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初一天医节,谚语说天医当头一年无忧,天医是啥?

转眼就要进入农历八月了,在民间,人们认为农历八月是团圆月、是丰收月,因为这个月是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农历八月又是一年秋收的季节,所以也被认为是丰收月。

在古代,农历八月初一被赋予了天医节的这个节日,那么天医节是什么呢?根据宋代的《潜居录》中讲:八月朔。古人以此日为天医节。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天医节。

1、天医节的来历

在古代,医疗不发达,人们通过观察动物食用野草来治病,也慢慢摸索出了中医调理的办法。天医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关于天医是谁是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岐伯。岐伯是远古时期轩辕黄帝时期的医学家,据说黄帝曾命他编著医药经方,后来就被整理成《黄帝内经》。

因此,后人把岐伯视为医学鼻祖,也把传统医术称为“岐黄之术”。民间把岐伯庙为天医庙,也把他和黄帝共奉为“天医”。关于天医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天医本来是专门掌管疾病的星神,同时天医也是四柱神煞之一,因为天医一出全无绝症,所以民间才会传说“天医当头,百病无忧”“天医当值,平安福气”。

宋朝时,由官方确定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日为“天医节”。天医节的重点,就在于祭祀黄帝和岐伯。

据说,在农历八月初一早上,取田野中草尖上的露水加朱砂成汁,点在孩子的额头和胸腹位置,称为“天炙”,说是能治百病。

古代不少朝代都会在天医节当天举行仪式,祭拜“天医”,祈求康健。直到清代人们都一直很重视天医节,各地也都供奉有天医庙。

2、天医节是什么意思?

相传天地最初只是一片混沌,后来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沉为地。天地相离却又相连,万物在天地之间生长。

天地所生之万物,阳气强盛者继续升至天中,阴气强盛者则沉于地下,阴阳平衡者留在中间。这中间的万物,再以阴阳分层,阳居高空、阴坠地下、人居中间。

天医节是什么意思

除了天医节之外,还有天医日,一年中不止一个天医日,在《协纪辨方书》中有提到过这样一句话:“天医者,天之巫医,其日宜请药避病,寻巫祷祀。”其实,天医日也就是指天医当值日,或天医例日,指的是月份前的一个地支,分别是:正月丑、二月寅、三月卯、四月辰、五月巳、六月午、七月未、八月申、九月酉、十月戌、十一月亥、腊月子。统计下来,一个月最多三个,最少两个,一年下来天医日应该有二十五六个,传说此日最适合寻医看病。除了天医日,古人还确定了天医例值的方向,分别是:正月卯、二月亥、三月丑、四月未、五月巳、六月卯、七月亥、八月丑、九月未、十月巳、十一月卯、十二月亥。

3、农历八月两个天医日

因为古代医学并不发达,所以那时候人都很迷信,他们除了定下天医节外,还定了每月的天医日。

八月为酉,天医日就是酉的前一位:申。所以这个月除了初一是天医节外,还有两个天医日,就是八月的申日,也就是初九(庚申日)和廿一(壬申日)。

也有人会按出生月份去相对的方向求医,比如这人生在三月,就去东北方向求医。

所谓天医,是上天赐予的医者,也是一种提醒和警示。天医是谁呢?是神仙,或者也是自己。

大概只有真正能懂其中意思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一年无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无忧   农历   月初   医者   阳气   阴气   黄帝   谚语   万物   古代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