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机场“飞机医生”陈威:为飞机“看诊” 守护平安起降

举起两根指挥棒,示意飞机按指定位置滑行,待飞机在机坪安全停稳后,再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检”……这样一套规定动作,梅州机场地勤服务部机务队副队长陈威每天都要重复数次,“这份工作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但每一次看到飞机安全滑出停机位飞向蓝天,我就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陈威所在的机务岗位人员常常被人们称为“飞机医生”,这乍一听是个“高大上”的职业,实际上,为了确保每一架飞机安全正点起落,“飞机医生”需要日夜与“大家伙”为伴,与仪表、金属、机油为友,在严寒、酷暑、充斥噪音的环境下开展高强度的飞机维修工作。

陈威通过耳机和机组沟通。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2023年是陈威从业的第11个年头,十多年间,他在机务岗位上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完成每一架飞机的维护维修工作,专业高效的工作作风完成一次次春运、暑运等保障任务,“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2022年,陈威获“全国民航安全作风先进个人”称号。

“飞机在蓝天翱翔使我感到兴奋”

脖子上挂着一条绳子,两头各系有一只防噪耳塞,手上拿着笔记本,这是记者初见陈威的印象。也许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陈威解释道:“因为平时飞机检修工作环境嘈杂,耳塞是随时要用到的东西,我们习惯挂在脖子上比较方便。”

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源于小时候的兴趣,从小,陈威就对飞机这个“大家伙”充满好奇。“每次看到飞机在蓝天中飞翔,我都会感到无比兴奋,在玩具里面我也最喜欢飞机模型。”陈威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考虑职业规划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从事与飞机有关的工作,“那时我下定决心要进入民航领域工作,考进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飞机维修是一项充满责任感的工作,我希望能为飞机的安全飞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毕业后,陈威如愿进入深圳航空公司,成为一名机务员。尽管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当陈威完成培训真正来到一线工作岗位时,他才意识到飞机维修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

陈威正在检查飞机情况。

“熬夜、通宵、满身油污、没法按时吃饭都是家常便饭。”陈威告诉记者,“刚工作时,有一次因为太心急,我在放置轮挡时头重重地磕到舱门上,从那之后我告诉自己做事不能毛躁,要更加沉稳细心。”

细心,也是业内前辈反复向陈威强调的重点。“条件虽然辛苦,但工作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带教师傅的叮嘱深深印在陈威心里,从跟着师傅打下手到独立完成飞机检修工作,陈威始终坚持着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

2019年,已成长为一名成熟机务员的陈威回到家乡梅州工作,从深圳到梅州,无论是航线数量,还是旅客吞吐量都有很大的不同,他将在航司工作积累的工作经验运用到家乡机场中,成为梅州机场机务维修业务带头人,进一步提高了小机场的机务维修能力。在梅州机场,除了负责飞机检修工作,陈威还充当着飞机“拜拜员”的角色。

飞机“拜拜员”其实也是航空公司的机务人员,由于他们在飞机滑出时需要向机组及旅客挥手致意,因此被网友形象地称为飞机“拜拜员”。陈威介绍,在规模较大的机场会将飞机维修人员和“拜拜员”区分得更细一些,在梅州机场则由机务员统一负责。

“不管是风雨交加、烈日当空,还是日出日落、星光点点,机务员始终在机坪守护着每一架飞机的平安起降。”陈威说。

见证停机坪的白天和黑夜

当一天的航班计划完成,往往已经到了深夜,飞机终于迎来了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然而此时,陈威和他的同事们该忙起来了,趁飞机“休息”时,机务人员需要给这个“大家伙”来一次详细的“体检”,一旦排查出故障,就需要第一时间“开方子治病”。

“特别是到了出行旺季时,晚上飞机停在地面的时间比较短,同时高强度、长时间的运行也可能导致运行故障增多,为确保飞机第二天准点出港,我们检修必须争分夺秒,确保每一架飞机都在最短时间内检查完毕,一刻也不敢耽搁,只有让飞机始终处于适航状态,才不会给航司造成损失。”陈威说。

