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崛起之路

前言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华为很牛,牛到让欧美国家都提防,甚至持续的处处打压,以国家政府之手长臂管辖。但华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如今让美国紧张万分的高度的。回顾梦的开始、起飞,到华为的冬天以及辉煌,最后不得不面对西方巨兽的围猎,在面对“制裁寒冬”,华为依然能够屹立不倒,华为崛起成功秘诀在哪里?

一、崛起之路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华为很牛逼,牛逼到让欧美国家都提防,甚至持续的处处打压,以国家政府之手长臂管辖。但华为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如今让美国紧张万分的高度的,哪怕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8月27日访华之前接受采访时,还特意公开说“如果华为继续进行高科技研发,美国将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结果在她访华当天,华为借机上架开售Mate60 pro手机,搭载完全自主生产的5G芯片,纯国产技术。

现在就让我们从梦开始的地方,详细的将华为是如何成长为当今中国通讯领域最高耸的参天大树和最深厚的护城河吧。

1.1 梦的开始

1987年9月,当时任正非已经步入中年,43岁,刚从国企南油集团辞职,与五人合伙以“民间科技企业”的身份成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经深圳市工商局批准获得注册,注册资本2.1万元,员工14人。最初取名时,任正非和另外几位创始人恰巧看到了墙上的一句标语,叫“心系中华,有所作为”。这个标语可以说深深的击中了这几位的心,这就是他们一直所想做的事情,也是他们往后一直在做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将这个新生的公司取名“华为”,意在“中华有为”。

华为刚成立时也很艰苦,为了企业能生存,卖过减肥药,甚至研究过怎么卖墓碑,还好都行不通,要不然就没有之后的故事了。最终,华为拿到了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开始主营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讯类电信产品。但是代理这门生意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门槛很低,随着大量竞争对手涌入,华为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任正非逐渐意识到,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自主研发,“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就是一句空话。

1990年,原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郭平加入了华为,他还拉了他的同学郑宝用加入。郑宝用当时还在攻读博士学位,但年轻的他冲劲十足,且看着华为好像很有潜力的样子,他当即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清华博士学位,加入华为。同年,他们研发出HJD48型交换机,让华为在市场上冲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到了1990年,华为所掌握的自主研发技术已经符合了商业化标准,并开始面向酒店和小企业提供他们自己的交换机技术,这一步华为走得很好。

1992年时,华为凭借郭平和郑宝用等人研发的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了1亿人民币。在那时候,1亿人民币是多少呢?给大家个数据,在那个年代,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才2026.6元,这个成绩大家可以自行体会。在这一年,华为员工人数达到200人左右,开始逐步从直线型的组织架构转变为直线职能参谋制的组织架构。

1.2 开始起飞

1994年,华为推出了首台具有代表性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这款产品成为华为鱼跃龙门的爆款产品,称其是华为万亿帝国的奠基之石都不为过。1995年是华为腾飞的第一步,该年华为销售额达到15亿元,主要来自于中国农村市场。同时中央提出了“村村通”计划,更是给华为的C&C08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加上C&C08的技术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所以华为也借助它成功撬开了国际化的大门。在这一年,为了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和搭建更好的研发环境,华为成立了知识产权部、北京研发中心,成为全国电子行业排名第26位的民营企业,并于之后的2003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2004年通过CMM5级认证。

华为员工及营收(1992至1995年)

资料来源:神华研究院整理

1996年,华为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并与长江实业旗下的和记电讯合作,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成功打入香港市场,这是华为大型交换机进军国际市场所迈出的第一步。同年,华为开始进入大独联体市场(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意思,是苏联解体时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组织),历时三年,在莫斯科和西伯利亚首府诺沃西比尔斯克之间铺设了3000多公里的光纤电缆。

独联体市场

1.3 华为的冬天

华为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华为最困难的时期,还得追溯(su)到2001年,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经济下滑,同时整个电信行业遭受重创,华为自然也不例外。同时因为李一男的离开并且开始与华为全面竞争,还挖走了老东家的大量人才。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拖累经济发展

意识到情况不对的任正非,开始“断尾求生”,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华为电气卖给了美国的艾默生电器公司,华为暂时放弃了能源业务。

2002年,国内电信业基础投资大幅下滑,而且核心骨干的出走也使得华为再遭受重创,华为经历了其历史上仅有的一次负增长。任正非在那时还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华为已经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开始大幅裁员。根据坊间传言,以及任正非在之后的采访中透露的消息,这个时段他们曾想把华为作价100亿美元卖给一家美国公司。当然,由于出现戏剧性原因最终没有卖成。

