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爱牙防龋误区,您知道吗?

儿童爱牙

防龋误区



九月

二十日



——您知道吗——



2023年9月20日

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

宣传主题是

“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旨在提升全民的口腔健康水平

每位家长都希望看到孩子微笑时露出健康的牙齿,然而,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5岁儿童患有龋齿,超过三分之一的12岁儿童患有龋齿。


近年来儿童龋齿患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龋病预防刻不容缓。


在日常龋齿防控中,家长们存在一些龋齿防控的误区,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

乳牙迟早要被恒牙替换

乳牙龋不需要治疗


正解:不论是乳牙还是恒牙,得了龋病都要及时治疗。


儿童时期主要是靠乳牙进行咀嚼,恒牙是逐渐萌出的,龋病会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龋洞还会增加口腔内食物残渣滞留的机会,影响整个口腔环境。


乳牙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恒牙的形态、颜色和位置异常等问题,另外,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还可能作为病灶使其他系统发生感染。



误区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儿童自己刷牙就行

正解:学龄前儿童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无法独立完成刷牙这种复杂精细动作,因此刷牙需要在家长的帮助和监督下完成,以保证刷牙效果。


有的学龄儿童虽然逐步掌握了刷牙方法,但缺少良好的刷牙习惯,需要家长监督保证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至少3分钟,刷牙要“面面俱到”。


若孩子自己刷牙质量不高,建议家长每周帮孩子刷牙2~3次


另外,还要注意为儿童选择合适的牙刷,一般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若中途出现牙刷毛变形外翻,要及时更换,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




误区三

乳牙没有恒牙硬

要多吃质地软的食物

不能吃太硬的食物


正解:儿童乳牙期需要足够的咀嚼刺激,颌骨才能正常发育。


过软、精细的食物,所需咀嚼力很小,对上下颌骨产生的生理性刺激也很小,不利于颌骨和恒牙胚的正常发育,会造成乳恒牙替换障碍,即乳牙滞留。


因此乳牙期,应吃适量的粗纤维食物如苹果、玉米、青菜、瘦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颌骨的发育,而且有利于牙齿表面的清洁。




误区四

不吃糖就不会得龋齿

正解:龋齿实际上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糖(最主要是甜食)仅仅只是食物这个因素的一小部分。因此不给孩子吃“糖”,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会长龋齿。


遗传因素、牙齿发育结构、清洁不力、牙菌斑等都是龋齿发生的诱因。


除了巧克力和糖果,米饭、馒头、酸奶等食物中都有糖。这些食物残渣停留在在牙齿的牙面和缝隙留下糖分,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中的矿物质溶解,引发龋病。


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一定要注重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同时,应少吃含糖食品,少喝碳酸饮料,控制进糖总量,减少吃糖次数及糖在口腔停留的时间。晚上睡前清洁口腔后不再进食。


另外,建议儿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口腔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误区五

儿童使用含氟牙膏

会慢性中毒

正解:氟不仅能与牙釉质中的成分结合,使牙齿表面变得坚固,还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含氟牙膏可以起到预防龋齿的效果,而且儿童牙膏的含氟量很低,不会造成氟过量导致氟中毒。


中华口腔医学会建议3岁以上儿童就可以用含氟牙膏,但需在成人的正确指导下使用。6岁以下的孩子,牙膏用量不要超过黄豆大小,即不超过0.5克或0.5毫米长。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氟地区六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当地是否为高氟地区可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般建议:3~6岁儿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每半年进行一次全口涂氟治疗,以预防龋齿的发生。



“爱牙”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要立即付诸行动

远离龋齿防控误区

让孩子远离口腔疾病

拥有健康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误区   恒牙   儿童   乳牙   龋齿   牙膏   牙齿   口腔   食物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