每架飞机维修时间也不相同,短则30分钟,长则7、8个小时。陈威介绍,在飞机抵达机场前15分钟,机务人员就要提前到达指定机坪,查看机坪区域是否安全、是否有杂物影响地面平顺等,这些都是飞机安全停稳的关键要素。

对于一部分短停航班,往往停稳30分钟后飞机又要起飞,每当这时,就需要稳、准、快绕机检查,需要花费约30分钟,时间十分紧凑。“尤其是遇到节假日运力紧张时,若飞机因故障维修延误航班,将影响旅客的顺利出行,所以如遇到突发故障则需要几个机务员共同合作,尽快排除。”陈威说。

陈威告诉记者,每一架落地的飞机都需要严格按照手册进行检查,每一次飞行的气候条件都不同,对飞机外观及其内部零部件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常见问题包括“发动机是否遭遇鸟击”“飞机是否遭遇雷击”“飞机是否漏油”等。飞机检修的流程同样十分严谨,假如检查未完成意外中断,机务人员就需要返回三项检查之前重新进行检查。

夜间检修涉及的项目数量较多,耗费7、8个小时,忙活到凌晨都是常有的事。当清晨的太阳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陈威从停机坪走出,这才结束当天的夜班飞机检修工作,对他来说,工作11年来,曾见证过停机坪上白天黑夜每一个时刻的样子。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夏季是出行的旺季,航班数量也逐渐增多。在梅州机场的停机坪上,气温一度达到60摄氏度,飞机发动机尾部更是达到200摄氏度的高温,一架南航A320客机整装待发,旅客们正排队准备登机。

此时,陈威手拿一份厚厚的短停维护检查单,灵活地钻到飞机底部,甄别机轮是否磨损超标,发动机是否漏油;时而笔直挺立地注视着机身,目视检查机身外表是否有损伤等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在飞机的飞行记录本签上名字,准备放行。

蹲下、检查、起身,迎着烈日,数秒之间,额头上、脖子上便有豆大的汗珠流下来,夏日在户外工作时,一天下来,陈威的衣服经常湿了干,干了湿;到了冬天,则常常被寒风冻得鼻头通红。

除了工作环境较为艰苦,机务人员还面临着强光、强噪音、交通避让风险,以及发动机启动时被吸入、烫伤等风险。但即便如此,无论任何时候,机务人员的每一份工单签署、每一次工具清点,都不能有一丝麻痹大意。

看似简单的检查,实际上需要庞大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从业者需要对飞机庞杂的系统和原理了如指掌,并能够快速、准确处理出现的故障。“我们这个工种需要定期进行培训、机型复训、考核考试等,通过之后才能继续保留为飞机放行的资质,更需要常学常新,而不是通过一次考核就能高枕无忧了。”陈威说。

“最难忘的,肯定就是与技术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排查和维修飞机。有一次甚至是一个星期都在攻克技术难题”,陈威说。2022年,梅州机场公司地勤服务部收到天津航空“爱岗敬业讲奉献,尽职尽责保安全”的锦旗。原来,一次天津航空的航班在梅州机场降落后,飞机客舱出现异常,陈威便与同事们马上对飞机进行初步故障排查,并迅速将结果告知航司,帮助机组在最快时间排除故障。同年,地勤服务部分别获得福州航空“2022年度金牌机务航站”和中国联合航空“2022年度最佳地面代理单位”荣誉称号。

多年来始终把“严谨”写进每一项维修工作,不仅让陈威练就了一双能够快速检出故障的“火眼金睛”,也实现了多年维修无差错的安全目标,为旅客和机组铸就了一道安全的“空中之路”。陈威认为,见证、守护一架架航班安全起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

文/图 记者 何苑妮

通讯员 洪梓娴

【作者】 何苑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梅州   机务员   机场   飞机   机务   停机坪   平安   航班   故障   医生   人员   工作   陈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