2002年国内电信投资大幅下滑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

最后在少壮派的坚持下,华为成功转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结实的一步,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华为不仅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而且发力国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达到了5.52亿美元的销售额,到2003年,华为在俄罗斯等国家的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位居该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

1.4 辉煌初始

2004年,华为开启了全球争霸的新篇章。华为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以针对国内开始盛行的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并赢得了中国电信的国家骨干网优化合同,获得了优化中国电信在广东省163个骨干网络的机会。同年10月,华为将自己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独立成了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TD Tech Ltd)

2005年,华为与沃达丰集团签署了《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集团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这一年的4月28日,英国电信宣布其21世纪网络供应商名单,华为作为唯一一家中国厂商赫然在列,为其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ASN)部件和传输设备。接着,华为又赢得了泰国CAT电信公司价值1.87亿美元的订单,为其建设全国性CDMA2000的3G网络。此外,还成为了澳大利亚运营商Optus的DSL合作商,澳洲业务再下一城。

2008年,国内3G牌照终于在“电信重组”的大改革中落地了,华为多年坚持的3G研发,迎来了丰厚回报期,并以此躲过了当年的“金融危机”,甚至还以此为基础扩大了海外市场战果。根据英富曼(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同年,华为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研科(Telus)和贝尔(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当年,华为的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了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2008年全球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

2010年9月,华为C8500作为中国电信首批推出的天翼千元3G智能手机,在百日内零售销量突破了100万台,创下了“百日过百万”的佳绩,该年年底时,华为的天翼终端产品发货过量已超过2000万部。成为推动cdma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一年,它的年销售规模达到1853亿美元,首次进入全球500强企业,且一下子排到了第397位。

华为历年营业收入(亿元)

2012年2月26日,于巴塞罗那2012年WMC2012站会上,华为发布了第一款搭载其自研的四核心移动中央处理器K3V2的昇腾系列(Asecend D quad)手机,该处理器由华为旗下子公司海思研发,也是至今封装最小的四核处理器,同时华为也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自研手机移动中央处理器的手机厂商,该举对于打破高通、德州仪器(TI)以及英伟达(Nvidia)对手机CPU的垄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16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榜单中,华为以3950.09亿人民币的年营收位列榜首。华为凭一己之力支持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张网络的稳定运行,服务全球1/3以上的人口。同时,华为联合了500多家合作伙伴,为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共部署了超过200万台虚拟机和420个云数据中心。而且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4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华为还主笔了9项智慧城市的中国国家标准,它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也已服务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覆盖8亿多人口。

1.5 西方巨兽的围猎

2019年是5G元年的开始,华为帮助全球35家已商用5G的运营商打造5G精品网,228家五百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伙伴,华为还发布了下一代分布式多端智慧化操作系统:鸿蒙,为消费者带来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满足了全场景智慧时代对操作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它全面开放HMS,也就是华为移动服务,使全球开发者能便捷、快速的接入华为移动生态中,进行应用的开发和创新,实现生态共享。

华为先后发布了最强算力AI芯片昇腾910和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推出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阿特拉斯900,及华为云昇腾集群服务。同年,根据IDC和策略分析公司的报告,华为的智能机市场份额达到了17.6%,稳居全球前二,5G手机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这样的华为可以说已经坐到了世界顶级通讯设备厂商的牌桌上,并且分量绝不轻。

2019年华为的营收结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美国政府为了防止自己的技术垄断地位被撼动,再一次上演当年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的限制把戏,这两个品牌也由于当年的限制措施而遭受极大的影响,法国“阿尔斯通”更是股价大跌,被美国通用收购。于是,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禁止中国华为和华为旗下的70家企业在美国的销售和采买行为,很多美国企业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并以书面形式或华为断绝一切商务合作,其中就包括了谷歌、高通、英特尔这些企业。

2020年9月15日,芯片生产管制正式生效,台积电停止为华为生产麒麟芯片。11月17日,华为宣布整体出售荣耀手机业务,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股东包括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交易价格超500亿元。

面对“制裁寒冬”,2021年华为开始在其它不受制裁的领域发力。例如其数字能源业务和智能汽车业务,都做得有声有色,并且皆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平。截至2021年底,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客户累计实现绿色发电4829亿度,全年已上市的智能汽车零部件,达到了30多款,另外在全球累计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了20万件,专利授权量超过11万件,其中PCT超过6万件。

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2021)

