花纹月饼展柜前参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摄

关于“宝相”,我得多说几句。“宝相”一词源于佛教,有“佛像的庄严”之意。学术界一般认为,宝相花纹最初的母体取材是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莲花纹,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渗入,隋唐艺术家以莲花为基础,融合外来风格,加入了菊花、石榴等花卉形式创作而成,是我国传统植物纹样吸收佛教文化的见证。

观众在展柜前欣赏宝相花纹月饼。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摄

经对比研究发现,我身上的这种宝相花纹,是一种团窠花卉纹样,呈放射状对称排列,借鉴莲花、牡丹、芍药等花形,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抽象纹样。它的出现,不仅是隋唐时期时代精神面貌的产物,也是佛教教义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怎么样,别看我小,我可是体现了兼容并蓄的大唐风气呢。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问:唐朝又没有防腐剂,你咋没坏,也没分解消失?

算你问到了点儿上。这和我的生活环境——吐鲁番地区有很大关系,这里气候干燥、降雨稀少,食物可以迅速脱水而不易腐烂变质,而且我被深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不易氧化,所以至今得以保存完整。

9月14日,观众在新疆博物馆宝相花纹月饼展柜前,听讲解员讲述它的历史。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新红摄

除了储存,很多人一定好奇,我是啥馅儿的?你们不忍心对我进行破坏性取样,所以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研究者根据那个朝代居民加工饼就地取原料都会加入葡萄、红枣、糖和芝麻等情况分析,认为我的馅中应当含有枣子、核桃、葡萄和其他果仁,也就是说,我很可能就是现在的五仁月饼。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无损检测产品的开发研制,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我的“心”。

好啦好啦,我就不絮叨了,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月圆人团圆,共享中秋月。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花纹   月饼   吐鲁番   佛教   纹样   展柜   新疆   隋唐   你好   记者   日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