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两个世界之间的“亡命者”

如果说出一位辛亥革命前对国内时局影响最大的人物,排在前面的一定有梁启超。而梁启超的想法成熟的时间便是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03年美国归来之间。这本许知远的梁启超传记第二部记录了梁启超在这六年时间的经历。 同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大量的相关人物和历史背景,极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1898年6月11日,戊戌变法启动,9月18日,谭嗣同去法华寺夜访袁世凯,劝其起兵勤王。

《谭嗣同(1984)》,谭嗣同法华寺夜访袁世凯

9月19日,慈禧发动政变,并着手搜捕变法分子。9月20日晚,袁世凯到天津荣禄处夜谈。长久以来一直说是袁世凯告密导致变法失败,可是,从时间和技术上来说,这一说法很难站得住脚。

光绪让康有为前往上海以待他日再用,这使得康在无意之间躲过了搜捕。9月20日早上,康离开南海会馆,前往天津。由于塘沽的新济号要到21日才开,他下船入住天津客栈,21日,改乘重庆号去上海。一路上,康对搜捕通缉之事一无所知。24日晨,船刚进入黄浦江,康就被英国人保护起来。27日,英国人用巡洋舰将康从上海护送前往香港,并于29日晚到达。

《谭嗣同(1984)》中的康有为

康有为得到了英国的庇护,而梁启超则得到了日本的帮助。在最开始,梁启超并没有出现在戊戌政变的拘捕名单上。22日,梁启超在日使馆的庇护下逃往天津。10月11日下午,他乘坐大岛号离开塘沽港,10月16日,抵达日本广岛的吴港。20日晚,到达东京,入住三桥旅馆。几年后,鲁迅也曾暂居于此。

梁启超认为,政变有四个原因,即帝后之争、新旧之争、满汉之争、英俄之争,实质上是光绪与慈禧之争。

梁启超将光绪比作孝明天皇,代表进步,慈禧比作幕府将军,代表保守。(事实上,孝明是支持幕府的)。他希望日本能帮助光绪复权,他建议日本和美国、英国每年拿出五百万来赎买太后的权力。

10月25日晨,康有为抵达神户,并于当晚到达东京。尽管日人也在营救康有为,但一直对康有所保留,认为其不可永久居留日本。

《大刀王五(1985)》中的康有为

大多数日本政治评论家对康有为的印象不佳。内藤湖南这样评价康有为:“非有扭转乾坤之大气魄、大力量之人物。“、“才力有余而识量不足,少有沉着持重之态。”、“喜自我标榜及与人辩驳,故而其事易鲁莽来裂。”小山正武评价说:“康有为一派志气慷慨有余,经世才干不足,在谋划机密大事方面多有疏漏和失误。”伊藤博文也看穿“康有为乃是年少气盛,轻率短虑而不足以托大事之人”。

10月28日,首相大隈重信会见了康有为。大隈重信认为康有为“既不能致力于国内政治,又不能抑制名利之心”,在会面过程中,他虽然对其行为大加赞赏,却没有做出任何承诺。11月7日,大隈内阁倒台,山县有朋成为新首相。新内阁更注意实际利益,康有为在日本失去了支持。

英国人查尔斯·贝思福在他的《保华全书》中,这样评价康有为及他的变法:“他的改革没有章法,做事太急躁,结果适得其反。”,“那些陈规旧俗,支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你们想在几个月内,靠政府的几条临时法令,不可能彻底改革了它们。”

这时,孙文在伦敦蒙难之后,一直住在横滨。他给自己起了个日本名字“中山樵”,于是,人们开始称他为“孙中山”。他也来拜访康有为,康有为拒不接见,而让梁启超接待了孙中山。

日本终于驱逐了康有为,但给了他7000元资助。1899年3月22日,康从横滨登上轮船,前往美国。梁启超仍留在横滨。康有为走后,梁启超的声望日渐高涨。

1898年12月23日,梁启超主编的《清仪报》在日本横滨创刊。他希望这份报纸“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梁启超化名“任公”。在报纸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四万万同胞”的概念。

