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古城之路-清凉路

常州市清凉路曾经叫常化路,它位于常州城南运河南岸,老常州府城的德安门以外。清凉路北起清凉寺,南至梅龙坝,全长约2625米,宽约7一9米,因路的起点处有清凉禅寺,因而得名。又因为道路南段早些年间建有常州化工厂而一度更名常化路。

清凉寺前老路更早时称德安街,可通达红庙头、降子桥、梅龙坝等地。后因降子桥、梅龙坝附近建有常州化工厂、协源布厂等重要企业,上世纪50年代时改建为沙石公路,名字也改称清凉路。路的东侧建有常州较早的清凉新村。

德安门就是历史上常州府城的“大南门”,早在1100多年前“德安门”外以“德安街”为中心,后来明运河上建起高大雄伟的古石拱桥——德安桥。德安桥曾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成的同济桥并架于大运河上,成为这一片街区的标志。

根据清代相关地方志记载,清凉寺初名报恩感慈禅院,位于城东南三里(今天宁寺附近),是由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枢密副使胡宿请额创建。元末该寺毁于战火,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被移建到今址。

又据元代《泰定毗陵志》记载:清凉院在德安门外半里,归附后院僧创建。明景泰五年(1454年),曾任礼部尚书的胡濙因其先祖胡宿曾为端明殿学士,奏请改额“端明寺”。明、清两朝曾经多次修缮,清末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

清凉寺现存建筑由静波方丈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动工修建,殿宇共计300多间。寺内曾创办华严大学、清凉小学。由于端明寺移建在清凉院(寺)废基上,一直俗称清凉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清凉寺曾被常州塑料厂、无线电工业学校、电子元件二厂等单位占用,1996年后恢复宗教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两千年初,清凉寺还曾是常州博物馆馆址。经过修复后的清凉寺,现已焕然一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建设,清凉路几经改造,现已扩建为连接常州市老城区与武进区新城区域的南北主要干道,并统称和平南路,旧名不复存在。

清凉路东边有子和里,西侧有清凉寺,东南方有清凉新村,西南面有浦前老街。

关于"子和里"的来历,源于清末,因为邑人蒋子和在此建屋定居,所以被人们称作子和里。张太雷的故居就位于清凉路子和里3号。张太雷生于1898年,卒于1927年,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常州的张太雷故居于1987年12月12日广州起义暨张太雷英勇牺牲6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张太雷故居,分为"故居陈列"和"生平事迹展览"两部分。

2000 年张太雷故居正式更名为张太雷纪念馆。2003 年张太雷纪念馆被评为国家 AA 级旅游景(区)点。 2005 年中宣部公布张太雷纪念馆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6 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常州   府城   德安   景泰   清凉   常州市   清末   元年   故居   纪念馆   古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