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向来重文抑武,为文人开足了绿灯,但为何却归隐成风?

宋代文人的生活,可以说是一种平和优雅,蕴集了诗意的生活。宋朝时期,朝廷重视文人,使得文人们享受了极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人们渐渐发现官场并非他们想象中的美好,雅士们开始感到无法与俗世妥协,因此许多文人都选择了归隐山林,用诗词表达自己情绪的改变。

首先,我们从宏图大志到归隐山林来看文人的转变。宋朝是一个繁盛的时期,有着极高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思想。同时,宋代的科技发展也达到了巅峰。然而,随着朝廷试图利用文人的笔风来稳固封建统治,许多文人开始选择归隐山林,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其次,我们从诗到词来看宋代文人的变化。唐朝时期,诗是正统文学形式,而词则是一种娱乐节目。然而,由于词的广泛性和易懂性,它成为了宋代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在这种形式下,雅与俗成为了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朝廷利用词来对百姓进行引导和束缚,而百姓们则通过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向往。

在宋代后期,词逐渐趋于雅,并失去了民间的原本特点。文人们意识到这种政治压制所带来的失去了文学本质,他们开始追求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宋代的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像辛弃疾这样的文豪,面对强烈的政治压制,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去追求内心对自由的向往。民间的社会风气也随着他们所表达的含义而发生了改变。

再像五柳先生陶渊明和东坡居士苏轼,他们都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沉思后,选择了归隐山林,追求宁静的田园生活。陶渊明放弃了政治的虚无,最终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呐喊;苏轼在宦海沉浮后,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的田园情怀。

总之,宋代文人由宏图大志转向归隐山林,这一变化在词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人们放弃了政治理想,去追求内心对自由的向往,这种田园之乐成为了他们精神支柱。虽然无奈与不舍也伴随其中,但他们的田园风格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知己,让人感受到一种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宋词与宋代文人生活习尚》

2. 《论宋词意蕴的清罄闲雅》

3. 《简论宋代词人的精神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文人   宏图大志   宋朝   宋代   朝廷   山林   绿灯   田园   内心   政治   自由   宋向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