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残运村迎接运动员入村高峰

杭州亚残运村开村后,逐步迎来了运动员入村高峰。工作人员、志愿者齐动员,全力以赴做好食、住、行、娱等多方面工作,为抵达亚残运村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们带来宾至如归的舒适体验。

行李运送人力“流水线”、村内交通贴心服务、餐饮软硬件服务提升、志愿者互动活动、居服中心全时段覆盖式服务……在热闹非凡的亚残运村,工作人员和小青荷们用专心、耐心、细心、贴心、暖心的“五心级”服务,将亚残运村真正变成了充满爱与尊重的残疾人运动员之家。

行李运送人力“流水线”

为运动员开启美好“村生活”

10月17日,当斯里兰卡代表团和印度代表团的运动员们抵达亚残运村的时候,欢迎中心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从运动员们下车的一刻开始,就已经“回到了家”。

由于残疾运动员的行李相对较多,大件行李的比例较高,还包括轮椅等辅助器具,需要小心保护,不能磕碰。为此,亚残运村运行团队紧急从各中心抽调40余名精兵强将为运动员提供抵离服务。大家一方面做好引导工作,陪同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们顺利通过安检,另一方面将随车行李和行李车上的大件行李搬运下来,运送至行李安检口。在运动员们进行抵达登记的同时,这些行李已经通过了安检。此时,一条行李运送人力“流水线”形成了: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双手组成了大量行李的“运输带”,相互接力,将行李快速运送至村内行李车。运动员体验“无感服务”,不知不觉间就与自己的行李一同来到了居住区,美妙的“村生活”即刻开启。

在亚残运村,运动员们交通出行相当便利,无论是小型接驳车还是接驳巴士,每一辆车都配备了齐全的助残设备,轮椅可以轻松上下。村内站点安排合理,从居住区到运动员餐厅,从欢迎中心到综合门诊部,村内交通路线四通八达,班次密集,乘坐方便,驾驶员们的服务更是让人竖起大拇指。

居服中心全时段覆盖式服务

解决“村民”生活大小事

来到居服中心,前台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了接待和引导服务,行李的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工作人员会帮忙运送到每一位运动员的房间。正式开村之后,各国家(地区)代表团陆续抵达,居服工作始终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着,“村民”们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可以咨询工作人员,得到细心解答和暖心帮助。

“我们的工作状态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忙碌、紧张、充实。”亚残运村居服中心工作人员郭宝佳说:“开村当天,我们从早上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一直在接待陆续抵达的代表团。现在到了高峰期,工作节奏还在进一步加快。比如马来西亚代表团17日上午抵达50余人,行李就有130余件。我们全力配合,并维持24小时在线的全时段覆盖式服务,随叫随到。”

郭宝佳说,开村以来,运动员们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交通信息和餐饮信息,运动员们都对餐厅里的美味很感兴趣。

亚残运村运动员餐厅

处处是暖心细节

“开村后,亚残运村运动员餐厅正式进入了赛时运行状态,从硬件到软件,都做出了提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为运动员们做好服务。”亚残运村餐饮服务中心副主任韩强介绍:“从早上5点开餐起,到次日凌晨1点夜宵结束,我们餐厅每天运行20小时以上。闭餐时间也根据运动员们的用餐时间进行弹性调整、适度延长,只要还有运动员在用餐,我们就会继续提供服务。”

午餐时分,运动员餐厅里相当热闹,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代表团的运动员们齐聚一堂,琳琅满目的各类菜品让人挑花了眼。不少运动员都说,要好好把握住在亚残运村的美好时光,用美食留下美好回忆。

加宽加深的轮椅区、降低高度的取餐台、满员在岗的志愿者和服务人员……餐厅处处都是暖心细节。

“我们充分尊重残疾人运动员们的自主能力,把握好服务的‘度’,避免过度热情带来的疏离感和陌生感。”韩强说:“运动员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强大的自主、自理能力都让我们印象深刻。当然,只要运动员有任何需要,随时向我们提出需求,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迅速提供帮助,为他们答疑解忧。”

志愿者暖心互动

友情萌生、文化互融

品尝过美食,想要放松心情,志愿服务中心是个好去处。孟加拉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们,正在小青荷的引导下参观志愿服务文化展、体验各类互动活动。

中国传统游戏投壶,让运动员们很感兴趣,大家都跃跃欲试,想要试一试自己的准度,很快就排起了长队。小青荷们在一旁耐心讲解,半蹲在使用轮椅的运动员身边,为他们充当翻译、与他们交换徽章。

与此同时,两个互动活动台边,也热闹得很。戏曲脸谱绘画、自制明信片、书法特色礼品、拓印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不仅拉近了志愿者和运动员们之间的距离,还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欢声笑语间,友情萌生、文化互融。

此时,一位轮椅击剑运动员想要在自制绘画明信片上体现出自己的运动特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画才好。志愿者蹲在运动员身边,了解对方的想法之后,立刻有了主意——用运动员比赛时的照片作为模板,将正在击剑的飞飞画在了明信片上,可爱的造型、灵动的画风,让运动员非常满意,连连称赞。

“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运动员们,我们每一位小青荷都参加了岗前培训,以尊重、平等为前提与运动员们相处。”亚残运村志愿者管理副主任邱萍说:“大家会调整自己的姿态,必要时刻进行蹲式服务,与运动员们保持平视。热情有度、距离有度,保持让人舒适的尺度。”

亚残运村里,运动员们的美好“村生活”刚刚拉开帷幕,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工作,也才刚起了一个头。百倍付出,百倍努力,杭州亚残运村全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用心用情将服务工作做到极致,让残疾人运动员们感受到了亲人一般的关爱和家一般的温暖。

转自: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

来源: 杭州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杭州   运动员   村内   轮椅   代表团   志愿者   行李   工作人员   餐厅   工作   高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