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9月,李秀成挥师北上,同时派出小股部队轮番进扰湖州外围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可以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曾国藩早就垂涎浙江,他坐视太平军消灭王有龄,自己再夺回浙江地盘,因此,对异己派系的王有龄血书十分淡漠,却假惺惺地哀叹一番:“遥望武林(即杭州),鞭长莫及,忧灼如何!”苏抚薛焕则派员解运军火、米粮由海路驶抵澉浦,换船驶进鳖子亹,直抵钱塘江口的螺蛳埠。

王有龄挖空心思妄图火攻太平军

但杭州城外均有太平军营垒,军火军粮不能入城,只得就近解送给驻扎外线的况文榜部。以后,薛焕又数次派人接济,不是被太平军截获,就是携粮逃遁。王有龄“挨户劝捐,立重赏选募敢死之士,以期速通饷道”。少数亡命之徒以卵击石,迅被歼灭。王只好乞灵神佛。但“此时,佛力亦难救护”。12月5日,王有龄挖空心思妄图火攻太平军,令人先置桐油于水龙内,再射入太平军军营内,以纵火焚营。但阴谋被太平军识破。

12月10日,童容海派人至清营诈降,浙江布政使林福祥喜出望外,“信而受之”,并给童容海黄金200两,以及火药、铅丸、号衣、红顶、蓝顶、花翎、蓝翎等物。童容海与林福祥相约四鼓时烧海潮寺,以为清军内应。届时,清军见海潮寺火起,依约前往,遭太平军伏击,“枪子如雨”,清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接着,太平军又进攻候潮门清军营垒,适敌凤山门空心炮台起火,太平军蜂拥而至,正要登城,清副将曾得胜率部死战,击退太平军。

这天下午,文瑞所部驻武林、钱塘、清波门清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太平军。12月14日,有一徐姓越狱囚犯与李秀成约定,17日黎明开门迎接太平军,可是被王有龄侦悉,王乃斩杀徐姓及同谋兵勇多人。

李秀成攻取杭州

李秀成见城军民大批饿死,人心解体,为分化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多次“射谕入城,分军、民、满、汉,分别言语”,指出清军“肯降者即可”(105)。清军兵弁为了活命,纷纷投降或逃亡,城内一片慌乱。12月28日,守城清军因数日不食,饥饿难熬,于夜间奔艮山门,俟天明冲出,二鼓后下城,投奔太平军。李秀成乘势于12月29日发起总攻。

王有龄见杭州已不能保,欲启开城门,放百姓出城,但被瑞昌所阻,理由是:“弃民是弃城也。”但大势已去,杭州军民自行“夺门而出,一发不可复制”(106)。李秀成乘机督部将谭绍光、邓光明、陈炳文、郜永宽四面越城,一拥而入杭州城。巡抚王有龄、浙江提督饶廷选、处州镇总兵文瑞均毙命,浙江布政使林福祥及米兴朝等被太平军俘虏。忠王因王有龄曾令师爷写信给他,要求他不要扰害杭州军民,遂对王有龄产生好感。

杭州城破,忠王亲自到巡抚衙内,准备招降王有龄,但王已自缢身亡。当时,满城未下,杭州将军瑞昌仍在负隅顽抗,坚守不降。李秀成下令停止进攻满城,一面射谕入城劝降,并请旨大赦满人。但瑞昌拒绝,李秀成下令恢复攻势,12月31日,胜利攻克满城。将军瑞昌、乍浦副都统杰纯、关福皆自尽。杭州克复后,海宁州已四面楚歌。1862年1月2日,守将张威邦被迫投降太平军,蔡元隆统军据守州城。

占领杭州后,李秀成即着手办理善后事宜,从嘉兴运调米万石,钱20万串前来施赈。因“各贫户无本资生”。李秀成又“借其本而求其生,不要其利”(108)。太平军入城后纪律严明,对居民秋毫无犯,不少城乡饥民纷纷加入太平军。1862年1月7日,李秀成留主将邓光明(后封归王)、天将童容海(后封保王)等驻守杭州,自统大队人马北趋松沪。时,浙北唯湖州未下,李秀成即令谭绍光率部乘胜进军湖州。不久,湖州府各地战火弥漫。

赵景贤兴办团练,屡挫太平军机动湖州

湖州“四面环水,地处洼下,形势险奥”(109),既是浙北的军事重镇,又是苏、浙、皖三省的重要孔道。湖州一直处在皖南与苏南太平军的威胁之下,是杭州的主要屏蔽。清政府在湖州驻防的主要力量是团练,前福建粮道赵景贤是其首领。早在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赵景贤就奉浙抚黄宗汉之命督办湖州团练。他“毁家为倡,筹画井井”,于是“人服其能”,湖州团练初具规模。李秀成一克杭州后,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

他与赵景贤“最契”,竭力支持湖州团练,赵景贤也揽下防务,更加卖力地为清廷效力,进一步加强湖州防御体系,“高城深壕”,“聚粮造械”,城外环筑土 ,召募兵勇,增设乡团,于是湖州城防坚固,“坚守之备悉举”(110)。赵景贤还重视江湖防务,设立水师大营,以大钱口为防守重点。同时,又在湖州附近遍设团练,拱卫城防。这样,湖州地主武装盘根错节,遍及城乡,他们四处骚扰,镇压反清起事,气焰极为嚣张。

