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中开出太阳花

原标题:沙海中开出太阳花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冯跃龙

近日,在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作为国家第二批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华电新疆塔城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基地二期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塔城光伏项目),实现全面并网通电,奋战于此的建设者也迎来期盼已久的“丰收时刻”。

“当时这里除了落满雪的沙土什么都没有,资源匮乏、气候恶劣,将上万亩的沙地短时间变成铺满光伏板的发电基地,我心里真的没底!”回忆起进场初期,中建三局塔城光伏项目经理罗发海仍百感交集。

开工前半个月,罗发海就带领项目团队对原始地貌进行了勘察及测量,详细了解天气情况和周围环境。3月初的塔城,大雪还没有融化,早晚温差大,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5摄氏度。“当时车还进不来,我们只能徒步,每天背上一瓶水,早晚蹚雪、中午灌沙,每天至少要走三四万步,鞋子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测量员靳江飞回忆道。

4月1日,项目开工。时至6月,沙漠的恶劣天气愈演愈烈,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这里的天气变化莫测,沙尘暴更是说来就来。风沙严重时,能见度不足5米,眼睛都很难睁开,设备吊装及安装作业更是无法进行。”安全负责人高战胜介绍道。

“除了风沙,紫外线也很强,我们不是被晒伤就是烫伤,有时即使做好了防护,一天工作下来,手上还是会被烫出水泡,脸上也被晒得像针扎一样疼,几乎每天都在脱皮。”靳江飞回忆起大家的“惨痛经历”。

此外,由于地处偏远,物资运输极其困难,即使生活物资也得到40公里外的团场购买,十分不便。“我们一般是一周采购一次,物资来之不易,只能‘斤斤计较’。最怕的就是生病,别说是去医院了,方圆40多公里以内连药店和小诊所都没有。”材料员陶永鹏说道。

生产经理任萍是最早一批到项目上的管理人员。“工作上的苦从没怕过,主要是想家,特别是女儿刚刚出生,还没见过面。觉得难熬的时候,只能找有信号的地方跟他们视频聊聊天,听听电话那头孩子的声音。”任萍说。

缺水、多恶劣天气,成了此地生态发展无法回避的难题。团队优化技术方案,利用光伏板覆盖角度,有效降低地表蒸发造成的大量水分流失。同时,还能起到平铺式沙障的作用,在降低风速的同时也减少了沙源,增强了防沙措施的效果,对植物固根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曾经的“平沙莽莽黄入天”到如今的“蓝花漫漫现沙海”,眼下,一朵朵象征光明和希望的“太阳花”正在绽放,万亩鱼鳞片式的光伏板正在阳光下尽情吸收光和热……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准噶尔盆地   塔城   新疆   风沙   恶劣   沙漠   物资   团队   天气   太阳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