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中国女孩”重访太仓 要将中医文化带回非洲家乡

视频加载中...

“这种草药的种子外壳很硬,要用沙土养着,浸泡催芽。”“那什么时候下种最好呢?”今天(9月25日)上午10点半,太仓城厢镇电站村的中药种植园里,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中药师蒋建伟一边摘下手边的药草,一边向身旁一位包着白头巾的黑皮肤姑娘介绍。

这个姑娘,是来自肯尼亚的“中国女孩”夏瑞福。夏瑞福的家位于肯尼亚蒙巴萨省帕泰岛,她小时候听外婆说,几百年前有中国船只在帕泰岛附近触礁沉没,幸存的中国船员上了岛,和当地人通婚留下后代,自己就是这些船员的后裔。而沉没的船只,属于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夏瑞福的家里,还保存着一个据说是祖上留存下来的青花瓷小碗。

有关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曾数次到达今天肯尼亚的港口城市马林迪和蒙巴萨。夏瑞福的家乡帕泰岛所在的拉穆群岛位于肯尼亚东北部海域,是前往马林迪和蒙巴萨的必经之路,也是昔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非洲终点之一。

听说了这个故事后,夏瑞福对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异常憧憬,也让她对自己的身份愈加好奇。后来她进行了DNA检测,得出她有中国人基因的结论。这让夏瑞福为自己的身份自豪,更让她产生了到中国“寻根”的想法。她亲自给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写信表达来中国学习的愿望,希望能够“寻根”。

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中国相关部门的帮助,2005年夏瑞福作为“郑和船员后裔”来到太仓,参加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庆典,之后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先后取得中医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和中西医结合儿科硕士学位。

上学期间,她经常来到太仓市中医医院实习,一方面打磨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到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探亲”,寻访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遗迹。太仓的相关部门也为她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定的资助。夏瑞福常常对别人说:“我是太仓人。”

过去几年,夏瑞福一直在肯尼亚老家,这次重访太仓,除了在中药种植园参观之外,夏瑞福还拜访了自己在太仓市中医医院的实习老师,咨询一些开办诊所的事情。她说,自己有个愿望,能在肯尼亚开一个中医诊所,利用学到的中医知识,帮助改善家乡落后的医疗条件。

多年在中国生活学习的经验,让夏瑞福变成了中非之间的“友好使者”。每次回到肯尼亚,她都会给乡亲们介绍自己在中国的见闻,让大家了解中国。2017年,夏瑞福在回肯尼亚进行项目研究期间,主动与中国科学院援非计划“启非项目”的中国医学专家进行了接触,并与肯尼亚华人华侨一起,走进非洲最大的贫民窟-内罗毕基贝拉贫民窟进行慈善捐赠。


(苏报融媒记者 周哲 刘争 文/图)

编辑:金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肯尼亚   太仓   非洲   内罗毕   太仓市   中国   中医   贫民窟   船员   家乡   中医医院   女孩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