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要注意防止凉燥、温润饮食!

秋分是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至,昼夜均,寒暑平。在这一天,太阳达到黄经180度,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这个时候,阴阳之气由夏外散转为秋收藏,人体的气血也是一样。秋分养生要注意防止凉燥、温润饮食。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前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比较干燥。要注意开窗通风,及时增减衣物,适当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这个时节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凉和燥。尤其是老年人会出现一些不适,比如咽痒、咽痛、咳嗽、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

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陈晓磊表示:“这些症状在中医上就称为秋燥病。肺为娇脏,所以秋天一来,首先袭击的就是肺。肺又和大肠是相表里的,根据中医的理论,肺主皮毛,所以人们出现的呼吸系统疾病,还有皮肤表面的不适,以及胃肠道不适的症状,都跟秋燥有关。我们可以食用一些养阴清肺的食物,起到温润的作用,如荸荠、百合、莲藕等;还可以食用一些润肠通便、富含油脂的坚果,比如芝麻等,保护肺脏和肠道,应对秋燥。”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中医建议,护养要注意调情绪,保持内心平静,参加功法锻炼,可减缓秋季的肃杀之气,排解忧郁和易怒等不良情绪。初秋脾胃虚弱的人群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以防着凉而引发胃痛、胃胀、腹泻、腹痛,也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运用艾灸的补泻作用调和脾胃。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校对:陈海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秋分   温润   徐汇区   脾胃   节气   昼夜   秋季   不适   医师   中医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