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为何汤和能善终?朱元璋:汤和是一个聪明人

标题:朱元璋当皇帝后的血腥屠杀,他为什么没有杀死这位发小?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翻脸比翻书还快。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两起大案,朱元璋将开国功臣诛杀殆尽,京城更是血流成河。然而,唯独汤和成为了例外。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没有杀死这位发小呢?

五个字,“有自知之明”。以朱元璋诛杀功臣的标准,汤和属于“荆棘上的刺”,肯定是要被杀的。然而,偏偏汤和谨言慎行,能够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堪称一个奇迹。

汤和是濠州钟离人,和朱元璋是老乡,早年参与郭子兴,授予千户。按照资历,汤和比朱元璋还要老。朱元璋脱颖而出后,其他将领对他不服气。在这关键时刻,汤和站了出来,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了这一幕,“(汤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

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艰难无比,以汤和的资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自立门户。朱元璋称帝后,汤和被封为中山侯,以他的资历,完全可以封为公的爵位。然而,汤和继续兢兢业业,经常向朱元璋检讨自己的过失。洪武十一年春,汤和终于晋封为信国公,俸禄三千石。此后,汤和参议军过大事,多次去中都、北平等地操练军队,修筑城墙。

汤和做好后勤工作的同时,还率部出征,在征讨乃儿不花、平定思州蛮族叛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功劳越大,危险也就越大,汤和无比清楚这一点。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60岁,以当时的人均寿命来看,这已经是高龄。朱元璋对开国功臣们产生了异样的想法,“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功臣们开始不放心了。

汤和投其所好,选择急流勇退,第一个提出辞官归隐。他对朱元璋说:“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朱元璋特别高兴,立即拨给汤和一大笔银子,让汤和在凤阳老家盖了一座大房子。

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重,不能久坐。朱标之死让朱元璋很是悲伤,他想到了要和汤和谈谈心,当汤和来到京城后,“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然而,此时的汤和早已病入膏肓,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不断地向朱元璋磕头。次年,汤和病逝,终年70岁。朱元璋追封东瓯王,谥襄武,汤和真正实现了善终。

汤和的故事告诉我们,有自知之明、谨言慎行、急流勇退,是生存下来的关键。他虽然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着对权势的警惕和谦卑之心,最终享受了晚年的安宁。作为现代人,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懂得如何正确处理权力和名利的诱惑,才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凤阳   北平   急流勇退   谨言慎行   京城   太祖   自知之明   资历   聪明人   权势   功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