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汉人养子,诈死投奔明朝,最后被皇太极砍成三段

前言

努尔哈赤的汉人养子刘兴祚,身在金营心在明,最终因离奇重回明朝而丧命,其故事令人唏嘘。本文将详细梳理这段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


一,辽东汉人刘兴祚投奔努尔哈赤,受重用治理辽东

清朝能够崛起取代明朝称霸天下,靠的不仅仅是武力,更重要的是汉人官员对满族的辅佐。这其中,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汉人投靠后金。刘兴祚就是最早投靠努尔哈赤的汉人之一。

刘兴祚出生在辽东的一个普通汉人家庭,兄弟几人一起生活。当时的辽东在明朝统治下日益衰败,饥荒频发,官府无能,汉人百姓深受其害。

刘兴祚见证了这一切,对明朝失望透顶。1605年,他决定带着弟弟刘兴治逃到女真人聚居的建州,投奔当时实力强大的女真首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接见了刘兴祚兄弟,看中了刘兴祚的才能与抱负,当即将他们收为养子,给刘兴祚取女真名“刘爱塔”,安排他担任重要职位始终府备御。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还亲昵地称呼他“五哥”。这使刘兴祚一家彻底融入女真社会,受到努尔哈赤的信任和重用。

其实,刘兴祚投奔努尔哈赤,除了看到明朝的衰败,也与努尔哈赤本人的魅力分不开。


努尔哈赤在女真人中崛起,统一各部,用他超凡的才能和魄力,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的民族团结一心,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新契机。这给了刘兴祚希望,让他看到可以托付的新主子。

相比之下,明朝腐朽不堪,刘兴祚觉得自己在那里没有出头之日。投靠努尔哈赤,则可以一展抱负,参与建设一个新的政权。

这种想法也符合许多边疆汉人的心理。努尔哈赤接纳汉人投降,使用他们的才干,为日后清朝治理天下培养了人才储备。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两年后趁明朝内乱发兵攻打辽东。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大败明军十几万人。此后,辽东各地相继落入后金之手。

刘兴祚凭借他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后金占领辽东后很快成为努尔哈赤最信任的辽东长官,被任命为副将,负责管理刚占领的金州、复州、盖州三州的汉人事务。

刘兴祚对辽东汉人采取怀柔政策,开展地方建设,照顾百姓生活。他还严格训练部下,多次击退来犯之敌,巩固了后金在辽东的统治,使努尔哈赤对他更加倚重。


1621年,努尔哈赤特意将自己的貂皮皮袄赐给刘兴祚,以示重用之意。刘兴祚弟弟刘兴治等人也受到提拔,授予官职。刘兴祚几乎已经完全成为后金一员,深受努尔哈赤喜爱。

刘兴祚能取得如此成就,确实因为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具备过硬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他思想开明,对待汉人采取怀柔政策,让辽东百姓安居乐业,支持后金对抗明朝。

这与努尔哈赤初期比较容易动用武力的作风形成对比,刘兴祚的治理让后金获得民心,奠定辽东基业。


如果刘兴祚像其他女真官员那样专制跋扈,辽东汉人必然仇视后金,难以镇静。正是刘兴祚稳住后方,努尔哈赤才能专心对付明军。这位汉人养子对后金的辽东之战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努尔哈赤晚年政策残酷,刘兴祚决意重投明朝

然而好景不长,努尔哈赤在晚年逐渐采取残酷手段对待辽东汉人,导致刘兴祚对后金产生失望。

后金国内汉人数量不断增多,加上战乱和饥荒频发,国力接近极限。努尔哈赤下令汉人要互相扶养,没有粮食的“无粮人”要迁到亲戚家中居住,后来干脆直接杀害无粮人。


他还强迫汉人和女真人同居,沦为奴仆。起义的汉人更是遭到血腥镇压。这些举措导致辽东汉人对后金倍感反感,纷纷外逃明朝境内。

刘兴祚目睹努尔哈赤的残酷统治,对后金的前景失去希望。他重新联系上明朝重臣孙承宗,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归明朝的意愿。孙承宗答应只要刘兴祚回去,不会被明廷处置,还会封他官职。

努尔哈赤的政策变化,让刘兴祚备受打击。他无法理解,努尔哈赤作为一个开明的领袖,为何会在晚年采取这样残忍的手段对待人民。


刘兴祚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可以在后金扶助努尔哈赤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开放的新政权。但努尔哈赤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刘兴祚认为,努尔哈赤可能是由于多年征战导致性情大变。后金国力空前膨胀,努尔哈赤也变得骄横跋扈、应对失当。他无法转变思维,用文治来巩固军功。刘兴祚曾努力劝说过努尔哈赤,但终究无法改变他的想法。

刘兴祚也深感自己力不从心。努尔哈赤已经不听劝导,刘兴祚一个汉人养子也无法制衡他。再这样下去,后金迟早会因残酷统治激起汉人反抗,最终自取灭亡。为了自己的前程,刘兴祚只能选择离开。


