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14代首发体验:地表最强i7!生产力不输旗舰,AI加速武装到牙齿

作者 | 云鹏
编辑 | Panken

芯东西10月17日消息,刚刚英特尔正式发布了英特尔酷睿第14代台式机处理器S系列,首批发布的产品包括i9-14900K、i7-14700K、i5-14600K三款以及对应KS结尾的共六款处理器。

芯东西提前拿到14700K并进行了几天的体验测试,对于酷睿第14代的核心技术新特性、其在生产力办公场景中的表现以及AI技术在处理器运行全流程中的深度参与进行了重点关注。

站在当下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的芯片战场,台式机处理器技术迭代的方向是什么?高端台式机处理器要如何应对当下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通过几天的测试,我们尝试找到答案。

英特尔酷睿14代处理器从10月17日起上市开售,目前国行全系售价已经公布。

▲首批六款处理器基本参数规格

一、多线程性能显著提升,AI技术深度参与,通信、连接能力剑指生产力

在实际使用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下此次酷睿14代处理器有哪些突出亮点,这些新特性也将是我们体验的重点。

首先,这一代酷睿处理器继续提升了多线程性能,例如i9-14900K有24核心32线程,强调在生产力方面的性能提升,同时单核睿频6GHz也兼顾了目前“地表最强”台式机处理器单核性能。

我们这次拿到的i7-14700K也直接将E核增加了4个,总共8个P核12个E核,多线程性提升较为显著,也被不少人称为这一代的游戏&生产力“性价比神U”。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英特尔在酷睿14代中加入了很多“智能化”功能,AI技术在处理器的应用中可以说是深度参与了。

例如英特尔的Extreme Tuning Utility应用中新加入了AI助手(AI Assist)功能,即使是小白用户也可以直接体验到“一键超频”的快感。

与此同时,英特尔此次还特别推出了英特尔应用优化器(Intel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APO),可以针对具体应用进行智能调度优化,提升性能。

可以说,AI的深度参与,让用户的使用体验显著提升了一个台阶。

此外,酷睿14代在通信、连接等方面的提升也可圈可点,对于生产力场景的提升十分明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i7-14700K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为了简便,我们后文在称呼方面将省去“i9、i7”等前缀。

二、新一代“DARK HERO”主板发布,超频性能提升,AI功能便捷

由于14700K的很多新特性都与主板“强绑定”,例如WiFi以及雷电接口的升级以及PCIe的分配,因此我们此次使用了华硕支持提供的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也是MAXIMUS系列此次针对酷睿14代处理器新推出的一款主板。

DARK HERO的外观依然保持了ROG MAXIMUS系列的硬朗、科技感十足的设计传统,左上角的散热鳍片上方带有一块RGB屏幕。此次DARK HERO采用了“20+1+2”的较为“豪华”的供电,供电上方有散热鳍片及热管。

酷睿14代处理器在内存超频方面有所提升,DARK HERO也通过DIMM Flex智能温控来进一步优化了内存性能,支持双通道DDR5 8000MT/s,M.2插槽中有两个都支持PCIe 5.0。

外围配置方面,DARK HERO搭载了双雷电4接口,满速40Gbps,同时支持英特尔最新的WiFi7标准。总体来说,作为一款旗舰级ROG MAXIMUS系列主板,DARK HERO着实是“武装到了牙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酷睿14代处理器支持600和700系芯片组主板,这对于DIY用户的升级来说是十分便利的,这也意味着Z790 DARK HERO可以同时支持12、13、14代三代处理器,兼容性出色。

三、生产力应用性能提升明显,混合架构“专治”多功能应用场景

如今芯片的性能和能效比无疑是每家芯片厂商发布时强调的重中之重,此次14700K在我的日常使用中频率可以轻松上到全P核5.5GHz,直接与上代的旗舰13900K看齐,在AI超频功能的加持下更是可以达到5.6GHz的高频。

同时14700K的多线程性能提升也十分明显,在20核28线程的加持下,其在最新的Cinebench 2024中跑分大约在2000分左右,相比上代提升约为30%,甚至可以与13900K不相上下。

在CPU-Z中,其多线程性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5000分,与上代13900K可以掰掰手腕,相比上代13700K提升了3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其单线程性能甚至略微超过了13900K。

据了解,英特尔的酷睿14代在i7的多线程性能方面做了重点提升,希望提升14700K在内容创作、生产力办公等任务场景中的表现。

此前历代i7因其单线程性能一般与旗舰i9相差不大,常常被称为是“游戏神U”,而生产力多为其短板,此次i7在多线程性能上的提升,对于目前日益复杂的线上工作处理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前文提到的Cinebench就一个模拟渲染场景的测试工具,可以很好地体现处理器的多线程处理能力。

同时,在CrossMark基准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14700K在生产率、创造性等方面的得分是比较高的,其中创造性得分接近2900分,相较上代提升幅度在25%左右。

在照片编辑、视频、2D/3D建模等软件中,14700K的性能和能效表现都可圈可点,总体来说相较12代大约能有50%以上的性能提升,相较上一代也有5-15%左右的提升。

▲部分生产力创作应用测试中14700K与前几代产品性能对比

在其他一些面向内容创作生产力方面的测试中,14700K的能效甚至和AMD的顶级处理器7950X看齐,在部分测试中还可以实现反超。以中高端打旗舰,足见此次i7升级之大。

▲部分生产力创作应用测试中14700K与7950X等产品性能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生产力场景,此次酷睿14代在通信和连接能力方面的提升也十分有价值。

例如WiFi 7的升级就提升了网络传输速率,同时降低了延时。此次我搭配Z790主板,使用板载WiFi下载游戏和电影时,几乎可以跑满家中的1000M宽带,下载峰值速度超过了110MB/s,与有线连接速度一致。同时在游戏时,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跟手性的提升,也就是延迟的降低。

