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时,他若能早到三天,也许中国后三百年历史不是清朝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前言·】——»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此消彼长这是一个必然的,不断反复的过程。然而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将伴随着鲜血和牺牲,近年来我们能够从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中看到我国朝代的更替,这其中清朝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也让许多人非常感兴趣。

大家想必都背诵过我国的朝代表,譬如唐宋元明清,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在明末清初之间的另一个短暂存在的王朝——大顺王朝,他是由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末代政权而建立起来的。

但是这个由农民起义军夺取的王朝最终却仅仅存在了42天的时间就被清兵打败最终李自成身死,但是就在最为关键的山海关一战中,如果李自成能够提前三天到达目的地,那么此后中国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或许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这三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李自成为什么没能及时赶到目的地呢?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非常好奇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自成夺取京都·】——»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素来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几乎是明朝每一代帝王的信仰,但是随着后世子孙的消耗使得明朝最终走向了衰落。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国家积贫积弱,政治混乱,贪官污吏横行。再加上关外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使得当时中原百姓的生活困苦,农民更是长期处于一种被压迫的状态下,因此各处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和反叛。

而当时的明朝廷面对这样的情况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选择不断地镇压起义。而这个时候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开始成立,并一步一步扩大队伍,最终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首先我们就来说一下李自成这个人,李自成出生于1606年,是地道的陕西人。李自成的家乡一直都是依靠种地为生,但是明朝末期外有敌人劫掠,内有官员欺压,再加上连年的灾荒,使得当地的老百姓根本没有办法生存。

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廷还在不断的加重税赋,李自成的父母为了让儿子活下去,就将年幼的李自成送去当了和尚,然而就算是这样也还是没有挨过饥荒,在李自成十几岁时他丧父丧母,成为了一名孤儿。

年幼的李自成为了安葬父母,只能向当地的地主借高利贷,这才将李父李母下葬。之后为了偿还债务李自成夜以继日的干活,但是高利贷利滚利,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根本就还不清,最终李自成因为欠钱不还而被逮捕入狱。

不过幸运的是李自成最终被其好友拼死救了出来,成为逃犯的李自成无奈之下只能改名换姓前去当兵,李自成靠着自己在寺庙中练出的一身武艺很快就得到了军队将领的赏识。然而即便是当了兵也改变不了他被欺压的命运,部队的军饷时常被克扣。

1629年,23岁的李自成由于不满明朝廷对百姓和士兵的欺压直接杀掉了当地的官员,顺势发动了起义,开始了他的道路。

在此后的十年里,李自成四处征战,逐渐扩大了自己的起义军队,他们从甘肃出发,一路打到河南,山西,陕西以及湖广之地,声势浩大。因为李自成队伍中多以贫苦的农民为主,他又号称是为了广大的底层农民起事,因此深得民心。

1639年,李自成正式在河南称王,号“闯”,李自成在进入河南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官府粮仓赈济灾民,而后又提出了“均田地,免税赋”的口号,这一下就将军队扩充到数万人。

在随后的开封,洛阳之战中李自成的军队在老百姓的声援下取得了胜利,在1644年,32岁的李自成建立了“大顺王朝”,随后又趁机攻占了北京。随着崇祯皇帝的自杀,明朝彻底结束了属于他的历史,而李自成也获得了这一场起义的成功。

——【·起义军显露弊端·】——»

正所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这地盘打下来了能不能守住还是一个大问题,然而这个时候农民起义军的弊端却显露了出来,这也最终导致了“大顺王朝”快速兴起,又快速灭亡的结果。

首先就是面对的敌人发生了转变。在攻入北京之前,农民起义军面对的敌人只有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明朝廷,当时的明朝廷体制江华,吏治混乱,不得民心,再加上满洲各部在关外虎视眈眈,明军处于双面夹击之中。

这样一来,李自成的农民军占据了地理上的捷径,老百姓的支持,自然非常顺利的取得了胜利,但是占据北京之后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候的农民军就和原来的明朝廷一样,李自成既要预防关外满族各部的入侵,又要低于明朝残余势力的起义,还要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满足军队和百姓的愿望,可以说这个时候李自成并 处于三面夹击之下,危机四伏。

