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北京城的中轴线

#巡礼新京彩#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理想模式,是《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匠人营国”的描述。它对周代的都城制度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理论中最早、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学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中有关都城建设的理念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都城的建设。

北京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中轴线是金中都中轴线,现在只留下一些残缺遗址,已经无法见到它的原貌。而现在中轴线的位置则是在元大都时确定的,但是元代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也已经荡然无存,仅仅可以见到一些遗迹了,人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中轴线是在明清时期建造的。

北京中轴线吸收了历代都城建设的精华,成为中国古代都城的巅峰之作。全面实现了《周礼·考工记》对于都城的规划建设思想,把中国历代都城建设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元、明、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发展的强盛时期,绝大部分时间是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各朝代。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集大成者,而北京城的中轴线,其规划设计之完美,建筑规模之宏伟,建筑水平之高超,文化内涵之丰富,完全超越了历代都城中轴线的建设水平,达到了顶峰。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中保存最完整的。尽管有少量建筑消失了,如紫禁城前面的中华门、后面的地安门等,但是大多数的主要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如紫禁城、太庙、天坛、钟鼓楼等,显示出昔日的壮丽辉煌。

中轴线是古都北京最重要的轴线,北京城是围绕中轴线规划和建设的。

元灭金后,放弃沿用旧燕京城(金中都城),在东北方向另选新址建造元大都城。建造新的都城如同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元大都先规划,后建设,统一规划,一次建成。这种方法不论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还是在世界古代都城的建设史上,都是较为先进的模式。明代在元代中轴线的基础上重建,清代继续发展、丰富和完善,终于达到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境界。

人们现在看见的北京中轴线大部分建筑是明北京时期建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留给北京最大一笔历史文化遗产的人是明成祖朱棣。明灭元后,先定都南京,北京一度丧失了都城地位。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权,随后迁都北京,中国历史出现重大转折。弃南京,兴北京,固然有朱棣长期在北京生活经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北京的政治、军事战略地位超过了南京。定都北京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巩固北方边防。

历史的发展完全印证了朱棣的高瞻远瞩和真知灼见,明代大部分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大明以强烈的自信引领世界,海路有郑和七下西洋,陆路有陈诚五使西域,海陆并举,扬威布恩,柔远怀人,才有各国仰慕大明,梯山航海,万国来朝的盛况。终于实现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盛世景象。

清朝继承和完善了北京中轴线。清朝前期,接连出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持续一百三十四年的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古代最后的、最辉煌的高峰。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鼎盛,国力强大,财政宽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民族关系改善,文化事业发达,国家的统一大大加强,形成了中国广大的版图。清朝人口在乾隆时期超过三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二。有学者研究认为白银储量约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着最大的顺差,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一,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北京中轴线在明代建造的基础上得以修复、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其建筑布局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要成为国家礼仪的典范。《左传·正义》记载:“天子之城方九里,诸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早在周代,就已经规定了每个级别的城市规模。这一规则一直得到延续。北京是明代全国等级最高的城市,共有三重完整的城垣结构,嘉靖以后为保护南城还修筑了第四重城墙,这样把紫禁城放在了最核心的内部,既达到了对于皇帝的严密保护,也彰显了皇权的神秘与尊贵。

明代北京三重城垣架构的核心是紫禁城,而严格按照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紫禁城的核心应为前朝三大殿。三大殿是皇帝颁布政令、召集群臣以及举行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礼制活动的场所。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就曾指出:“故宫三大殿有行政作用,更具有神殿作用。”自汉代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学说,中国历史上的皇权与神权就不断走向统一,到明清时期,皇权也是神权,神权也是皇权,两者已经合二为一。因此,皇帝的诏令开头必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可见三大殿所承载的政治功用。

此外,从中轴线上建筑的取名来看,也充分展示了北京中轴线的政治意涵。永定门是中轴线的最南端,也是外城的南大门。永定门取名“永定”,不仅是为了与南门外的永定河相对应,更是想表达明代统治者希望天下安定、江山永固的愿望。往北走就是正阳门,“正阳”一名雄浑大气,表现出阳刚之气。此外,诸如天安门、地安门、大明门、玄武门等城门的称呼,无不表现出明代统治者祈求安定的愿望。

北京的中轴线充分展示出传统社会的皇权思想。皇城安排在了全城的中心,也是南北中轴线的中心地带,体现出皇宫的主导地位;城市“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布局,是为了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尊严;按中轴线对称铺开的道路,以经纬交叉的形式遍布京城,居中的皇宫,成为交通最为发达的地方。北京中轴线,是皇权至上理念的最好体现。

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的皇家祭祀建筑即是俗称的“五坛八庙”。一般认为“五坛”是指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及先农坛,这些祭坛对皇宫和中轴线形成环绕态势;“八庙”是指太庙、历代帝王庙、孔庙、关岳庙、宣仁庙、时应宫、凝合庙以及昭显庙。这些皇家庙宇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东、西两侧,自北而南分别为:东侧为太庙,西侧历代帝王庙;东侧孔庙(文庙)西侧关岳庙(武庙);东侧宣仁庙(风神庙),西侧为时应宫(雨神庙);东侧凝合庙(云神庙),西侧昭显庙(雷神庙)。

在这些祭祀坛庙中,太庙和社稷坛是规制较高的祭祀建筑,太庙是宗族和血脉的代表,社稷是国家和江山的象征,因此这两个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最为讲究的祭祀建筑。太庙即祖庙,是皇帝祭奠先祖的家庙,位于天安门东侧。社稷坛位于中轴线核心部位的右侧,天安门城楼的西侧,也就是现在中山公园内。

先农坛

将视线转到中轴线的最南端,还能发现一组重要的祭祀建筑,这就是天坛和先农坛。漫步于永定门内大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天坛西坛墙上的两座门,与先农坛东坛墙上的两座门遥相呼应,这既是进入北京城后的第一组对称建筑群,也是十分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

北京中轴线上另一组重要的祭祀建筑是日坛和月坛。日坛在朝阳门外,表示日出东方;月坛在阜成门外,表示月落西方。日坛祭坛向西,月坛祭坛向东,两组建筑都面向紫禁城,中轴对称,成为紫禁城外的重要点缀。

北京城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发展,形成辉煌灿烂的宗教文化。元代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因此在元代中轴线的北端修建了万宁寺。万宁寺建于元大德九年(1305),是忽必烈的孙子元成宗敕建的。万宁寺是元代重要的城市标志,也是中轴线北端的建筑,表现出了元代对藏传佛教的尊崇。元、明易代,北京中轴线上的宗教建筑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明代在中轴线上最突出的是道教文化,主要的建筑是钦安殿和火德真君庙。钦安殿始建于永乐年间,是随紫禁城一起规划修建的,由此可以看出明初统治者对钦安殿的重视。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偏北的高台上,整个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供奉玄武大帝。钦安殿是在官方认可的神殿中,唯一建在中轴线上的殿堂。明世宗还特别在钦安殿垣墙正门上题写了“天一之门”。

明代北京中轴线旁边还有一处道教建筑——火德真君庙,即俗称的火神庙,位于中轴线北端。火神庙最早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北京的火神庙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火神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山门东向。由于北京建筑多为木结构,且京城建筑十分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于是火神信仰十分盛行。明嘉靖、万历年间,金銮殿和乾清宫接连发生火灾,火神庙由此受到重视。尤其在万历年间,火神庙成为皇家道观,其等级和规制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改用黄、蓝琉璃瓦。朝廷每月会给火神庙发放五十两白银,请庙里的道士为皇宫祈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北京城   火神   紫禁城   都城   太庙   皇权   明代   中国古代   北京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