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大的魏国很少主动进攻,而弱小的蜀国却总是北伐?

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御敌之策。

一般来说,大国主攻,志在统一,小国主守,以求割据。

然而,三国的大部分时间里,情况却似乎反了过来。

强大的魏国,很少主动大举进攻蜀国。

反而是弱小的蜀国,频繁北伐。

这是怎么回事呢?

魏国很少主动攻蜀

三国时期,魏国总共3次对蜀国发起较大规模的攻势。

分别是:230年,曹真伐蜀;244年,曹爽伐蜀;以及263年,钟会、邓艾灭蜀之战。

而且,即便是这3次伐蜀,曹魏内部也是反对意见居多的。

曹真伐蜀时,陈群、司马懿、孙资等人,皆提出反对。

曹爽伐蜀时,司马懿及曹魏老臣,也是反对的。

最后灭蜀之战发起时,满朝都反对伐蜀,甚至连邓艾也反对,唯有钟会支持司马昭伐蜀。

可以说,强大的魏国,似乎“爱好和平”,对伐蜀持非常保守的态度。

相比之下,蜀国北伐,可就积极多了。

蜀国频频北伐

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是5次),姜维“九伐中原”(实际上姜维北伐次数也可以统计成11次),人所共知。

228年春、228年冬、229年春,231年春、234年春,诸葛亮5次北伐。此外,在230年曹真伐蜀时,诸葛亮派魏延、吴懿两进羌中(这是一次防守反击,但有朋友也将其统计为一次北伐,故说是“六出”。

247年、249年、250年、253年、255年、256年、257年、262年,姜维九次北伐。

此外,还有数次北伐“未遂”。

比如,238年,后主下诏,调蒋琬到汉中,“伺机北伐”。

其后,蒋琬又提出出上庸之道,沿沔水东进,结果被后主派费祎、姜维劝阻。

可以说,自诸葛亮平定南中,稳定后方后,直到蜀汉灭亡的前一年,蜀汉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准备北伐···

大国不攻小国,反倒是小国老“招惹”大国,这是为什么呢?

魏国较少主动伐蜀原因1: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吴蜀可“坐而待之”

其实,曹魏刚立国时,还是很积极的。

曹丕称帝前,趁刘封、孟达内乱,以孟达“带路”,派曹真、夏侯尚、徐晃,夺取了上庸等东三郡,开疆拓土。

此外,曹魏又通过军事压力,重新控制了一度被自己放弃的襄阳、樊城(曹丕继位之初,曾主动放弃襄阳、樊城)。

曹丕称帝后,222年-225年,曹丕又曾三次大规模进攻吴国。

但是,在司马懿、贾诩、蒋济等人的“提醒”下,曹丕很快发现了问题。

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六军不增如故,而复循之,此未易也。——《三国志.辛毗传》

以前曹操就收拾不了孙权、刘备,现在兵力又没有增加,曹丕指挥才能又不及曹操,再这么“循环往复”去打,徒耗国力而已!

随后,曹丕君臣展开了对战略进行了深入讨论。

曹魏集团回顾了曹操创业的光辉历史,得出结论:当年曹操能够“奋其军势,拓其外境”,在于“考畜积素足”,搞屯田,发展经济,足兵足粮。

所以,如今,“国家之要,惟在谷帛”,“今其所急,唯当息耗百姓,不至甚弊”。

他们认为:“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吴、蜀“可坐而待也”。

从此,曹魏确立了“一切以勤耕农为务”,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国策。

因此,无论对吴,还是对蜀,曹魏的主动进攻都不是很多。

而蜀汉的情况则略为相反。

蜀国屡屡主动北伐的原因1:时间不属于蜀国

魏国君臣认为魏国只需“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就能使吴蜀“可坐而待也”,是因为:时间有利于魏国,而不利于吴、蜀。

汉末乱世,中原反复争战,破坏极大,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相比之下,刘璋所在的益州,刘表所在的荆州,遭受的战乱比较小。

这一情况下,许多北方人士,躲避战乱,跑到了南方。

就连诸葛亮本人,也是当年为躲避战乱而随叔父到南方来的。

而战乱破坏最严重的,就是关陇地区。

李傕、郭汜之乱时,军阀相互攻战,关中受到严重破坏,长安甚至曾“空城四十余日”,二、三年间,关中不复有人烟。而关中人口,大部分南迁到了益州、荆州。

所以,《隆中对》中,诸葛亮说益州“民殷国富”。

因此,三足鼎立之初,蜀汉虽然只一州之地,但经济上并不十分悬殊。

尤其是:如果要进犯关陇地区,只要能有效阻击东面魏军,蜀军甚至可以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

