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 对话杨利伟、戚发轫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任务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纪念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传承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和科学家精神,16日,由全国少工委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等协办的“回望飞天路 逐梦新征程”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主题队日活动在京举办。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展如何?未来我国深空探测又将如何前行?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搭载的神舟五号飞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一飞冲天,奔赴浩瀚太空。

杨利伟:我们这20年来到现在,再回过头看的时候,实际上不单单说是职业或者是使命还有责任,我想可能对工程本身,对国家意义有深刻的认识,要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备什么东西,建设航天强国。

“回望飞天路 逐梦新征程”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主题队日活动在北京举办(图源:视觉中国)

作为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已是耄耋之年的戚发轫院士回忆起神五的成功,他说,他得到过很多的奖项,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杨利伟返回后对他说的那句话。

戚发轫:神舟五号上天了,圆满地回到地球了。杨利伟同志说了一句话,“中国的飞船真棒!”我认为这是最高的荣誉,我这一辈子得了很多奖,但是我认为这个奖是最高的,永远很高,因为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们中国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了,而且安全地回来了,确确实实来之不易。我认为终生难忘。

飞天是勇敢者的游戏,杨利伟上天时,经历了很多从没想象过的考验,取得了成功,既考验了航天员本身的素质,也是对飞船和运载火箭的实打实的检验。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张智透露,当年在火箭的可靠性设计上,能做冗余的都进行了试验,所以才能保证长二F火箭作为我国现役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张智:当时我们做了两点,第一点是如何去把火箭做得更可靠,让它不出问题;第二点是一旦出了问题,我们能把航天员的生命保住。所以整个长二F火箭研制过程中,可靠、安全是我们的理念,也是这样去实施的。所以整个火箭从可靠性设计上,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

杨利伟向少先队员们分享自己的航天经历(图源:视觉中国)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一代代航天人扛起使命,为国出征。从单人单天到多人多天,从天地往返到长期驻留,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运行,屡创奇迹的中国航天人,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杨利伟:随着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一支人才队伍。我们最初的选拔对象,从空军飞行员选拔到现在的科研院所,到大学院校,而且我们第四批也对港澳开放选拔,培养了很多的专业人才队伍,战斗在一线的主力也很年轻化,平均在35岁左右。

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从体量上来讲,从最初的8吨重的飞船到现在的百吨级的空间站,也就是说,相比早期的单个航天器飞行到现在的组合体空间站运行,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田立平表示,为适应不同的中国空间站任务,航天员中心在不断改进相关保障措施,让航天员能够在空间站中生活得更舒适。

田立平:最早从几立方米载人飞船的狭小空间,到现在相对宽敞的空间站三个舱的结构环境大大提高。包括舱内的光线,因为航天员的日常生活也是有自己生活的基本需求,长期飞行时面临的狭小环境、噪声等,会给他们多多少少带来一些影响。我们给他们创造更好的饮食、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好的休闲放松条件,那是我们保障人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现在咱们的住宿环境就是很宽敞,而且有私密的空间。

杨利伟在活动现场(记者张棉棉 摄)

目前,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航天器、新火箭、新飞船、航天服等产品已全面进入研制生产阶段。杨利伟表示,针对登月任务,目前已经开展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在第四批航天员的选拔上,知识结构和训练项目均会向未来登月的方向考虑。

杨利伟:现在我们进入到空间站,是完全在微重力的环境下。将来到了月球,有六分之一重力,对人的协调性、操作性(有要求),因为在太空中还要进行月球车的操作。一定要有丰富的飞行经历和经验;要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可能要比空间站需要的品质更重要,毕竟他们飞得更远了。

预计2030年前,中国航天员将登上月球。不过,对中国而言,载人登月只是探索深空的一个过程,未来我国计划在月球上建立站点,实现长期有人工作,并将它作为深空探测的基地。

杨利伟:载人登月一定不是最终的目标,它可能真的是作为一个“中转站”,将来可能会向更深远的太空去探索,这也是我们去搞载人航天利用这种资源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活动当天,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来到北京市少年宫,参加了丰富的动手体验活动,同时,活动现场还布置了中国空间站天宫画展作品展、全球拍天宫摄影作品展,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儿童画,表达孩子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致敬,以及对探索宇宙的无限想象。

戚发轫在现场(记者张棉棉 摄)

现场,有小朋友提问,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航天人?戚发轫院士总结为要做好四件事。

戚发轫:第一要做好准备。第二要有爱心,因为一个人有了爱,他能把你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第三,要有梦想,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梦就是理想,就是信念,就是目标。最后要有本事,现在把学习学好,打好基础,以后能为国家,能为民族,能为我们国家的复兴拿出你自己的本事来。想干什么都得有本事,当工人得当工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队日   飞天   我国   运载火箭   少先队员   航天员   空间站   飞船   中国   火箭   周年   杨利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