其次就是吏治混乱,从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他所带来的农民军和当地的守军已经百姓势必会发生摩擦,但是这个时候的李自成还没有经历起来一套完善的制度,这就导致社会环境混乱,北京一片乌烟瘴气。

再加上这么多人进入北京自然需要钱来运转,而李自成的队伍又一直号称是农民部队,自然不能在征收百姓的赋税,明朝国库早在崇祯年间就已经空虚,缺钱就是最大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采取了“追赃”政策,其实就是将那些有钱的官员和富商分为两类,一类是欺压百姓的贪官,二话不说直接将他们抄家,财产全部没收;另一类就是名声好的清官,大家可不要以为是放过他们,而是让这些清官自愿捐赠。

这些明朝官员本来就对李自成的朝廷并不认可,这样一来李自成和明朝残余势力的矛盾不断的加深。然而就算是这样也还是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钱财,也让军队和百姓怨声载道。

接着就是李自成农民自卫军本身的弊端。李自成在组建这支农民军的时候就采用的是“以利相诱”的政策,当时的李自成为了获取支持曾经想这些士兵许诺,一旦起义成功,那么所有人都可以获得高官厚禄。

这些士兵其实大多都是为了利益才会起事,他们中大多数的人文化水平都很低,这样一来在进入北京之前,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希望,还把自己放在一个农民的位置上,自然能够齐心协力。

但是一下进入北京之后,这些农民军就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一下子就被京城的富贵繁华给迷了眼了,他们开始贪图享乐,不过几天时间,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几乎各个都娶了好几个妻子,就连李自成自己也纳了好几位妃子,这其中还有明朝的后妃。

这支军队在创建之初就是用钱财富贵而吸引建立起来的,在胜利后自然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要追求富贵,其军队原本的良好作风也被抛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起战争失败是必然的。

——【·三天丧失良机·】——»

1644年4月,原本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轰然倒塌,在和清军在山海关的对战中最终败走,随后一步一步失去了北京,洛阳,河南等地,而李自成本人更是在率领军队撤退的过程中死去,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最终还是仅仅过了42天的瘾就被打败了。

然而在这场战役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战事开始前的三天时间,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李自成能够提前三天到达山海关战场或许结局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个300的历史或许都会走向一个不同的道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了,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吴三桂,当时除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和清军之外还有盘踞在南方的吴三桂所率领的几万军队,这可是关键。

单论吴三桂部队的实力,他是没有机会取得胜利的,但是无论吴三桂倒向李自成,还是清军都将对局势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候的吴三桂是双方都在极力拉拢的对象。

吴三桂起初是想要投降李自成这一方的,然而李自成却要求吴三桂在投降之后交出自己的两万军队,这样的要求吴三桂自然不可能答应,毕竟这可是吴三桂的立身之本,于是吴三桂转而给清军传递消息,清军在得知吴三桂有意投诚之后自然是非常高兴和其达成了合作。

而这边的李自成还在等着吴三桂的投降,但是在李自成去到会见地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愤怒之下的李自成决定和吴三桂开战。但是自从夺取北京之后,李自成和他的农民起义军就产生了一种自傲的情绪。

在李自成看来打败吴三桂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自己收拾了吴三桂,就可以转过头来对付清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自成并没有把吴三桂放在眼里。

在和吴三桂对战之前,李自成没有立刻出发,而是停在军队驻扎之地搜刮钱粮,这一下都耽误了三天的时间,在三天后李自成率部赶到山海关战场的时候,他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时机。这时候的吴三桂主打就是一个“拖”字,他在等清军和他两面夹击李自成。

而这边的李自成还没有意识到吴三桂已经和清军联盟了,眼看吴三桂被打的节节败退的时候,清军出动了,其实清军也是看到吴三桂是真的和李自成战斗损失惨重才会出手的。

有了清军从后方包抄,局势瞬间发生了转变,最终李自成节节败退,然后死在了撤退的道路上。其实如果李自成没有为了钱粮而耽搁早三天到达山海关,直接对吴三桂发起攻击,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胜利。

这样一来收编了吴三桂军队和钱粮的李自成自然有极大的可能打败清军,如此清军就没有办法入关,清朝也就不会建立,此后三百年的历史或许就是“大顺王朝”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明朝   山海关   大顺   王朝   起义军   清朝   北京   中国   军队   农民   百姓   自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