然而,时间,是不利于蜀国的。

虽然诸葛亮、蒋琬皆是治国良才,搞经济有一套,但是,蜀汉毕竟是在益州一州之地发展,而且,还是在正常情况下正常增长。

而魏国则不然。魏国所在的北方,毕竟是当时天下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只要安顿人民,把因战乱而破坏的经济恢复起来,他是恢复性增长,其增长速度是远超过蜀国的。

所以,如果各自搞经济,时间越久,魏蜀之间的国力就会越来越悬殊。

这就是蜀国,必须尽快北伐,争取夺取关中或陇右,通过扩张改善国力的主要原因。

魏国较少伐蜀原因2:“中国”。

尽管天下尚未一统,但是占据了政治中心的魏国,已经可以以“中国”自居了。

正如王朗所说:天子之军,应该像华山、泰山,安坐以示天威。

天子之军伐“不义”,如果不能战而胜之,“天威”受损,得不偿失。

也是:以强击弱,以大打小,如果不能战而胜之,是要负责任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注意到:魏国每一次主动进攻失败,都会使内部出现重大问题。

曹休的军事生涯,以伐吴失败结束;曹真的军事生涯,以伐蜀失败结束。

而曹爽伐蜀失利,甚至使“时人讥之”,曹真、夏侯玄等人的威望也受到巨大打击,客观上为后来司马懿政变成功创造了舆论条件。

司马师时期,伐吴,被丁奉“雪中奋短兵”所败,司马师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被迫公开承认错误,甚至贬其弟司马昭。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魏国实权派人物,对于大举进攻,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而蜀汉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蜀国频繁北伐的原因2:威武自强以示有余

魏国如果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实权派人物的地位会受到打击。

与之相反,蜀国的实权派人物,如果不能主动出击,地位才会被削弱。

夷陵之战前,曹魏群臣多以为刘备实力弱小,不敢伐吴。唯刘晔一针见血:正因为刘备弱,所以必须“威武自强以示有余”。

伐吴如此,伐魏当然也是如此!

蜀汉只占据了益州一州之地。

作为“外来者”,他们与益州本地势力之间有着激烈的竞争。

以经济实力论,常年经营的益州本地派,在经济上占据者明显优势。

以诸葛亮为首“荆州派”等外来者,要在政治上长期压制益州本地派,就必须始终坚持“汉室正统”的大义名分。

如果龟缩于益州,今年不征,明年不战,不能“威武自强以示有余”,那么,蜀汉就是承认自己是一个地方政权。

同时,由于蜀弱魏强,蜀国出击,是以弱击强,只要不出现严重失败,实权派人物通常不会受到过分苛责。

诸葛亮五次北伐, 但唯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自降三级,承担了责任。

姜维“九伐中原”,但唯段谷大败,国内怨言四起,姜维自求贬为后将军,代行大将军职权。

主动出击,只要不出现较大失败,实权派人物就不会面临政治风险。

而主动出击,又能确保实权派凝聚国内人心,为何不主动出击呢?


就“外部”而言:

魏国地盘大、人口多,但汉末时受到的破坏最严重。

蜀国地盘小、人口少,但汉末时受到的破坏相对较小。

因此,魏国是“恢复性增长”(类似于二战后的德国、日本,而德国、日本的地盘、人口还没有优势),蜀国是“正常增长”,增长速度上,魏国天然有绝对优势。

所以,时间对魏国有利!

魏国自然“稳如泰山”,而蜀国自然只能“争分夺秒”。

就“内部”而言:

魏国已经以“中国”自居,不需要再进行证明。

所以,如果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出击,一旦不利,有损“天威”,实权派人物是要付出巨大政治代价的。

魏国需要的,不是展现“决心”,而是“耐心”。

而蜀国,则必须证明自己是“汉室正统”,必须时刻证明。

所以,如果长期坐守,不能“威武自强以示有余”,就会被内外视为地方政权,“外来”的实权派地位就会不稳。

蜀国需要的,是展现“决心”。

所以,魏国强而稳,蜀国弱而拼,大约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

且做抛砖,期待您的“金玉之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魏国   蜀国   益州   蜀汉   天威   关中   司马   主动   实权   弱小   中国   强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