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是你学过的历史,能完整答对一题都算及格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历史探秘#

如今,教育日益功利化,学习不再是追求知识的过程,而更多地成为了为了应付考试而拼命背诵和记忆的工具。这导致了我们学了许多东西,但却只是皮毛,只为了迎合考试题目,不考的知识则从不去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历史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陌生,但要真正回答出它们可不容易。首先,要明确一点:若你试图临时抱佛脚,上网搜索答案或翻书,那么自行判定零分吧。因为当你有寻找答案的念头时,那就意味着你无法自己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一:在《左传》中有一篇名为《曹刿论战》的文章,其中描述了齐国和鲁国在长勺之战中的情况。这篇文章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本中常常被要求背诵,但却有一个问题,让许多人难以回答。

在文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提到曹刿和鲁庄公同乘兵车。那么请问,曹刿和鲁庄公同乘的兵车需要几匹马拉?这种兵车一般有几个乘员,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呢?


问题二: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开篇提到“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八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段描述表明太行山和王屋山最初位于黄河以北,冀州南部。然而,文章末尾又提到“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这两座山被搬离了原来的位置。


请问,根据《愚公移山》中的描述,太行山和王屋山现在应该位于何处?

问题三:语文教材中选自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魏策》的文章《唐雎不辱使命》中,安陵国使臣唐雎提到了春秋时期的要离、专诸以及战国时期的聂政,将他们统称为“布衣之士”。

那么,请解释一下,“子”这个称呼在先秦时期是用来尊称某一类人的,类似于足下、阁下等。例如,孙子、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等都使用了这个称呼。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在先秦时期这种称呼如此普遍,为什么聂政没有被称为“聂子”?同时,请告诉我们孔子的姓氏是什么。


这三道历史知识问题需要全凭你自己的知识,不可求助外部资源。若你能正确回答其中一题,那已经是及格了。愿你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将你的答案分享在评论区。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太行山   冀州   兵车   孔子   愚公移山   先秦   本文   答案   完整   知识   历史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