此次酷睿14代还支持了最新的雷电5接口,传输带宽翻倍至80Gbps,不过此次DARK HERO上的接口标准雷电4,希望后续可以通过OTA升级支持新的标准。有线接口传输速率的提升,对于一些专业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像iPhone 15 Pro升级Type-C接口给创作带来的影响一样。

得益于雷电接口传输速率的提升,高质量视频内容素材可以更快地导入电脑,同时通过酷睿14代升级的多线程性能进行快速处理,可以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闭环。

在英特尔看来,内容创作这类生产力场景是他们十分看重的,因为PC用户甚少会只用电脑处理单一任务,英特尔两年前发布混合架构,正是为了应对“多功能应用场景”,从此次14700K的实际表现来看,混合架构“疗效显著”。

四、稳定性提升,智能优化亮眼,游戏体验升级“立竿见影”

其实对于游戏这类应用,像14700K、14900K这种处理器已经很难充足发挥实力,因为大部分游戏对于多线程的优化并不像内容创作类应用一样充分,14700K和14900K在大部分游戏中的CPU占用率都不会超过50%。甚至在部分优化较好的游戏中,CPU占用率会更低。

▲游玩《遗迹2》的CPU占用率

对于绝大部分游戏玩家来说,游戏帧数提升的瓶颈主要聚焦于显卡上,即使是英伟达目前最顶级的RTX 4090,也无法在所有3A单机大作中实现“电竞级”帧率。

在游戏场景中,处理器的单线程能力以及4-8核左右的处理能力对游戏帧数的影响会更为明显。此次14700K在游戏中P核的最高频率都可以达到5.5GHz以上,开启了AI超频后,最高睿频可以轻松达到5.6GHz,可以说单核性能是不必担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场景中,最高帧率、平均帧率往往不是对游戏体验影响最大的,相反,一些瞬时的帧率降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Low帧”,才是造成游戏中“卡顿”体验的罪魁祸首。

这次14700K在很多游戏中的一个明显提升就是游戏的稳定性较好,游戏的1%Low帧相比于前代以及AMD同级别竞品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这对于玩家来说无疑是更为落在实处、明显可感知的提升。

▲用14700K游玩《星空》

此外,酷睿14代在多线程处理方面的提升,也可以更好地应付当下的“视频直播”热潮。目前游戏领域的很多知名UP主、解说以及KOL都会进行游戏直播,因此处理器面对这种场景的表现也十分关键。

▲直播的同时游玩《堕落之主》

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我在使用14700K直播最新的3A大作《堕落之主》时,游戏的帧率和直播视频的稳定性都表现不错,后台编码滞后造成的跳帧情况几乎不存在,同时游戏帧率波动也比较小。

▲直播的同时游玩《堕落之主》时的帧率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英特尔在14代上新推出的应用优化器也对游戏体验提升有一定帮助。

在使用英特尔应用优化器之后,在《彩虹六号:围攻》和《地铁:离去》这两款游戏中,我大致可以获得至少10%左右的帧率提升,最高帧率提升可在15%左右,这种性能的提升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代处理器的性能提升,是非常实用且可感知的。

▲用14700K游玩《地铁:离去》

据了解,英特尔应用优化器基于动态调频技术框架,结合了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实现针对特定应用场景以及应用的调度策略。

也就是说,英特尔正通过前沿技术和算法,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游戏性能提升方式。

英特尔目前正在与游戏开发者加紧合作,后续这一技术释放的潜力,着实不容小觑。

如今处理器难以在游戏场景中分出明显高下,而英特尔酷睿14代的升级则可以说升级在了“刀刃”上,不论是最低帧、稳定性还是直播表现的提升,都对游戏玩家来说感知明显,是很有价值的升级。

而智能化技术的融入,让更多普通用户都可以体验到优秀产品给他们日常使用带来的体验直观升级,显著降低了普通用户享用新技术红利的门槛。

五、AI技术深度参与,为普通用户提供便利,超频不再是“极客专属”

如今AI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各行各业都在被AI技术深度影响着,PC处理器行业同样如此。英特尔在AI领域布局多年,此次在酷睿14代中首次推出了AI超频功能,在官方的XTU软件中加入了AI助手。

根据我的实际体验,14700K在使用了AI超频功能后,P核的最高睿频在部分场景中有一定提升,但同时不会因为频率的提升而造成散热瓶颈。

据了解,AI超频助手会根据用户的整机硬件配置、散热器规格性能,结合英特尔大量内部训练得出的AI算法模型,为用户的这台电脑找到一个相对更有的超频参数配置,并一键自动完成设置。

▲AI超频过程

这对于入门级以及大众普通玩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项功能,普通玩家可以实现真正“一键超频”。

AI正在让用户越来越容易地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福利,我可以不再为繁琐的技术和复杂的设置步骤所阻碍。

英特尔称,他们也将这一功能的SDK开放给了第三方,三方开发商也可以开发专有的超频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大量的训练以及积累,AI对于超频的参数设置调整会更好,也可以实现更“个性化”的超频。

结语:台式机处理器“新王”来袭,英特尔用AI让技术变得易用好用

几天使用下来,14700K在生产力创作、游戏、直播、AI等方面的表现都令我印象深刻。可以看到,经过12代、13代两代打磨,英特尔的混合架构已经较为成熟,不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层面,都实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AI技术大火的当下,英特尔也正在将更多“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台式机处理器中,在PC产业的AI革命浪潮中,英特尔必然会继续走在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生产力   超频   英特尔   武装到牙齿   上代   地表   旗舰   处理器   最强   场景   性能   用户   技术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