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人,是如今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前言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兴盛过无数民族和政权,其中契丹族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曾经令北宋朝廷头痛不已,是十分强大的政权。然而,它的兴衰历史却鲜为后人所知。

契丹族作为古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它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缩影。而它的衰落也预示着王朝盛衰的规律。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辽宁地区,正是契丹族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舞台。那里至今还留有契丹族先人生活的遗迹。

本文拟以契丹族的兴衰历史为线索,梳理这个民族从萌芽到辉煌,再到衰微的全过程,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段激荡的历史。

一、北狄残部,契丹萌芽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北方的匈奴单于受到汉朝军队的打击,不断向北退却。东汉光武帝时期,北匈奴单于被击溃,只能回到原来的故地。当时,这片土地上居住着鲜卑人。

于是,数十万北匈奴人便与鲜卑族混居在一起。两个游牧民族的杂居,导致鲜卑族日益壮大,后来分成了多个部落,东部鲜卑中的宇文部尤其强盛。

契丹族,便是自宇文部后裔中分支出来的一支。

起初,契丹只是个小部落。部落中的老人还记得祖辈们描述过最初的困境:

“我们这些北狄残部,游荡在草原上,牲畜寥寥,生活艰苦。邻近的部落都看不起我们,视我们如草芥。”

然而,这些北狄残部远离中原文明的影响,保留着与生俱来的野性和爆发力。在草原的淬炼中,他们变得强悍而狡猾。北魏统一北方后,契丹族臣服于北魏朝廷。但不久,北魏发生内乱,齐朝建立。契丹趁机摆脱北魏的统治,开始于草原上崛起。

到了隋朝时期,契丹族已经形成了“契丹八部”,逐渐兴盛。但是,它想要在草原立足,必须经受住北方强敌的检验。

公元612年,隋将军裴仁基率军深入契丹腹地,将其击溃。三年后,突厥再次袭击契丹,生擒契丹可汗。在接连的战败中,契丹元气大伤。

然而,正如亡国之君恰是天赐良机,这些惨痛的教训,让契丹族认识到要立足草原,必须强大起来。于是,他们开始向南发展,觊觎起中原的力量。

这一时期的契丹族,已经从单纯的游牧民族,慢慢转变成了“一半是游牧文明,一半是农耕文明”的状态。他们既保留了北狄的战斗力,又开始学习中原的先进文明。

唐朝中晚期的内乱,让契丹族走上了兴盛之路。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的发生,将唐朝的国力消耗殆尽。而北方的契丹族却在这乱世中茁壮成长。最终,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将契丹推向了辉煌的巅峰。

二、耶律天骄,契丹称王

827年,一个叫耶律阿保机的男孩诞生在契丹一户普通军户之中。这个孩子聪慧过人,长大后在族内以勇武见长。

耶律阿保机的祖辈们都是部落中的小头目。他们靠放牧维生,还要时常防御突厥人的袭击。生活并不富裕,但耶律阿保机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

15岁那年,耶律阿保机跟随父亲上战场,目睹了部落联军惨败于突厥人的铁蹄之下。父亲也在战场上阵亡。这件事成为了耶律阿保机心中一根刺。

“我一定要让契丹强大起来,让所有敌人都望风披靡!”少年耶律阿保机暗下决心。

为了实现抱负,耶律阿保机经常出入中原,学习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他还收买人手,为他效力。很快,这个英俊勇猛的青年就在部落里小有名气。

到耶律阿保机30岁时,他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这一年,契丹族的大会上,各部落头目推举他做可汗,统领全族。

可汗原本是契丹族世袭制度,耶律阿保机得以当选,让他异常兴奋。

第二年,耶律阿保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他学习中原王朝,建立了官僚机构,整顿军队。还定都于会同河,以便统治各部落。

这引起其他契丹首领的不满,他们觉得耶律阿保机想要篡夺大权,掀起了叛乱。然而,耶律阿保机用铁血手段镇压了叛乱,将权力牢牢掌握。

916年,34岁的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国号“大契丹”。他不再使用可汗的称号,而直接称帝,建立朝廷,以显王朝气派。史书上称这一年为契丹的始祖年。

在他统治期间,耶律阿保机不断用武力吞并周围的小部落,契丹的版图不断扩大。别的游牧民族也纷纷臣服。

耶律阿保机晚年时,每每登上九毛九山眺望,可以看到广袤的草原尽收眼底。这让他由衷地感慨:

“我出生时,契丹不过是北狄一隅。没想到我一生几经艰辛,终于让契丹在草原称王!”

