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50年前,罕见的晚清时期社会景物照片

1870年5月,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受聘于当时的大英帝国海事海关,在北京担任燃气工程师。这位29岁的英国年轻人抛下妻子和三个孩子,成为了生活在晚清首都大约100名外国人之一。在他的行囊中,他带来了当时中国非常罕见的相机。

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背着相机,穿梭在北京的街头小巷,拍摄了大约200张照片,记录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风俗、建筑和人民生活场景。

让我们跟着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来一窥清朝晚期的真实社会风貌。

1.清朝忠臣曾国藩的女儿曾继芬和聂继贵的结婚照。新娘服饰华贵,新郎穿着官服。背景的两个喜字分的比较开,和现在惯用的“囍”稍微不同。新郎露出的鞋底可以看出古人男子鞋底比较高,中间的盆栽修剪精致。

2.通往蒙古的包括南口在内的一段长城,虽然处在乱石荒坡之中,长城的风采依旧雄壮。

3.传统新娘花轿,新娘乘坐它去参加婚礼。坐上这个花轿后,新娘的生活从一个家庭转移到了另一个家庭。花轿装饰华贵,雕刻精致,为一台八人大轿。

4.左:香山塔的景色,它是大宗经寺的一部分。塔身镶有黄、绿、紫、蓝琉璃瓦。

右图:天宁寺,12世纪的宝塔,矗立在城西门外几英里的地方,北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密闭的地下密室中存放着建塔时放置的佛舍利、佛像和佛经。

5.藏传佛教僧侣“喇嘛”和他的学生。两个人的膝盖上都拿着念珠和成捆的“经文”。他们身后的桌子上摆放着青铜雕塑和西藏神圣的法器,其中包括一个刻有青铜佛像的骷髅杯和一尊文殊菩萨像。这是北京最早的宗教人物肖像摄影之一。

6.北京最重要的运河——大运河的景色。在整个清朝,这条水路将粮食和各色商品运往北京、连接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皇家天文台的青铜仪器一景。该地点是一个始建于明代并于清代扩建的望远镜研究中心。

8.圆明园喷泉门的景色。从1709年开始,清康熙皇帝开始建造这座园林,仿照欧洲宏伟的宫殿、花园和喷泉而建,颇有几分西洋气息。圆明园的大部分建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毁,国人再无法亲眼一睹它的风姿了。

9.北京街道的景色。右边清晰可见是一个茶汤铺。

10.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他们的骆驼。据查尔德说,这些双峰驼常被用来将煤炭和石灰从西山运入城市,以及在北京和蒙古之间运送商品。

11.北京城区一家华丽的木质结构烟草店,牌匾、楹联俱佳,门前还停放着一辆拖货的马车。

12.颐和园皇家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的景观。桥边是俯瞰昆明湖的铜牛。铜牛铸于1755年,被放置在湖上,希望能防止洪水,因为据说牛拥有驾驭水的特殊力量。牛背上刻有乾隆皇帝著名的篆书题诗《金牛铭》。

13.清政府外交部总理衙门一景。它由恭亲王于1861年设立,是处理北京外交区各国外交事物的官僚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圆明园   蒙古   花轿   长城   晚清   青铜   清朝   景物   北京   中国   罕见   景色   新娘   时期   年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