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闭幕的看客

秋日喜读·第48册:《我的皇帝学生》,庄士敦[英] 著,@台海出版社 出版。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这场展览中走出来!”大英博物馆历时4年筹备的大型特别展览——“China's Hidden Century 晚清百态”于本月初闭展,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以近代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当时中国非凡的韧性和创造力,整个展览周期引发广泛关注,特别是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许多生活在英国的华人第一时间赶往参观,还有不少人专程从异国前往,参观后都有着强烈且复杂的心绪共鸣。

历史的回响萦绕在耳边,跨越百年岁月与我们相遇,围绕宫廷、军事、艺术、日常生活以及全球交流五大主题,展出了中国流失到海外的300多件珍稀文物,展品中甚至还包括了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原件。展览上那典雅雍容的华服背后是森严僵化的封建旧制度,那奉天承运的圣旨原稿上记载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晚清岌岌可危的国运在历史长河中揉捻出最后的绝响。

每每谈及晚清,我总是最先想到清王朝的告终,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及其跌宕的一生。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关于这段历史的最深刻记忆,来自于包揽了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九个奖项的电影《末代皇帝》,帧帧画面呈现出无比真实的历史质感,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导演,坂本龙一的配乐,尊龙、陈冲的演绎,让我们对溥仪真实的一生经历充满好奇,他曾三次登基帝位,却又三次仓皇地被人驱赶下帝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电影《末代皇帝》主要以《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以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为参考。其中,我们大部分人对《我的前半生》比较熟悉,也是我阅读过两次的书籍,是溥仪历经七年磨洗而成的个人传记,为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一个视角,但我们也清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压力背景下创作而成。而《紫禁城的黄昏》就更具真实性,来自于当年溥仪的外籍教师庄士敦所著,他曾负责教授溥仪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

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人显得是如此渺小,只能任由命运摆布,即便是皇朝的帝王。外忧虎视眈眈,内绕权权相争,年少的皇帝陷入迷茫,似乎这位“局外人”的老师是唯一能成为他朋友的人。庄士敦在《我的皇帝学生》中带我们认识了另一个溥仪,这本书能很好的与《我的前半生》相补充,与《紫禁城的黄昏》相比照,为我们在真实的记忆中重现晚清历史的样貌。这是一场对必将走向覆灭王朝的记录,对末代皇帝溥仪最后挣扎的写照。

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将前后的历史串联,站在一个“保皇派”与革新者的视角,反对西方世界的侵略与强盗行为,希望帮助溥仪能找到一条新的治理之路。他彻底的改变了那个自幼囿于深宫的青年,令他大开眼界,甚至剪去了辫子、戴上了眼镜、骑上了自行车等,这一切的新颖让老旧一派视为眼中钉,开始与外域的交流,改变了内廷的管理制度,这一切的革新让老旧一派视为肉中刺。改变这一个人又能如何,社会变革的狂澜难以力挽。

书中有大量对溥仪作为皇帝身份的书写,将站在今天回看历史时会好奇帝王每日的生活细节,包括许多人好奇的如何选妃大婚,身为帝王师如何学习交流等进行了阐述,是最佳的宫廷内朝研究史料,此外庄士敦还在书中涉及了大的历史背景,将乱世的真实样貌以还原,许多细节在这个第三方的视角得以保留。大时代背景下的大事件,小细节之中的小变化,大小之间,帝国仓皇走向落幕,唯有这一英吉利来客看得详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紫禁城   王朝   帝位   晚清   末代   看客   帝王   中国   视角   皇帝   真实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