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究竟弹出了什么?

原标题:弹幕究竟弹出了什么?

弹幕最初发源于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为用户提供的留言弹幕功能,2008年,中国视频网站AcFun和哔哩哔哩引入了弹幕。如今,弹幕已成为各大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的“必备品”,弹幕文化也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形态,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娱乐性等鲜明特征。弹幕区创造了公共的话语场,改变了观众与作品的关系,但同时,自由而情绪化的弹幕评论也给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风气带来了某些挑战。

首先,弹幕创造了公共话语场,是流行文化的“网络生产基地”。用户针对视频内容产生的奇思妙想,使弹幕区成为“造梗大赛”,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金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亲爱的,热爱的》弹幕区中的“太上头了”,以及其他的网络热词“YYDS”“蓝瘦香菇”“破防”均来源于弹幕。弹幕由此具有了公共文化属性,影响力不断增大,因弹幕而生的网络热词也具有极强的传播效力,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流行文化、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弹幕区实际上打开了人们私密的精神空间,是“情感宣泄”的互联网疗法。弹幕区的观众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基于那些共同的隐于内心的情感,他们往往会收获一群陌生的朋友。《十三邀》专访蔡皋老师一期中,她的乐观与清澈感染着许多焦虑观众。弹幕区评论“有的人心中自有花园,有的人心中荒草丛生”“即使是我这般的人,我也是世界中的人”获得了极高的热度,许多观众在热评下回复,他们或是表达自己的感同身受,或是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或是安慰弹幕区中情绪低迷的人……受伤的“隐形人”在弹幕区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共情、与同为观看故事的看客共情,由此疗愈自我与他人,观众获得了精神慰藉。

再次,弹幕的出现使观众与作品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观众从不同视角出发,对视频内容进行褒扬或是吐槽、解构,以综艺节目《种地吧》为例,弹幕区出现的“土地也有生命力”“前半部分讲生活,后半部分讲生命”等总结式热评,使节目的含义远远超出了创作者的初衷,延展出“生活”“生命”等更为深入的话题,弹幕区也因此具有了集体性二次创作的特质。于此,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视频内容的客体,而是成为主动参与内容阐释的主体。此外,弹幕区提出的“其他人呢?”“为什么小童的镜头这么少?”的疑问在后续更新的剧集中得到了回应,创作团队在进行拍摄剪辑时都有意识地回答了观众之问,而观众在后续弹幕中也纷纷夸赞“剪辑好评”“小童镜头比之前多了”。当弹幕成为一种反馈与对话的方式,利于视频创作者对作品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掌控,从而明确改进方向,提高后续内容品质。

最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们在弹幕区发表观点,这种跨地域、跨民族、跨学科的交流,使作品的解读被赋予了多维的思考空间。如在哔哩哔哩《红楼梦》的弹幕中,常常有观众围绕服化道、段落主旨、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名解释等多个维度进行讨论,网友对于剧集的见解涵盖了艺术学、历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拓展了思考维度。

有些弹幕评论仅仅三言两语便获得上千万点赞,故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评论接近于文艺短评。而笔者以为,现阶段的弹幕评论与文艺短评存在明显区别,文艺短评注重理论基础的建设和观点的逻辑层次,主要是从艺术作品整体出发,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其作出评价;而弹幕评论往往短小、一言以概,且大多数即时性的弹幕评论都是根据某部分视频内容产生的有感而发的印象式、宣泄式评价,不能涵盖作品全貌,尽管有些评论见解独到,但因其主观性和弹幕区字符限制等始终“高不成低不就”。

如何让弹幕继续“弹跳”,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网络文艺繁荣,这是当下弹幕文化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

观众审美水平不一,自由多元的弹幕区往往会出现一些负能量的情绪宣泄和庸俗语言。此外,在一些直播节目中,一些商家出于利益考量,会雇用大量水军造势,甚至进行虚假宣传,这种低质化、流量至上的弹幕类型会影响网络风气。根据媒介生态出台应时有力的行业规范,通过技术等手段提高弹幕管理水平、净化弹幕文化环境,增强用户理性辨别弹幕的能力等,营造清朗的弹幕环境显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创新弹幕形式,加强对弹幕文化的引导,这也是弹幕文化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弹幕增强了用户与平台的黏性,是平台发展的动力,像热播剧《云之羽》《父辈的荣耀》等,创作团队经常出现在弹幕区与观众进行交流对话。此外,以哔哩哔哩为代表的视频网站还开始尝试使用特型弹幕:如图片弹幕、烟花弹幕、流沙弹幕、锦鲤弹幕等,这些弹幕新样式受益于技术进步,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审美期待。而近些年,诸多主流媒体入驻视频平台,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融媒体作品。如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发布的《后浪》演讲,收获了“30万+”的弹幕,其中关键词“后浪精神”“青年担当”“奔赴山海”等,无不彰显了网友对家国情怀的强烈认同。

综上,弹幕有趣味,也要有意义。创新弹幕形式,营造清朗的弹幕文化,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这是今后弹幕发展及视频平台发展必须深思的问题。(刘璇)

来源:江西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后浪   短评   文艺   观众   作品   内容   文化   平台   视频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