926年,耶律阿保机去世。他用30年时间,将契丹从一个弱小部落,变成了令北方政权都敬畏三分。

三、千里江山尽入怀,辽国荣光

耶律阿保机死后,他的子孙继续统治契丹。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史称辽朝。在辽太宗、辽太后的治理下,辽朝的国力达到鼎盛。

951年,辽太宗助后周灭后汉,后周的世宗柴荣为感谢,把燕云十六州封给了辽朝。这让辽朝获得了控制中原的战略要地,也让北宋朝廷对其戒备。

976年,宋太宗赵匡胤建立北宋,随后于979年灭北汉,统一中原。两大势力之间的对峙随之展开。

两国为争夺河东之地,先后爆发蔚州之战、高梁河之战。辽军的骑兵像风一样快,每每能突袭而去。而北宋军队远道调动,又行军迟缓,经常于不意遭袭。

1004年冬,辽军3万骑兵分兵两路,直扑北宋军的后方。北宋军队大惊,仓皇撤退,死伤惨重。这场战败让北宋无限惧怕契丹人的骑射之术。

两国交战多年,北宋国力大损,最终于1005年向辽朝请和,每年犒赏辽国20万匹绢和10万两白银,换取边境的和平。

这时的辽朝,已经拥有从东北到外兴安岭,从松花江到内蒙古的广袤土地。它的国力空前鼎盛,可以与北宋分庭抗礼。

正如辽太宗当年登高眺望,感叹拥有这江山的喜悦:

“我得天下万里山河,马蹄所到,尽是我的国土。这般江山社稷,真是我辽朝的巨大荣耀!”

四、金人戏辽,契丹覆灭

盛极一时的辽朝,在11世纪中叶开始走下坡路。国力的膨胀使贵族们生活奢靡,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剥削也日益严重。这引起各族的不满,金朝的崛起就在这种背景下酝酿。

1114年,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兵变,很快就攻陷辽朝东京大定府。这让辽朝吓得魂飞魄散。然而它调动军队想反攻,已是力不从心。

1125年,金军三路],"[攻,直逼辽都上京。辽天祚帝仓促出逃,只身骑马北上蒙古高原,不久便病死沙漠。整个辽朝土崩瓦解。

耶律大石率领贵族残部西逃,在漠北建西辽。然而西辽实力大不如前,很快又被蒙古人灭亡。至此,契丹人的国家正式覆灭。

然而,另一部分契丹普通百姓则逃到黑龙江一带安家落户。他们舍弃“契丹”的称呼,改称“达斡尔”部落。

达斡尔人一直居住在这里,直到17世纪初,才被后金打败并编入旗籍。达斡尔族由此在历史上现身。

根据语言、生活习俗等可证,达斡尔族便是契丹人的后裔。所以,契丹族并未在历史长河中湮灭,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至今。

五、契丹过客,民族融合

历史是一部民族融合、文明传承的历史。

北狄残部在中原文明的熏陶下崛起,建立契丹族和辽朝的盛世。金人南下中原,又让契丹人的国家覆灭。然而,契丹人的精神并未因此湮灭,而是通过达斡尔族留存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个民族的兴衰只是一瞬。真正伟大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力量,在这力量驱动下,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代代相传。

契丹族也只是历史中的一个过客,但他们的历史留下的启示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结语

契丹族的兴衰历史只是中国民族融合、王朝更迭的一个缩影。

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历史中,任何一个民族都只是历史的过客。真正不朽的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

理解这一历史规律,树立大局观念,才是我们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所应持有的历史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契丹   达斡尔族   北宋   民族   残部   王朝   可汗   中原   头痛   部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