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5G开幕展“国云展”有教科书级历史见证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促进平等:多样性和包容性”。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博物馆日”的主会场,南京博物院联合全国8家博物馆,举办了专场“融合·在一起:从春秋到秦汉——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文化”。兵马俑、“王牌”看台、银铜二翼神兽……每一个教科书级的历史见证,都让你在10厘米的极近距离进行评价。




作为“国云展览”平台上首个利用5G技术开幕的展览,各大博物馆此次纷纷献出自己的珍品。约300件(组)文物,全面描绘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交流融合等历史面貌。融合展览的内容是设计师陈刚介绍:“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展品。青铜、铁、金、银等材料被认为体现了这次展览的主题: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这个由名人策划的特别展览中,您不能错过教科书级的历史证据。首先是秦始皇陵内两座气势磅礴的兵马俑。一个双手空空地站着,另一个武士跪在前面。可以超近距离观察兵马俑,近10厘米,还可以隐约看到连接铠甲和头上帽子的绳子上的红色。



如果说兵马俑见证了古代统一的步伐,那么展出的越王铜剑和武王夫差剑则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多样性。陈刚介绍与设计师融合展的内容:“它是通过考古发掘发现的,所以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会认为它生锈了,不那么光亮了。但不同的是,它是通过考古发掘证实的。而我提醒一下,上面的铭文非常清晰,至今仍能感受到当时吴越青铜剑制作技术的巅峰。



展览空间中轴线北侧中央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玻璃柜。以春秋中后期楚式“吴王”鼎为特色。

陈刚介绍表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头上都保留着礼制的“德卡”,但伞下的文化却多种多样。 “上面的图案复杂,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样子。”这是楚国的鼎。春秋战争时期,尽管有统一的制度,但投射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工艺技术仍然蓬勃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国境内外各民族在冲突中团结一致。这一时期的文物蕴藏着多种文化基因,比如一件银青铜双翼神兽,形似老虎,却有两只翅膀,底部刻有13个字的铭文。陈刚介绍:“如果你看这个东西的外观,这个产品是受到北方草原的影响,但是它的肚子上刻着汉字,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原风格。换句话说,它是北方草原影响的产物。 “融合。中国战国时期,在王陵中发现了一把钥匙,表明当时的贵族、王公们一心一意地拥抱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见证   铭文   包容性   兵马俑   多样性   教科书   博物馆   春秋   战国时期   时期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