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女王

【 作者:大罗杰Roger 】

游览大英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结合着阅读大英历史,突然对大英的女王有了兴趣,英国历史上,迄今共有6个半女王: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玛丽二世、安妮女王、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半个是九天女王简—格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女王出现在大英历史中?而且,翻阅史书,她们不仅不是“花瓶”,其功绩甚至超过诸多男性国王。

为什么是女王?

一开始产生女王的原因纯属偶然。我们知道“血腥玛丽”,作为亨利八世的女儿,两个理由使她成为大英的首位合法女王:第一,王位继承不排除女性。大英的王位继承法是“男性优先”,英国王室实行的是长子顺位继承王位的制度,不存在庶出继位的可能。也就是说,王位首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轮到其他儿子,最后轮到女儿。况且,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让英国男性,包括贵族和王室男性死伤惨重,这更增加了女性继承权的说服力;第二,当亨利八世需要一个王位继承人的时候,他穷极一生仅有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即位不久便一命呜呼,剩下的仅有2个女儿:玛丽和伊丽莎白。

所以,女王的出现是因为英国的王位传男也传女和任长不任贤。大英王位继承的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国王断嗣后,国王的外孙有机会君临天下,此后,外孙的孩子继续坐王位。这就使得大英王朝经常出现王室改宗的情况。自诺曼底王朝以来,英国前后诞生了十个王朝,其中七次是因为王室的君主绝嗣造成的。唯一比较例外的一次王朝更迭是现如今的温莎王朝,在我的《温莎古堡》美篇中,有所提及。

维多利亚做女王,也出于偶然。维多利亚女王出生时,只是王位的第五顺位继承人。但是,排在她前面的几位王位继承人,要么没有后代,要么后代夭折,因此到了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女王,便继承了大位。

还有一个理由同样令人信服:大英作为岛国有海洋屏障,易守难攻,外敌不易入侵。历史上,国王之所以要求男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打仗多为男性,男性国王“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是必然条件,而岛国以大海为屏障,男性为王的必然条件不甚突显,所以岛国诞生女王,也不足为奇。从今天往前看,大英自伊丽莎白一世以后就很少“御驾亲征”了。

荣光女王

大英的第二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是英王亨利八世的次女,她统治时期,恢复了其父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法案,她终身未嫁,以至于“童贞女王”的“贞节牌坊”高高竖起在大洋彼岸,取名“弗吉尼亚”(贞洁之意)。“伊丽莎白”之所以被称作“荣光女王”,是因为她功勋卓著: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通过其48年的统治,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和最富有的国家。另外,在她的统治下,英格兰文化盛况空前,莎士比亚、培根等人享誉世界,经年不衰。“精品女王”非她莫属。

伊丽莎白虽然独身一生,但在她从青春少女变为色衰老妪的整个过程中,从没有忘记“婚配”这件事,而利用婚配实现其政治意图,乃是伊丽莎白“下的一盘大棋”。经她调动的“棋子”包括:第一位求婚的姐夫:伊丽莎白当时既可以从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女王那里继承大英王位,还可以继承姐姐留下的鳏夫西班牙国王。按理,依照大英风俗,“小姨子的婚事姐夫优先”,所以腓力二世丧妻玛丽后,立马向小姨子求婚。但初登大位的伊丽莎白对于姐夫的求婚含羞带笑半推半就,这更让姐夫欲罢不能。当时的情形:整个欧洲大陆都不承认伊丽莎白的王位,于是,伊丽莎白利用腓力二世求婚的迫切之情,让他帮助自己摇旗呐喊,西班牙当时可是全球的“大哥大”,西班牙率先承认了伊丽莎白的王位,其他欧洲国家也都选边站队,纷纷承认。

第二位求婚者是法国小王子:即法王御弟兼太子。当时需要解决的是尼兰德问题。伊丽莎白答应求婚的这位20岁小爷,当时正带着法军进攻尼兰德呢,他们以宗教理由开打,但很快打成了独立战争。伊丽莎白让他调转枪口,于是,沉浸在英国王夫乃至英法两国国王遐想中的这位大男孩,被半老徐娘闹得神魂颠倒,他果然开始帮着新教徒去反抗西班牙了。

伊丽莎白奉行的宗教政策颇得人心。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女王曾经因为母亲笃信天主教而遭受迫害,她解决宗教问题的办法是走极端,残害新教信徒。而倾心新教的伊丽莎白的宗教策略是,以新教的精神为核心,改革保留部分天主教的仪式。这种中立的宗教政策使得困扰大英多年的宗教冲突从此消停了,老百姓也为此而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不必为信奉上帝的形式发愁了。伊丽莎白的宗教政策“一石二鸟”,既维护了此前受迫害的新教,又明确了王权,因为所有的宗教活动都是以忠于国王为前提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英国国教圣公会,就是那个时候确立的。