为了消灭赵景贤经营多年的地主武装,李世贤曾亲自两次率军攻打湖州,但都未能如愿以偿。1861年9月,李秀成挥师北上,在进军杭州的同时,派出小股部队轮番进扰湖州外围。李秀成对湖州战略机动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牵制湖州的地主武装进援杭州,二是为大规模进军湖州准备条件。11月9日,当杭州军事日夜吃紧之际,太平军水师自北路进攻位于太湖南岸的大钱口。风起浪涌,太平军战船乘势而进,清军败退西南湾。

须臾,风平浪静,水势大跌,太平军战船搁浅,进退维谷,形势急转直下,清军乘势反扑。赵景贤又遣团练夹攻,大败太平军,缴获太平军战船60余艘。11月14日,赵景贤以杭州危急,率大队援杭,至平政、高桥被太平军所阻。12月底,杭州失守,赵景贤气焰顿降,对湖州前途表示悲观,叹曰:“此城成孤注矣,势不能守。”

谭绍光长围久困,攻克湖州

为了分化敌人,李秀成于1862年1月6日差降将李元林、李元桂携手谕劝降,赵景贤拒绝投降,并杀害了二李。(113)清廷闻奏,对赵景贤大加称赞,并“著赏布政使衔”。赵景贤对清廷的厚爱感激涕零,向主子保证:“效死弗去,以报国恩。”劝降不成,李秀成调集几万精兵向湖州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根据杭州战役经验,忠王采取步步为营、稳健推进、长围久困湖州的战略方针。

1862年1月14日,太平军攻克湖州附近重镇菱湖。16日,追踪敌军至袁家汇。清军败退入城,太平军兵临湖州城下。赵景贤眼见“环湖境数百里尽没于贼,粮少援绝,而寇来益众”,惶惶不可终日,遂沉湎酒色,不问军政,将兵权授于部将熊得胜。是时,湖州府四周乡镇均为太平军占领,只有城北20余里的大钱口仍为清水师盘踞,并与湖州恃为犄角,湖州清军“得出太湖,取间道与上海潜通”。

1月18日,上海运来大米20余石以及军火、物资接济赵景贤。显然,要彻底断绝湖州补给线,必须首先拔掉大钱口的清军据点。于是双方在大钱口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1月26日,太平军乘大雪、河水封冻之机,捕获清军战船10余艘。次日,太平军渡河到达王母来桥,敌北防局团练溃散,是夜太平军乘胜攻占杨家庄。以后几天,大雪愈甚,“太湖冰冻坚如平地”。1月30日,太湖洞庭山的太平军冒着严寒,“履冰而渡”,突袭清军营垒。

清水师战船不能驶动,大钱口遂被太平军攻克。于是湖州府城“内外不通,粮米火药无复接济”。李秀成决定围而不攻,等待城内粮食耗尽,乘便取事。赵景贤更不敢出城,双方相持。(121)到3—4月份,清军粮食几尽,乃“谋搜民食以饷军”。5月中旬,民食也被搜刮干净,赵景贤乃采纳朱和熙之计谋,以城中三十五铺分隶诸营,以解决清军的吃饭问题。

于是清军“穷搜大索,无复顾忌,老弱妇女,皆被酷刑”,无辜的百姓大受战争之灾,饿死者、自尽者达十分之一二。清廷严旨为湖州大力筹济粮饷,饬令左宗棠迅速进军浙江,并谕曾国藩严催湘军悍将鲍超力攻宁国,尔后取道广德驰援湖州。但是,曾、左各有成算,上谕卒不得落实。5月以后,湖州形势更趋恶化,清军士气低落,“营勇日益骄横,或隔水与贼语,或与贼往还”。

清军守将也首鼠两端,徘徊观望,5月14日,余杭人孙明德率团练出战,举旗于天宁寺,妄图杀开一条血路,抢夺太平军的粮饷、军火,但遭到迎头痛击,伤亡惨重。自此,清军仅存的一点锐气也消失殆尽。5月30日黎明,清将熊得胜归降,依约开东门迎接太平军,届时南门亦开,于是,谭绍光率军胜利占领湖州,赵景贤被活捉,后降于李秀成,知府、知县均毙命。赵景贤因顽固不化,次年被幕王谭绍光击毙于苏州。

至此,太平军几乎横扫全浙,开辟了较为稳固、富庶的浙江基地。清军控制的地区,唯“衢、温两郡城及定海、石浦、龙泉、庆元、泰顺而已”。李秀成兄弟南北经略,终于胜利实现了追求多时的战略目标,江浙基地联成一片,支撑着太平天国最后的岁月。从局部战区看,太平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可是,从全局看,这一胜利是以天京上游的丧失作为沉重代价的。正当李氏兄弟经略全浙时,湘军已经构成了对太平天国全面战略包围的严重态势。浙江清军系江南大营残兵溃勇,迅速被太平军摧毁。但湘军素质却优于太平军。曾国藩在杭州失守后,立即令左宗棠进军浙江,抢夺地盘,策应天京会战。李秀成兄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最后决战。

参考资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革命运动·太平运动》,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缩微胶卷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迄2001年已经出版26册,其中第1—2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朱学勤等纂《钦定剿平粤匪方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湖州   太平军   瑞昌   太平天国   太湖   团练   战船   杭州   浙江   大钱   部队   李秀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