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钱人都以拥有“昆仑奴”为傲,你知道“昆仑奴”是什么吗?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无疑是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富裕家庭喜爱收养来自异域的黑奴“昆仑奴”,不仅因为他们强健勤劳,更因“昆仑奴”忠心耿耿,深受主人倚重。但我们是否曾思考,这些昆仑奴又是如何来到中国的?他们的命运又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奴隶之都,异国风情长安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拉开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统一和对外交流频繁的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使节涌入长安,形成一个繁荣多元的国际都市。在长安,您随处可见留着黑色卷发,面孔黝黑的昆仑奴。他们或负责主人家务,或伺候主人起居。只要您家里有昆仑奴,就意味着您的家族气派不凡。

长安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汇集了各个民族的面孔。丝绸之路开启的大规模贸易,使各国商人云集于此。另一方面,四方藩属国前来朝贡的使节也频繁出入长安。他们带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和饮食为长安增添无限活力。这座城市就像一幅五彩缤纷的长卷画,将多元文化的交响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开放多元的大环境下,来自南洋的黑奴“昆仑奴”也成为长安街景中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低眉顺眼地跟在主人身后,或在府邸里忙碌穿梭,可谓家家必备的奢侈品。昆仑奴那异国的卷发和黝黑的肤色,更成为主人们炫耀财富的资本。拥有昆仑奴已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标配。

奴隶贸易的牺牲品

昆仑奴多来自南洋诸国,包括今天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昆仑奴”,是因为唐人习惯以“昆仑”泛指南洋地区。这些昆仑奴来到中国的途径五花八门,有些是南洋小国贡品,有些是当地土著被人口贩子掳来的,还有些是随东南亚使节团入华时被使节遗弃在长安的。

7世纪的南洋地区政局动荡,各国内战不断。弱小的土著部落充当战争中的炮灰,老弱妇孺也难逃厄运。许多健壮的青年男女被掠为奴隶,通过海上贸易路线运送到中国,成为富豪家庭中的佣人。一些贪图中国丝绸等奢侈品的南洋国王,也会从部落中选取健硕的青壮年,作为贡品送到长安讨好唐廷。

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权保护,在那个时代是难以想象的。这些南洋土著由于地位低下、不谙外语,沦为奴隶的命运已成定局。他们被牢牢绑在船舱中运输到中国沿海,再通过长途跋涉到达城市,全程吃尽了苦头。为数不少的南洋奴隶还在路途中死于疾病、暴晒或惨遭贩子毒手。我们很难想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无奈。

奢侈与蹂躏,奴隶的双重命运

昆仑奴来到中国后,主人会给他们取一个汉语名字,然后教导他们汉语和汉文化,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这些昆仑奴个个体格强健,肤色黝黑,留着黑色的卷发,常年赤裸着上身,仅在肩上披一块薄布。为遮掩丑陋的大脚,他们的下身都裹着短裤或围布。

昆仑奴的主要工作就是服侍主人的起居生活。例如伺候沐浴、理发,为主人端茶送水、烹调美食,在主人外出时驾车或扛轿,等等。主人会给予他们基本的衣食,要求绝对服从。昆仑奴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人手中。

然而我们不能将所有昆仑奴等同于苦役奴隶。一些技艺高超的昆仑奴得到主人的宠信,生活甚至可以达到小官人的水准。他们不用做粗活,有自己的房间,可以采买衣物自用。主人也乐于展示自己“文明开化”,允许昆仑奴在家中唱歌跳舞来取悦主人和客人。

但是,就算再得宠幸的昆仑奴,也难逃奴才的命运。他们仍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可以被随意买卖。主人的一念之差,就可能令他们从天堂跌入地狱。历史上就有昆仑奴被主人杀害后任意抛尸荒野的记载。这些不幸的南洋青年,竟然以这样悲惨的方式结束在异乡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看似包容的盛世,仍有着无法言喻的黑暗与残忍。

忠诚奴隶的骨气

在众多昆仑奴生平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唐朝官员崔玉的昆仑奴磨勒。磨勒聪慧机灵,深得崔玉喜爱,两人感情极为深厚。

公元740年,崔玉受邀去汾阳王郭子仪府中赴宴。郭王妃红绡借机向崔玉示好,两人一见钟情。分别时,红绡用手势向崔玉暗示,要他去自己的闺房会面。崔玉回家后仍然无法理解红绡的暗号,就向心腹磨勒求教。

聪明的磨勒立刻看懂了红绡的暗示,他甚至冒险前去郭府探听地形,确保崔玉能顺利与红绡幽会。两位主人能成眷属,磨勒作为贴身奴才自然欣喜万分。然而好景不长,事发后,郭子仪并未追究崔玉红绡的私通,却提出要收留磨勒作为自己的奴才。出人意料的是,磨勒义正词严地拒绝了郭王,宁愿离开崔府也不改换主人。最后郭王无奈,只得作罢。

磨勒的选择让人刮目相看。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奴才,又从何谈起骨气和忠诚呢?但磨勒的故事证明,即使最卑微的奴隶,也有着正常人的本能——对恩人的感激,对家的眷恋。郭王的要求无异于夺走磨勒的一切,磨勒情愿流离失所,也不失去对崔玉的忠心。这份来之不易的尊严,已经超越主仆的界限,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结语:

昆仑奴这一特殊人群,是中华民族包容开放精神的一个缩影。他们经历异国他乡的奴役生涯,仍以忠诚热忱投入新的家庭。其精神令我们自省与反思。我们应当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情处境艰难的外来者,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一个生命。唐朝的开放为后世树立良好典范,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当时仍存在的暴力与不平等。我们需要在继承开放精神的同时,给予更多国际友人基本的人权关怀,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唐朝   土著   南洋   使节   长安   奴才   中国   有钱人   奴隶   主人   命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