善于用人,是伊丽莎白领导艺术的重招。大英的海上强国之路不是坦途。那个时代,西班牙以海上实力最强称霸世界,伊丽莎白力求改变这一状况。女王具有海盗情结,她看中了海上大盗德雷克。1577-1580,德雷克单挑西班牙,获得女王的支持,自觉腰杆硬了,德雷克从英国出发,穿越大西洋,绕过美洲,再横穿太平洋回到英国,完成了一次漂亮而成功的环球航行。这一路收获颇丰,而且有趣:作为海盗的德雷克基本上是跟着西葡商船后边抢劫,前边两个海上强国辛辛苦苦战胜土著而获得的战利品,转手就被“黄雀在后”的德雷克取得了,西葡的不义之财,对大英来说却是信手拈来。这一路最大的风险大约是在南美大陆最南端,德雷克为躲避西班牙拦截走错了航道,但也不亏,虽然绕了远路,却发现了一个海峡—“德雷克海峡”。这一错,错出了以江洋大盗命名的海峡。德雷克地图上留名,历史上也有名。作为世界上第二个环球航行成功的航海家,德雷克排名在麦哲伦之后。但麦哲伦的航行没有走完,因为他在经过菲律宾的时候,掺和人家土著人内讧,而被乱刀砍死在沙滩上。所以德雷克才是世界上首个率队环球航行的船长。

伊丽莎白与文人关系甚好,在伊丽莎白时代,大英的戏剧、美术、文学和科学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学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别具风格。伊丽莎白时代是英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文学作品追求艺术的美感和完美的表达,强调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戏剧在伊丽莎白时代达到了巅峰。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包括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多种类型,深刻探讨了人性、权力、爱情和道德等主题。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丰富多样,不同的诗体和风格并存。著名的诗人包括斯宾塞、瓦特、雷尔和赫伯特等,他们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爱情和宗教的热情和探索。伊丽莎白时代的文学特点是多样而充满活力的,它不仅表达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观念,也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和美学追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说女王因为性别问题而不便御驾亲征,但事实上,伊丽莎白女王曾经与军队同吃同住,一座白色帐篷和一副金属马甲,是她的宿舍和戎装。而且,就在与西班牙的作战中,1587年的8月,在蒂尔伯里(Tilbury),女王亲临现场做战前动员,这一篇名为“让暴君恐惧吧”的演说,至今读来也热血沸腾。与今天政治家演说辞都是由一个庞大的写作班子写成不同,她演讲的一字一句都是自创自写:“我一直确信,除了上帝的保佑,我最强大的力量和最坚强的守卫,来自我所有子民的忠诚和爱戴。因此,我来这里,与你们一起,生死与共,为上帝、为我的王国、为我的人民,我不惜战死,哪怕我的荣耀和我的鲜血都沦落尘土,也在所不惜。我知道,我不过是一个柔弱女子,但我拥有一个君主、一个英格兰君主应有的心气和勇气。在我看来,帕尔马,或西班牙,或欧洲任何其他国家的君主,若胆敢侵犯我的领土边境,那无非是自不量力,其结果必然是自取其辱。”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5年,她绝对是大英历史上获得赞颂最多的国王,而她对大英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帮助英格兰确立了“英格兰主义”,即保持在欧洲大陆之外独立的岛国个性,不依赖也不屈服,建立属于英国人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句话,伊丽莎白塑造了大英。

与两个玛丽的纠葛

伊丽莎白取得这些成就纯属不易,因为她终其一生与两个玛丽女王纠缠不清。第一个“玛丽”是她的同父异母姐姐,也就是我们前期讲到过的“血腥玛丽”(Bloody Mary),玛丽女王一世。玛丽记恨伊丽莎白,是因为为娶伊母安妮,父亲亨利八世罢黜了玛丽的生母,使得小小的玛丽在幼年时备受痛苦;第二个记恨源于她们俩不同的宗教信仰。玛丽是传统的天主教,而伊丽莎白则信奉新教,当年的宗教之争,其残酷程度甚至超过今天的意识形态之争,有我没你,有你没我,战争因此而生,杀戮无数。

