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中国靠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统一,至今仍未理解

在阅读报道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小菲有点烦

编辑丨小菲有点烦

前言

昔日辉煌的四大文明古国到了今天只有中国文化被完整的传承了下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国家,在国际上也有不少学者渴望通过探索中国的历史来挖掘中国上千年的文明是如何延续下来的。

英国的一名教授对此感慨道:“神秘的东方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让占据如此庞大疆域的帝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保持统一,君王换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文明却屹立不倒。“其实这离不开中国贯穿古今的大一统思想,也离不开中华民族强大的包容性。

秦王扫六合,思想大一统

自周之后,天下仍是处于一个看似合实则分的局面,到了战国时期,一个震烁古今的人物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要知道按照分封制来说,周虽说是天下共主,可其麾下诸侯仍可各算一国,而到了秦朝,秦始皇观前朝历史,诸侯列国连年征战。

秦始皇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如此以来整个华夏民族不管中央还是地方用的都是一套制度,书写的都是同样的文字,就连计量单位都被进行了统一

自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后期朝代如何更迭,人们心中的思想永远都是不变的,无论是后期推翻秦朝统治的汉还是再往后的三国乃至唐宋,历代统治者的思想几乎都是一样的,而不是想着在建立一个小国。

以汉高祖刘邦为例,秦朝末年,群王并起,刘邦先入咸阳先项羽一步赢得天下,而此时汉高祖刘邦为稳住汉朝统治,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在封国内设立郡县,而这一时期的刘邦同样知晓分封的危害性。

于是在位期间铲除异己,后与群臣定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后诸侯国仍偶有乱事,到了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实行,逐步分化诸侯势力,诸侯自此名存实亡,汉武帝亲自带兵出征。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抛开朝代的更迭来说,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这则来自中华文化的内在特性。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少数民族作为统治者的历史。

而这放在其他国家眼里,文化传承到此可能就断层了,可中华文明不同,在中国长达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各民族之间虽说有着相当的差异性,但更多却是联系与融合。

就拿清朝统治时期来说,清朝时期,统治者为满族,而其虽然也同样在中原地区建立自己的王朝,却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之下,对汉族文化进行接受,随后推崇汉族文化,清朝支持汉文经典的翻译出版,某种程度上也是将自己融合到了汉族文化之中。

而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苗头,汉朝时就曾在西域建立学校,向当地的人们传播中原文化,而西汉初期,匈奴单于冒顿也让自己的儿子到长安城进行学习。

到了唐朝时期,中原与各方的交流更加频繁,接纳外来文化,传播中原文化,唐朝走向了世界;这一切都表明,早在两千年前,中原文明就已经辐射周边,与其他民族建立交流往来;也正是源自这长期打下来的基础,导致即使民族不同,人们却都有着同一颗中国心。

总结

如果说统一理念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以及思想文化的重要主线,那么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就是能使得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得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等理念也持续影响着人们得思想,包括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无论如何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点不容辩驳,这些都是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的缘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中国   汉族   中原   刘邦   英国   中华文化   诸侯   时期   教授   思想   文化   历史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