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编辑马立诚: 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日本没有必要对中国道歉

前言:

前《人民日报》编辑马立诚曾公开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声称“南京大屠杀”根本不存在,而且日本不需要向中国人民道歉。

这种言论让许多中国人感到匪夷所思,三千多万名全国军民的牺牲换来了中国如今的盛世太平,南京人民在一个多月内被日本人砍杀30多万人,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却让这位编辑云淡风轻的抹去。

今天小编来讲一下南京大屠杀的经过和伤亡人数,再讲解一下马立诚的阴暗面。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初的南京,人民还在像往常一样过得相对比较安宁,此时,虽然日本人已经开始向这里发起进攻,但是国民党部队派出了大量部队坚守南京城,而在不久之后,这里即将遭受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

12月8日,由于日本军队接连胜利,国民党部队损失惨重,守城将领开始有了撤退之心,当天开始部署撤退计划,而此时城中老百姓还不知道此事。

五天之后,国民党部队撤离,日本军队进入城中,他们就像是一头头野兽对城中百姓进行烧杀抢掠,许多长相出色的女性同胞也没能逃过被羞辱的命运。

在这期间,日本部队中的两位军官为了向中国立威,他们开始了臭名昭著的“百人斩”大赛,起初是在进攻的过程中,看两位谁能先拿下100个中国军民的性命,谁就赢。

再打到南京城的时候由于不记得人数,便开始了重新比赛,此消息传回日本,日本民众不仅不将他们的这种行为视为侵略,反而将他们二人称为英雄。

这也可以看出来,日本的大多数人民都是一些三观不正的人,其他的国家人民的生死在他们面前就好像是“过家家”一样。

在这为期四十多天的屠杀中,日本部队共计将近五万人,然而屠杀南京同胞超过30万人,相当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6条人命,烧毁房屋30万座,抢夺历史文化书籍不计其数。

日本人的这种恶行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就连一些国外的正义之师都看不下去,替我国讨要说法,然而中国内部竟然还有这种人替日本人说话,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早年的经历”

马立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自小在这个城市长大,在他出生的时候正值“内战”时期,家里人为他的降生感到欣喜,对他更是用心的栽培,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出人头地。

而马立诚从小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他十分热爱学习,尤其是文学方面能力更是极为突出,但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恢复高考,他的优点并没有被放大。

1977年,党中央发表声明将恢复高考制度,马立诚在家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他迫不及待的参加了第一届高考制度,成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

他在大学生活中,努力看书,学习更多文学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感受着知识带来的力量,平时没事的时候他还会写一些稿子邮寄给当地的报社,出色的文采让报社感受到了他的才华。

很快他的作品都被录用,并且部分内容还登上了报纸头条,这让他内心有了更多的满足感,在他毕业之后就受到了许多家报社的青睐,他不需要像其他同学那样东奔西跑的找工作,这也引来了许多人的羡慕。

不久后,《人民日报》也发掘到了这个人才,当时并不是他向《人民日报》投的简历,而是人民日报向他盛情邀约,希望他能够加入。

生活一帆风顺,他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时期,开始出版属于自己的书籍,在当时没有电子设备的时代,看书是人们最好的消遣方式之一。

他的作品在全国引来了一系列的反响,也因此收集了一大批粉丝,工作能力突出,为报社吸引超多流量,《人民日报》决定让他前去日本进行交流,希望能够将他的水平再次提高。

然而这个“才子”去了日本之后,即将改变他对日本的看法。

“日本交流会改变他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日本政府为了能够扭曲那段侵略的历史,想尽一切办法让日本国民改变侵略的看法,他们将侵略我国的行为对学生施教成“帮助中国发展”。

2002年,马立诚来到日本国土,此时日本政府组织了一场盛大的交流会,邀请了在日本的许多国外人员参加,马立诚也应邀来到这里。

按道理来说他的身份在这种场合应该是向大家公布真相,毕竟他的家乡被伤害得那么严重,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一向能够“侃侃而谈”的马立诚在这里竟然被日本人“洗脑”了。

他安静的听日本人的讲解,认真的记录下来,准备回国之后初版这些内容,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他断断续续的和日本人交流了许多次,这也一步一步让他成了一个大“汉奸”。

回国之后,他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作《对日关系新思维》,他自认为凭借自己多年积攒的粉丝和影响力,会让他这本书爆火,同时全中国人都会接触他的“亲日”思想。

然而现实确实给了他一巴掌,粉丝们高高兴兴的买了这本书,但是看到里面的内容都惊呆了。

马立诚在书中说的大概意思为,在战争中难免会有些伤亡,“南京大屠杀”根本不存在,只是日本人在战争中将他们杀死。

那在1937年刊登报纸的“百人斩”活动还不能够表明他们的故意行为吗,他们拿着日本的武士刀对中国百姓生命的不尊重,这还不能说明他们是故意的吗?

还有就是说钓鱼岛不属于中国而是日本的土地,他们想要就让他们拿去,当时的钓鱼岛事件虽然还没有像2012年那样闹得厉害,但也存在一些争端问题。

《人民日报》看到他发表这样的言论,立刻就对他做出了开除的决定,许多粉丝纷纷寄信表示要给马立诚送一些“土特产”,直接点的人直接将他骂为“卖国贼”“大汉奸”。

马立诚眼见当前的情况不好,急忙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往香港,而在香港回归之后的时间里,香港人民一直都是十分爱国的。

得知了马立诚的事情之后,几个“有志之士,爱国人员”找到了他对他进行了一场印象深刻的“思想教育”。

马立诚此刻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全中国已经没有他能够生活的地区,不久后就前往了日本,但日本政府也对他选择了抛弃,因为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无用之人,最后他去到了哪里也不得而知。

结语:

中国一直都是热爱和平,但是热爱和平并不是一些“汉奸走狗”能够肆意妄为的进行抹黑,中国的历史记录的内容都是真实的,经过考察的。

“南京大屠杀”是不可能被扭曲的,虽然日本的教材到现在还是在改变着日本人的思想,但是他们迟早有一天会知道真相。

而日本这个国家如果不能够正视他们带来的灾难,那他们将得不到原谅,或许也只有炮火的力量可以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人民日报   日本   钓鱼岛   中国   汉奸   南京   日本人   国民党   报社   部队   编辑   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