在辽东地区,刘兴祚暗中结交汉人力量,准备在机会成熟时举旗反叛。但他并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不断联系后金境内的汉人官员,想要获得出逃机会,甚至还与东江镇的毛文龙接触,希望其在自己的情报支持下攻取金州,为自己回归明朝创造条件。

三,刘兴祚诈死回国,被困不能直接回朝

1628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刘兴祚认为时机已到,遂落实了自己的叛逃计划。

他谎称弟弟刘兴贤已经叛逃,自己活在人世实在无面目,随后设法杀死一个相貌近似自己的人,焚尸伪装成自己死亡,在后金为他举行了草草的丧事。刘兴祚趁机从海路出逃,很快与明将毛文龙接头,来到其管辖的皮岛。


毛文龙表面接纳了刘兴祚,实际上却将他困在岛上,不让他直抵明朝。因为刘兴祚的投降会暴露毛文龙之前编造的虚假战报。刘兴祚来到皮岛后发现,毛文龙军队已经军阀化,与自己期待的大不相同。他焦虑地等待着突破当前困境的机会。

对于刘兴祚来说,能够成功脱离后金回到明朝,已经是一大胜利。通过谎称自己死亡的诡计,他欺骗过了后金的神经,终于重返明土。这对一个出生汉人的刘兴祚来说,可以说是义焉高昂。

但是,又被困在毛文龙手中,让刘兴祚十分焦灼。他原以为回到明朝就能够安然报效国家,而真正的处境却并不乐观。刘兴祚此时这个心理状态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他为成功摆脱后金统治而感到开心;另一方面,又面对毛文龙的军阀统治和来自明朝官员的不信任,前途依然困难重重。

刘兴祚明白,自己这个身份对明朝官员来说过于敏感。他需要更多时间来树立形象,获得信任,才能在明朝获得应有的地位。只求苟安是不够的,他要为明朝效力,而不是被软禁在岛上。刘兴祚决心要尽快突破眼前困境。


四,刘兴祚突袭后金失败被擒杀

1629年,刘兴祚带数十人来到锦州,与总督袁崇焕商讨对后金的战略。此时己巳之变突然爆发,皇太极率军攻入塞内。

袁崇焕亲自带兵西援北京,让刘兴祚跟随一起救援明廷。但刘兴祚不愿直面皇太极,又担心明军将士不信任自己,便推辞没有跟随袁崇焕出塞。

此后,刘兴祚受明总兵孙承宗委派,前去防守永平一带。为了树立威信,刘兴祚带领几百女真老兵,化装后金军突袭蒙古兵,斩下首级想进入永平城。不料,皇太极很快识破,立即派阿巴泰带兵追杀。


本来孙承宗安排了援军策应刘兴祚,但对方中途叛变投降了后金。刘兴祚孤军深入,被后金军追上。他仓促应战,过几个小时后,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被后金将领济尔哈朗斩杀。

刘兴祚的尸体被抬到后金军营,皇太极将它砍成三段,泄愤以示惩戒。但刘兴祚的老友库尔缠得知他惨死,仍然对他念念不忘,用被子将他的遗骨裹好,悬挂在树上火化。

刘兴祚这次突袭后金军队,其实是孤注一掷。他想通过成功袭击后金和斩杀敌军,来彻底扭转明军对他的态度,树立自己的威信。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确保自己在明朝获得应有的地位。


然而,这次行动过于冒险,也导致刘兴祚最终落得失败收场。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不应过于冲动,可以采取更稳妥的方式来获得明廷的信任。但一心想要为明朝尽忠的刘兴祚,最终还是选择孤注一掷,结果导致自己丧命沙场。

刘兴祚与后金恩断义绝,明廷又不完全信任他,处境十分尴尬。这次突袭可以视为其政治生涯的最后挣扎。如果成功,他会一飞冲天;但失败则注定完蛋。


结局证明,刘兴祚虽然情况艰难,但仍然想要为明朝效力的心没有变。只是他略显心急和轻敌,最终落得个人命丧黄泉的悲惨下场。

刘兴祚投明一事,对后金和明朝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皇太极意识到需要调整对汉人的政策,后金国力从此趋于强盛。

而明廷的不作为和袁崇焕被害,导致士气更低落。刘兴祚虽有报效之心,但对形势判断错误,运气不佳,最终以失败告终,其身世实在令人唏嘘。


结语

刘兴祚一生跌宕起伏,最终选择回归明朝却以悲剧收场,其身世充满戏剧性,留给后人许多启示和思考。

鉴往知来,我们要深刻汲取历史教训,统治者要本着民本思想治理天下,不能重蹈覆辙;而人民也要积极追求理想,但更要客观认识现实,才能避免重复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努尔哈赤   明朝   太极   养子   汉人   女真   永平   辽东   开明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