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用非遗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文旅融合

来源:【重庆日报网】

10月15日,万盛经开区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第7代“金桥吹打”非遗传承人张秋霞正带领民间艺术团队在此排练演出。唢呐、锣、钹、鼓、马锣等为主要乐器的金桥吹打,一曲曲高昂振奋的鼓乐吹打演奏,一场场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展示,一幕幕热闹欢腾的狮舞表演……将万盛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现得淋漓尽致。

万盛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吹打”表演。万盛文化旅游局供图

“近年来,万盛积极推动‘金桥吹打’‘金桥唢呐传统制作技艺’‘苗族踩山会’等非遗项目和传统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为旅游发展增添内涵。”万盛经开区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非遗+旅游+生活”深度融合,让非遗产品、非遗活动走进景区,从而为游客带来更多、更好的旅行体验。

“金桥吹打”发源于万盛金桥镇,始兴于宋末元初,是巴渝吹打的精华组成部分,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秋霞是一名“95后”,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音乐系音乐表演(唢呐)专业,是第7代“金桥吹打”非遗传承人,现在每逢节假日,她便会带领民间艺术团为游客演奏,还运用专业所学对传统“金桥吹打”的演奏风格和技巧进行了改良和创新。“我准备努力创作更多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新曲目,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个古老的非遗项目。”她说。

第7代“金桥吹打”非遗传承人张秋霞正带领民间艺术团队进行表演。万盛文化旅游局供图

非遗文化与文旅融合的不断加深,直接带动了万盛文旅产业的发展。家住唢呐之乡万盛绿水村的尚仕权是“金桥唢呐传统制作技艺”重庆市级非遗传承人,近年来,“金桥吹打”以及金桥唢呐传统制作技艺等逐渐受到游客和文旅市场的青睐,尚仕权也联合兄弟尚仕元组建了金桥唢呐制作工坊,兄弟俩每个月都会接到大量订单,收入不断增加。

“近年来,万盛很多村子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从事与文化和旅游相关的工作,不仅让当地的乡村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让各类非遗项目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蒲从永说,将持续推动“非遗+旅游+生活”,让非遗产品、非遗活动走进景区,融入群众生活。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万盛   苗族   旅游局   唢呐   旅游   重庆   技艺   内涵   传统   项目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