当年,玛丽女王一朝权力在手,就把妹妹伊丽莎白囚禁在了伦敦塔里。而在此后几年时间里,玛丽一世不断迫害新教教徒,其中就包括了大主教克兰默。甚至有人嘲讽说“玛丽每一次处死新教徒后都胃口大开”。不过,再怎么样,玛丽一世去世后,王位传到妹妹伊丽莎白手里,应该说是一件有利于大英的好事,否则,伊丽莎白的黄金时代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个玛丽是苏格兰女王,她一直是伊丽莎白潜在的对手,事实是这样,“血统论”和宗教信仰使得苏格兰玛丽比伊丽莎白更接近英格兰王位。因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安妮被以通奸罪斩首后,伊丽莎白成为私生子,从血统上来说,她无法继承王位;再有,伊丽莎白信仰新教,在当时以天主教为唯一宗教的情况下,她被视为异端。

所以,伊丽莎白与苏格兰玛丽,既有王位之争,又是宗教之争。这两个女人相斗终生,论辈分,作为亨利八世的甥孙,玛丽是伊丽莎白的隔代表亲,玛丽应当管伊丽莎白叫做“表姑”。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 1542—1587)出生六个月后即位为苏格兰女王。为了躲避灾难,她在5岁时就被送往法兰西,由她的母亲玛丽—德—吉斯代为摄政。她在法兰西生活、长大、接受教育,生活奢侈稳定。1558年4月24日,她与法兰西的表弟弗朗索瓦二世结婚。

同年她信仰天主教的表姑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去世,随即,根据英格兰法律,玛丽一世的妹妹——伊丽莎白继位。她的合法性在于,在这个将新教定为国教的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是唯一正统王位的继承人。而借由欧洲各国对于异教的恐惧以及罗马天主教对于异教徒的排斥,苏格兰玛丽对外宣布自己拥有英格兰王位合法继承权,她拒绝核准《爱丁堡条约》,拒绝承认伊丽莎白一世为英格兰女王,拒绝将英格兰王室的纹章用于自己的部队。

苏格兰玛丽认为,遵照常规继承法,并根据罗马天主教教规,作为“私生女”的英格兰伊丽莎白不能继承王位,尽管反天主教嗣位法直到1701年才获得通过。原本苏格兰玛丽与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二世结婚后,她作为法兰西王后,应当得到法国的支持,但由于法国胡格诺派起义和其他种种原因,法国不能救援玛丽,所以,即便英格兰王位出现问题,法国也无能为力。

后来,伊丽莎白后来把玛丽关了19年。因为一个企图刺杀伊丽莎白扶持玛丽上位的阴谋败露,英格兰议会劝伊丽莎白处死玛丽。对此,伊丽莎白犹豫再三,最后签署了法令,下令将玛丽砍头。

几天后,这位美丽而忧郁的苏格兰女王,走进了福瑟林城堡的大厅。她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十字架。大厅顶上覆着黑色帷幔;过道的另一端,是矮矮的断头台。玛丽与仆从一一告别,他们失声痛哭。玛丽安慰他们,说死亡对她来说何其不是一种解脱,再也不用坐牢了。她被处死后,她的小狗仍然不愿离她而去。它悄悄爬到她的裙边,伤心地啜泣。这时,能够听到的,是彼得伯勒司法官大声宣布:“伊丽莎白的敌人都将如此毁灭。”

欧王祖母

维多利亚女王被称作“欧王祖母”,欧洲的挪威、西班牙、丹麦等国家的王室都是她的后代。而在她的统治下,除了英伦本土,大英还拥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马来西亚、南非和拉美的诸多小国,跨越五大洲,大洋上属于英国的岛屿更是数不胜数,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而维多利亚是世上第一帝国的第一女王。

这位女王是怎样炼成的?3个男人起了关键作用。第一位是她的舅舅,即后来的比利时国王,他一直耐心地教授维多利亚如何成为一国之君。

第二位是她的首相墨尔本,就是澳洲首府城市取其名字的那位首相,维多利亚即位时,女王28岁,老“宰相”58岁,丧妻的墨尔本情感空白,全心全意地帮助小女孩治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而这个小女孩代表着自己全部的生活意义。很快,维多利亚和墨尔本建立了一种既像父女又像师生的关系,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有很多禁忌,一些事情可做,而另一些事情则不便多嘴,这些,墨尔本从一个睿智老成的政客的角度,一点点地教给维多利亚,而其他的时间里,墨尔本不是陪她骑马,就是陪她聊天,让她快速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习惯了宫廷的生活。

