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锋晚年为何不写回忆著作呢

题目:关锋为何晚年不撰写回忆录?

关锋,这个名字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们来说,是家喻户晓的存在。然而,引人疑惑的是,三人中的王力和戚本禹出狱后都有撰写回忆录,唯独关锋没有。为何他选择了沉默?本文将为您揭开其中的缘由。

咱就直接开门见山说吧,关锋晚年为啥不撰写回忆录呢?

答案很简单,关锋出狱后,对往事的态度就是“四不”原则:不看、不语、不闻、不写;他晚年就是一心钻进书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关锋,原名周玉峰,是在1968年1月被关进监狱里的,经过14年的狱中生活,于1982年重获自由,当时他已经62岁。出狱后,关锋的待遇由《求是》杂志社负责,这家杂志社是《红旗》杂志的前身。

与其他两人相比,关锋出狱后的待遇与原单位挂钩,这令人产生疑惑。王力出狱后得到组织的安排,戚本禹则被安排在上海图书馆工作,但为何只有关锋的待遇与原单位有关?关于这一点,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遗憾的是,并未找到确凿的答案。

然而,即使无法获得确切的答案,我们仍可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关锋的晚年生活。关锋出狱后过上了一个纯粹的文人生活。与妻子和小儿子一起居住,他的日常生活以阅读和写作为主,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晚饭后去公园练练气功。关锋对哲学领域的研究颇有造诣,晚年更是全神贯注地钻研中国哲学史,主要集中在老庄和孔孟思想上。

虽然关锋没有留下回忆录,但在其他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中,他的笔触非常多样,总字数达数百万。例如,《老子通》就超过了一百万字,他还与戚本禹合编了《孙子兵法大词典》,这本书也有超过一百万字。晚年的关锋使用了许多笔名,例如“庆云”、“何明”、“古棣”,他在著作中很少署名“关锋”。

我们读史,主要是通过文字记录了解历史,而当事人的文字记录则尤为珍贵。关于关锋的生平得失,我大多从阎长贵的记录中获悉。阎长贵是关锋的弟子,对于他的师傅,他表示感谢,称关锋将他引入理论研究之门,并一直尊师执礼。

对于往事,关锋对于其他人都不愿过多提及,甚至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唯独在自己的弟子面前,他才会偶尔谈及一些过去的事情。1982年出狱后,关锋开始了他为期23年的学术研究生活,这段时间也成为了他纯粹的文人时光。

尽管关锋选择了沉默,没有留下回忆录,但通过其他途径,我们仍可以了解他那独特的晚年生活。他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书籍和学术研究中,终身致力于哲学领域的探索。尽管我们无法亲自体验他的思想,但通过他的著作,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对文化和思想的热爱和贡献。

通过关锋的生平事迹,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个人坚持追求真理和知识的力量。或许关锋选择了沉默,但他以其勤奋和热情的学术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也是关锋选择不撰写回忆录的一个原因吧,他相信文字已经能够记录下他思想的发展和追求的痕迹,这就足够了。作为一个纯粹的文人,关锋在沉默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关锋的一生证明了知识和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能够感受到真理的光芒。无论是撰写回忆录还是专注学术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最终成就了一个独特的晚年生活。

虽然关锋没有留下回忆录,但他以其沉默和奋斗,成为了一位无声的思想者。他的晚年生活虽然单调而纯粹,但他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了人生的意义,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存在。

或许,关锋之所以选择了沉默,是因为他相信,文字不仅仅是回忆的载体,更是传承知识的工具。他的著作虽然没有回忆录那般具体和个人化,却代表了他一生追求知识和思想的历程。

通过了解关锋的晚年生活,我们也应该思考自己,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坚持追求真理和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世界,或许才能像关锋一样,在沉默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光芒。

总结起来,关锋选择不撰写回忆录的原因有很多,但与他对知识的追求和纯粹的文人生活密切相关。尽管无法亲自了解他的晚年,但通过他的著作和记录,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独特的智慧和贡献。无论是否撰写回忆录,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同时也要肯定那些通过文字和著作来传承思想和知识的人。关锋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将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闪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晚年   著作   学术研究   回忆录   文人   真理   沉默   思想   文字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