1899年6月14日,章太炎从台湾来到日本神户港,18日,到达东京,第二天,梁启超来访。21日,章太炎搬去与梁启超同住。在梁的引荐下,章太炎见到了孙中山,不过他对孙的评价并不高。

1899年10月23日,梁启超的父亲和妻子来到日本,一家人终于团聚。

12月20日,在康有为的安排下,梁启超登上香港丸,12月31日,香港丸到达火奴鲁鲁。清国公使已安排人在码头抓捕他,幸亏日本领事及时赶到,将梁启超保护起来、梁启超本有一番计划,却为鼠疫所困,难以展开行动。尽管这样,1900年3月,梁启超还是在夏威夷成立了“保皇会”,并加入了当地的“三合会”,浑名“智多星”。5月7日,因鼠疫引发的隔离解除,梁启超前往夏威夷,进行演说。

5月7日晚上,梁启超受邀前往广荣记作客。店主人长女何蕙珍为他作翻译。他对这位何小姐产生了情愫。他写信给妻子李惠仙,求得她的谅解。可是,李惠仙却大发雷霆。梁启超只好斩断了这根情丝。

梁启超本来计划于7月20日去美国筹款,到了7月18日,梁突然登上日本丸,返回日本,10天后,到达横滨。义和团在北京如火如荼,人们相信,他的离去是为了领导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变革。之后国内时局骤然大变。慈禧突发昏招向十一国宣战,盛宣怀提出“东南互保”,紫禁城的中央权威迅速瓦解。8月22日,梁启超乘坐西蒙斯号从长崎到达上海。这一天,慈禧逃至山西。早在8月14日,八国联军已攻入北京。

蔡锷

梁启超在上海准备组织起义,但保皇会汇款不至,起事失败。唐才常等十一人遇难,所幸蔡锷当时年纪太小,意外逃生。梁启超无奈离开上海,来到香港,再转新加坡。这时,康有为已从新加坡避往马来西亚。于是,梁启超赶往滨城,见到了老师。

10月7日,梁启超从滨城赶往澳大利亚。10月25日,到达港口弗里曼特尔。他在澳大利亚各处演讲,受到了热烈欢迎。可是,居澳半年多,筹款事项却全然失败。1901年5月2日,他在悉尼登船,5月28日,回到长崎。在日本,他重振《清议报》,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直至第一百期。

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在横滨诞生,这是梁启超一生中办得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

这一年4月4日,鲁迅来到横滨,但他却与风头正劲的梁启超没有任何交集。同期,杨度也来到日本,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为梁启超所瞩目。

《谭嗣同(1984)》中的梁启超

1903年,梁启超旋风一般地周游美国。他到处演讲,也见到了美国的许多各界名人。

1903年2月20日,应美洲保皇会之邀,梁启超从横滨出发,3月4日到达温哥华。5月12日,到达美国纽约,成为1896年李鸿章访美后最受欢迎的中国人。

6月9日,他来到华盛顿,12日,他谒见了罗斯福总统,然后,与与国务卿海约翰作了深谈。梁深感罗斯福侵略野心太大,而海约翰关注的不是中国人命运,而是中国的市场地位。6月16日,他前往费城。7月8日,到达新奥尔良,7月19日,抵达圣路易斯,7月25日,抵达芝加哥。8月6日,到达堪萨斯。8月30日,到达西雅图。9月25日,抵达旧金山。10月29日,梁启超抵达洛杉矶,这是他这次美国之行的最后一个重要地点。

这次美国之行是梁启超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认为,中国应该效法日本和英国,而不能走美国的道路。

梁启超是两个世界之间的亡命者,他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和异乎寻常的影响力。他在中西方之间奔走,囫囵吞枣一般学习和接受各种见解和思潮,不停地给这个垂死的清国开药方。他在日本打开了一扇中国通向西方的窗子,经过他的介绍,各种思潮蜂蛹而入,令人眼花撩乱。而这些思想对国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作用。

本书的封面是1903年的梁启超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章太炎   神户   光绪   天津   日本   香港   美国   上海   慈禧   横滨   两个   世界   梁启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