维多利亚的丈夫艾伯特,是辅弼她的第三位贵男。艾伯特实际上是她的表弟,来自母系的家邦——德国的萨克森哥堡。艾伯特英俊潇洒,颇有学识,最重要的是,他爱维多利亚,对她体贴入微,帮她解决所有问题。艾伯特劝说女王在“寝宫危机”中与议会妥协。曾经有一段时间,艾伯特真正主宰了维多利亚的政治生活,王冠虽然还戴在女王的头上,但实质上的英王是艾伯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就在艾伯特勤勤恳恳治理国家之时,女王在忙着生儿育女,她趁着生育期,一连生了9个子女。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统治术:不必执拗于版图上的控制,殖民地就是殖民地,不用像对待英伦本土那样事无巨细事事过问。殖民地的重要价值在于商业,保护航道比保护殖民地疆域更重要,控制了海洋商运通道就可以控制全球市场,保障大英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保证全球黄金白银等各种资源流向大英,如此说来,你不得不承认,这才是征服世界的最高境界。

举个例子说明大英那个时代的殖民过程:大洋洲的新西兰最初住着毛利人,荷兰人去了没有搞定毛利人,还被毛利人给吃了,但他们好歹留给了这个岛国一个名字叫做“新西兰”(New zeland),并且很快招引来了更多的欧洲移民。毛利人不愿意打仗,几个酋长在一起商量定了,咱们找个欧洲的靠山吧,虽然他们没有互联网也不看报纸,但他们不傻,毛利人知道,当时大英最厉害,于是拜维多利亚女王为新西兰之主,新西兰并入大英帝国。酋长们同意英国人购买他们的土地,很快,英国人蝗虫般地过来,开始挤占毛利人的空间,不得已,毛利人与英国人开战,10年下来,酋长部落联盟被瓦解,毛利人被驱赶到部分地区居住,而大部分地区则被英国人控制。毛利人具体归化大英的年份是1840年。好在,没有被灭绝的毛利人将奇特瑰丽的毛利文化传承了下来,成为非常棒的文化遗产。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国运运行至顶的时代。在亚洲,除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他们还通过印度,控制了阿富汗和缅甸,继而进入伊朗。当然,西亚非洲也没有被放过。大英收购了苏伊士运河50%股份,从而控制了埃及和苏丹,大英又在南非捡到了钻石,开始EXPLORE南非,与后来称作“布尔人”的当地人发生了“英布战争”,打了三年,大英损失2万万英镑,死伤几万人,最后的结果是布尔人屈服,大英巩固住了南非这块土地。

大英在19世纪末举办的两次世界级的活动,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最佳亮相。一是伦敦的全球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另一是女王在1897年为庆祝自己登基60周年,搞的一个“钻石庆典”。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世界级盛大活动的“天花板”了,当时的伦敦大街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游行以及殖民地军队的阅兵式,骑兵方阵包括来自澳大利亚的骑兵、来自加拿大的轻骑兵、来自苏格兰的骑兵卫队,和来自沙漠的骆驼骑兵。印度人比较有诚意,派出印度王公出身的警察部队军官参加,还有香港的警察编队。非洲的各种方阵更加奇特,光肤色就令人眼晕,他们的模样和造型光怪陆离。可以说,这些都是大英麾下的武装。如果说,第一届世博会让所有人看到了大英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那么“钻石庆典”则实实在在让人们了解了大不列颠的军事能量。

在大英最为高光的时刻,1901年1月22日,老祖母穿上白色的长裙,在她和艾伯特亲王最钟爱的怀特岛上去世。至此,这位世界上最光彩的女人活了82岁在位64年,是当时所有英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维多利亚时代也成为大英盛世的代名词。

作为大英历史上的另一位“精品女王”,维多利亚点亮了大英。

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年龄和在位时间上都超过了她。同时,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英国有伊丽莎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奥地利有玛丽娅女王,俄国有叶卡捷琳娜女王,西班牙有伊莎贝拉女王,瑞典则有克里斯提娜女王,东方之国更有武则天和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而富有革命精神和浪漫情怀的法兰西,作为一个女权先锋的现代国家,历史上却从未出现过女王。其中的原因,烦请朋友们发表意见。

【瀚林智库 大罗杰】作者简介

Roger,大罗杰,瀚林智库专家,《Roger观世界》专栏作家。上世纪70-80年代在大学读书和教书,90年代起受聘担任全球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直至退休。

退休后,Roger开始在国内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爱旅游,爱摄影。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摄影记录风光。他用心去发现和体验生活和旅游的点点滴滴,用故事来讲述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与历史对话,以美文会佳友,Roger迄今已撰写数百篇“美篇”美文,让读者伴随他的脚步,一起观世界。

《Roger观世界》专栏,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编辑:孙畅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及本网。图片引自网络,感谢源引网站和原作者贡献,侵删。本网站仅提供资料储存平台,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学习交流。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获得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权后合法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大英   伊丽莎白   女王   天主教   玛丽   维多利亚   苏格兰   英格兰   王位   英国   精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