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挫折教育≠制造挫折,这些做法或许更加合适

摘要:挫折对能力与心性的历练是非常必要的,但父母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有弊无利。

玩具坏了、游戏输了、想吃零食却被拒绝……即使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生活中需经历的“挫折”也不可谓不多。

而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挫折对能力与心性的历练确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不少父母都对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颇为重视,甚至不惜采取人为制造挫折的方式,但这样真的有效且合适吗?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探讨下如何正确地进行“抗挫折教育”——

故意制造挫折有弊无利

不少情况下,对于拥有成熟的认知执行能力的成年人,“愈挫愈勇”的确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孩子们的大脑发育程度既无法支持完善的自我认知,也无法对目标的难度作出足够可观的评价,更不能自主疏导情绪——过多的挫折体验,只会对他们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曾提出过“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一个人如果长期经历失败,并得不到及时的安抚与帮助,最终很可能会在诸多事物上放弃努力,甚至对最简单的尝试都望而却步。尤其是敏感的孩子们,如果他们被过多地挫败,屡屡被拒于目标之外,就更可能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

为此,一旦感受不到有效的支持,过度的挫折只会让孩子习惯逃避与放弃。事实上,小朋友们平日里要面对的挫折远比成年人想象中更多,如上文所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和小伙伴闹矛盾、没得到长辈的肯定、愿望没得到满足等等已经是份量足够的挫折了,再有意“加码”往往适得其反。

既然“以毒攻毒”不行,那么,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抗挫能力的正确培养方式

马丁·塞利格曼在提出“习得性无助”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相对的概念:习得性乐观。即,一个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专注、积极性与自信心,亦是能通过合理的锻炼得到的。

认同孩子的情绪

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就这么点小事,哭什么哭?”“光哭能解决问题吗?”事实上,让孩子去与自己的情绪抗争是很困难的,因为情绪的流露太自然、太迅速,也太难以压抑,即便成年人都时而会有“泪水止不住流”的无奈,更别提小小的孩子们了。

其实,情绪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抗拒情绪的存在反而会带来更多问题。如果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产生的压力及其他的负面情绪都能被父母很好地接纳,TA就会渐渐掌握察觉情感的能力,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正是让孩子得以勇对挫折的基础心理建设。也许宝爸宝妈们会问:身为父母,如何向孩子表达“我接纳理解你的情绪”呢?答案很简单,一个温情的拥抱就足够啦!

对孩子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

其次,父母面对孩子时要坚持“乐观的解释风格”。所谓解释风格,即父母如何向孩子解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也可称之为归因方式。总体而言,孩子能理解的解释风格分为乐观和悲观两种。

举个例子,当孩子做成了某件事情,父母乐观的解释会是:“宝宝很棒!看吧,只要你坚持就能成功!”而悲观的解释则是:“不要骄傲哦!这次是运气好。”

反之,在孩子失败时,乐观的解释是这样的:“这次运气不好,宝宝不要害怕失败,继续努力,下次会更好!”而悲观的解释是:“你总是粗心大意,才会像这样一直错!”

总而言之,乐观的解释风格会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因素,如个人能力和信念;而对失败则归咎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和客观难度。悲观的解释风格则截然相反。

经常接受乐观解释风格的孩子会习惯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往往更加自信,更敢于面对挫折:“我可以!只要坚持下去,总能行的。”对自身的未来也会持有较高的期待。并且,孩子在7岁时就会建立起自己的解释风格,会模仿父母来解释自己的成败原因。这一解释风格,将演变成TA终生习惯的归因方式,影响TA的做事动机、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于挫折的可承受程度以及一生的成就。

换个角度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难免经历挫折与失意,平和以待,直至寻得跨越的方法后,它们又何尝不能是满满成就感和自信快乐的序曲呢?而那份愿意直面挫折、并战而胜之的勇气,很大程度上就孕育自我们儿时,那些简单和纯真、却充盈了成长旅途的点滴经历。

日起日落,云卷云舒,趁着孩子还在享用一生中最纯粹而宝贵的时间,不妨多多地用包容和快乐点亮TA的童年,当TA发自内心地认为世界是个浩大有趣的游乐园,那么即使跌倒了,也能在父母爱的注视中勇敢站起、重新出发,无所畏惧地笑着向前奔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马丁   挫折   悲观   乐观   做法   情绪   合适   父母   风格   能力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