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维生素B1、叶酸、维生素C等,有哪些正作用,有哪些副作用?

常吃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有哪些正作用,有哪些副作用?



一、维生素B1的正作用:它参与体内辅酶的形成,能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

主要用于摄入不足可致维生素 B1 缺乏,严重缺乏可致“脚气病”,以及周围神经炎等维生素 B1 缺乏疾病。

国外维生素 B1 注射液可用于需要快速补充维生素 B1 的疾病,如 Wernicke 脑病、维生素 B1 缺乏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或呕吐严重的妊娠神经炎,也适用于因严重厌食、恶心、呕吐或吸收不良而无法口服用药的已确定维生素 B1 缺乏的患者。

维生素B1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推荐剂量的维生素 B1几乎无毒性,长期过量使用可出现头痛、疲倦、烦躁、食欲缺乏、腹泻、浮肿。

国外有引起内分泌系统:发热、虚弱、出汗;免疫系统:瘙痒、荨麻疹、压痛和硬结(肌肉注射);胃肠道系统:恶心、胃肠道出血;神经系统:烦躁不安、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系统:喉咙紧绷、紫绀、肺水肿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二、维生素B2的正作用:它在体内转化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作为细胞内氧化还原系统和线粒体内电子传递系统中黄素酶的辅助因子,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体内代谢。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2缺乏症 ,当对维生素B2的需求增加而从饮食中摄入不足时(如消耗性疾病、孕妇、哺乳期妇女、重体力劳动时等)要进行补充。在下列疾病中,推定为维生素B2缺乏或代谢紊乱时:口角炎、口唇炎、舌炎;肛周和阴部糜烂;急性和慢性湿疹、脂溢性湿疹;糙皮病;寻常性痤疮、酒糟鼻;日光性皮炎;结膜炎;弥漫性浅表性角膜炎。

维生素B2的副作用:在正常肾功能状态下几乎不产生毒性,服用后尿呈黄色,但不影响继续用药。国外有报道称可能出现角膜混浊(薄雾)、点状角膜炎、角膜条纹、眼痛、视力敏锐度减退,和视力模糊等。

三、叶酸的正作用:它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的残基组成的水溶性 B 族维生素,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必需物质。

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叶酸的副作用:不良反应较少,罕见过敏反应。长期用药可以出现畏食、恶心、腹胀等胃肠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使尿呈黄色。

国外也有免疫系统:过敏反应(口服和静脉注射):红斑,皮疹,瘙痒,全身不适,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15 mg,1个月):厌食,恶心,腹胀,胀气,口苦或味觉失常;神经系统(15 mg):睡眠模式改变、注意力难以集中、易怒、过度活跃、兴奋、精神抑郁、思维混乱和判断力受损;代谢/营养系统:接受长时间叶酸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下降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四、维生素B6的正作用:它是辅酶的重要组成成份,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正常代谢。并与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生成有关。

主要用于维生素 B6 缺乏可引起黄嘌呤酸尿、铁粒幼细胞贫血、神经系统病变、脂溢性皮炎、唇干裂。也可用于解救酒精中毒、环丝氨酸中毒、异烟肼中毒、肼类化合物中毒惊厥、毒蘑菇中毒和其他毒物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

维生素B6的副作用:在肾功能正常时几乎不产生毒性,但长期、过量应用本品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国外也有感觉异常、嗜睡以及血清叶酸水平低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五、维生素B12的正作用:它为细胞合成核苷酸的重要辅酶,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缺乏时,可致叶酸缺乏,并所以导致 DNA 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的发育与成熟。维生素 B12 缺乏与叶酸缺乏所致贫血的血细胞形态学异常基本相似,两药可互相纠正血象的异常。还促使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此作用关系到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完整,维生素 B12缺乏症的神经损害可能与此有关。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放射性皮肤损伤(外用溶液)、缓解眼部疲劳(滴眼液)。

维生素B12的副作用:可能引起低血钾及高尿酸血症。国外有心血管系统: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外周血管血栓形成;血液系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消化系统:轻度短暂性腹泻;皮肤及皮下组织:瘙痒、暂时性皮疹;其他:全身肿胀感;眼部:眼痛、眼部充血、红肿、瘙痒。

六、维生素C的正作用:参与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与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所必需。

主要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 C 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用于治疗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维生素C的副作用:长期服用每日 2~3 g 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 C 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大量服用(每日用量 1 g 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 600 mg 以上时)、恶心呕吐、胃痉挛,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头晕、晕厥。


七、维生素E的正作用:它参与体内一些代谢反应,能对抗自由基的过氧化作用,可抗衰老、保护皮肤,还能增强卵巢功能、防止习惯性流产。

主要用于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的辅助治疗;用于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及肝脏疾病,习惯性流产,不育症,也可延缓老年早衰和记忆力减退,预防动脉硬化,神经性皮肤病变等;脑中风后遗症所致慢性脑循环障碍的伴随症状;闭塞性动脉硬化引起的外周循环障碍。

维生素E的副作用:长期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视力模糊、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腹泻、乳腺肿大、乏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叶酸   副作用   维生素   神经炎   作用   辅酶   红细胞   体内   皮肤   国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