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如果收到“这种短信”,请马上关机!有很多人都被隔空转账了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生活的中心,我们用它进行沟通、娱乐、支付、学习等各种活动。然而,随着手机重要性的提升,一些诈骗者也趁虚而入,利用手机进行各种新型的诈骗活动。这些诈骗行为往往通过一条看似普通的短信就能得逞,让我们无意间成为受害者。

今天,我将向大家揭示四种常见的手机诈骗形式及其应对措施,以提高我们对手机安全的认知,预防手机诈骗。

一、手机信号异常,经常收到验证码

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信号从4G或5G降为了2G网络,或者频繁收到银行或支付平台发送的验证码短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的手机出现了问题,而是可能有人正在试图“嗅探”你的手机。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恶意软件或APP试图进入你的手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

“嗅探”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通过截获并分析网络数据包,攻击者可以获取敏感信息,例如银行卡号、密码、聊天记录等。如果你的手机出现了上述信号变差或频繁验证码的情况,很可能就有人正在试图对你的手机进行“嗅探”。

如果频繁收到未请求的验证码短信,尤其是涉及未操作内容的验证码,一定要保持谨慎。这很可能是攻击者尝试用你的手机号注册、重置密码或进行交易等操作。

这时候你最好立刻关机或者开启飞行模式,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然后再打开手机检查一下自己的银行卡或支付账户是否有异常的交易记录。如果有的话就要马上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进行处理。

二、陌生二维码

如今,二维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无论是支付还是领取优惠券,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二维码都是安全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进行诈骗活动,他们伪造一些看似正常的二维码,并将其放置在公共场所或者发给目标人群。

当人们扫描这些二维码时,他们可能会无意间下载恶意软件到自己的手机上,这些软件会监视他们的所有举动,甚至获取他们的银行密码和其他敏感信息。有些二维码甚至会在扫描后立即将受害者银行卡里的资金转移走,因此,我们对不明来源的二维码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扫描。

最近就有一则真实的新闻案例。邓某某曾收到一个来路不明的快递包裹,里面附带一张印有“好评返现”、“返图返利”、“×元红包”等字样的卡券。邓某某在扫描了卡券上的二维码后,被客服拉入了一个刷单群。在客服的引导下,邓某某下载了一个APP并进行刷单操作,最终被诈骗分子诱导转账2万余元。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面对二维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警惕的心态,切勿被表面的优惠所迷惑而轻信不明来源的二维码。

三、垃圾短信和链接

请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点击那些看似诱人的短信链接。这些短信很可能是诈骗者精心设计的陷阱,一旦不慎点击,就可能掉入他们的圈套。这些短信往往带有紧急的语气,夸大其词,而且链接的安全性根本无法保证。诈骗者通常会利用这种手段来发送钓鱼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进而盗取个人信息或植入恶意软件。

当我们收到这些潜在的诈骗短信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要轻易相信并点击其中的链接。遇到这类短信,最好的做法是立即删除,并向相关部门举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抵制这种新型的诈骗行为,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四、接到未知电话

如果你接到来自不熟悉或隐藏号码的电话,那么请不要随意接听。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当来电显示号码以“00”(部分手机显示为“+”)开头时,这就表明这是一通境外来电。例如,+82,+01,+44等,这些电话都可判断是来自境外。如果你没有在境外的亲朋好友,那么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接听这种开头的电话。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不怀好意的诈骗电话。

这些不明来电很可能涉及诱导诈骗行为,比如让你点击链接或提供银行详细信息,以及涉及网络欺诈或身份窃取等活动的电话。

如果你不小心接了电话,并且糊里糊涂地按照来电的要求进行了操作,例如点击了链接或提供了银行详细信息,那么就很容易被骗子利用,导致你的资金被转移,那实在是太冤了。

要是今天文章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可以把它转发分享出去,点一个赞,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诈骗者   短信   手机   诱导   受害者   恶意   链接   银行   电话   二维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