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千年第一战:白村江之战

历史上,中日之间共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而中日第一战,是发生在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的白江口之战,也称白村江之战,战争的结果以日本的完败而告终。经此一役,中国也确立了在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日本在唐朝时期一直是向中国俯首称臣的,并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的知识,与唐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怎么敢在国力强盛的唐高宗时期向中国发动战争呢。

这就要从朝鲜半岛的“三国鼎立”说起了。唐朝初年,朝鲜半岛存在高句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百济在高句丽的支持下一直与新罗征战不休。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新罗再次受到百济的进攻,无奈之下向唐朝求援。为了安定东北边疆,唐朝派大将苏定方率水陆军10万通过渤海进攻百济。百济被平定后,苏定方留下名将刘仁轨驻守新罗,并再接再厉连克数城,“遂通新罗运粮之道”,沉重地打击了百济军。百济转而向高句丽、倭国(即日本)乞师求援。高句丽因惧怕唐朝没敢发军,而日本为了争夺朝鲜半岛,派出2.7万兵马出征朝鲜半岛,与百济的5000兵马联手,对抗唐朝和新罗的军队。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应新罗的请求,唐朝决定出兵支持新罗的统一战争。这次唐朝派出右威卫将军孙仁率近一万唐兵从海路乘军船驰援,与刘仁轨会师百济城,一时间,唐朝与新罗兵势大振。会师后,刘仁轨以”擒贼擒王“的战略,先攻百济军的老巢—周留城。由于周留告急,倭将庐原君臣率水军万余渡海而来,准备自白江口登陆。

663年8月27日上午,倭国水军400余艘战船绵延驶来,此时,刘仁轨的水军已率先行至白江口。冤家路窄,狭路相逢,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战—白江口之战爆发。

当时,大唐水军7000余人,战船170艘。倭国水军万余人,战船1000多艘。倭军人多、船多,但是大唐水军船坚器利,武器装备优良。倭军首战失利,次日又主动发起进攻,结果大败。据《旧唐书 刘仁轨传》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

《日本书纪》第27卷《天命开别天皇》也对这场海战作了更加详细的描述:”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列于白村江。戊申(27日),日本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己申(28日),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天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攻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朴市田来津仰天而誓,切齿而嗔杀数十人,于焉战死。是时,百济王丰璋与数人乘船逃去高丽。“

至此,倭国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以后1000多年没有再敢来犯。

而”百济诸城,皆复归顺“。此后,唐朝在辽东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新罗   朝鲜半岛   中日   大唐   战船   水军   日本   唐朝   中国   千年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