2023年8月29日,华为mate60 pr0发售,时隔三年,华为5G+麒麟手机王者归来,搭载5G芯片,被各大专业机构拆解后发现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国产的,包括大家最关心华为的麒麟9000S芯片应该已经达到或接近7纳米技术,而即将发布的iPhone15系列已经使用了3纳米芯片,从7纳米到5纳米再到3纳米,这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研发过程。但是需要肯定的是,确实取得了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就是把智能手机最关键的芯片,尤其是5G芯片的部分,可以实现国产化。

麒麟9000s芯片

二、崛起的秘诀

2.1 顽强拼搏的华为人

关于华为崛起的秘诀,任正非在被采访的时候是这样总结的:“如何实现这样跨越式发展的,首先我们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了,总的来说我们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我们个人都没什么钱,公司赚的钱都分给大家,可以吸引很多优秀的科学家,优秀的人才加盟到队伍中来。”也就是说,华为通过这种“财散人聚”的策略将很多优秀的,勇于拼搏、勤奋的人聚集起来,让华为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首先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作为军人出身的本身就具有顽强的奋斗精神,在面对各种压力下,都能应对。1994年为了筹集资金,任正非甚至还借了高利贷。也是在这个时段,任正非对华为的干部们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如果这次研发失败,我只能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故事的结局自然是让华为挺过难关,但也体现出创始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2005年,华为与沃达丰集团签署了《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集团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4月8日,为了扩展海外业务,刘康单枪匹马来到刚果,面对陌生又恶劣的环境,身上只有10万美元业务拓展经费的刘康,每天穿着正装,顶着高温,为拜访客户,经常在对方办公室外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而这样的事情只能算是他每日的基本工作。他在那里经历了战乱和疟疾,吃尽了苦难,才终于帮助华为在刚果地区的业务迈出了一大步。

而像刘康这样的华为人,至今,还有千千万,他们都是华为“狼性”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华为能够首先突破5G技术,面对美国封锁也能有硬扛的底气之所在。

2.2 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对外学习优秀管理体系

1997年,任正非远赴美国,打算向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们取经。他一口气考察了休斯顿电子、朗讯、惠普、IBM,其中IBM的管理系统让任总甚是惦记。回国后任正非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不论花多少钱,也要让华为学会这套东西。从1998年开始,华为的誓师大会上,就已经有50多名IBM顾问进驻华为,300多名华为的骨干被抽调出来配合变革。

在企业改革管理中,华为与国际知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合益合作,引入职能薪酬体系,开始建立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强调每一个岗位的价值,基于“人岗分离”的原则,而不是看资历,这为后续华为可以跨区域、跨业务集团、跨产品线、跨系统部进行干部“之”字形调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干部的循环流动,避免干部形成“山头主义”,对组织的高效管理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华为派人参加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培训(NVQ),之后引入了任职资格认证机制,帮助部门建立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从华为秘书体系试行,大大提高了秘书们的职业技能,华为的很多秘书后来走上了业务部门的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岗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华为基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参照ISO 26000国际标准和责任商业联盟(RBA)行为准则等,按照策划、实施、检查、行动(PDCA)循环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CSD)管理体系,持续从领导力、策划、组织与能力支撑、流程运营、绩效评估以及改进六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的闭环管理,加强数字化运营,不断提升利益相关方满意度。

对内发挥传统优秀战略

第一个是跟随替代战术,先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投入自主研发,在自己有基础之后,将自主研发的产品逐步替代引进的产品,最终实现自主研发产品的集中化。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战术还被人攻击是抄袭,也曾被嘲笑说是浪费钱,没意义,有现成的、便宜的不要,非要自己搞研发、搞生产,但这些声音都没有让华为动摇,他甚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备胎打法”。而这个策略延续至今,也帮助华为一步步发展出领先世界的技术,成了华为能够在世界级市场上纵横驰骋的坚实保障。可以说,假如没有这个策略,那就不好说华为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中兴通讯了。

第二个是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及价格策略,从低端、周边市场开始,进而快速蚕食总体市场。这个用星星之火进行燎原的策略,快速抢占市场,快速扩展市场占有率,也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可以说,华为初期能够实现迅猛发展离不开这个关键策略,甚至包括之后华为走向国际化,也是依靠这个策略才从偏远市场打开的局面,例如独联体市场,例如非洲市场。

2.3 创新驱动生产力

压力之下,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多种技术要素(芯、软、硬、端、网、云)的协同创新,成为华为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近十年来,华为已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徐直军在华为年报中强调,“只有确保和增强研发投入,才能不断创新。通过架构重构、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等提升产品竞争力。”

华为研发费用支出占总收入比例

华为研发支出从2011年的306亿元,到2022年的1615亿元,在十年间增长了5倍,2011年至2021年间,每年的研发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8%,这个增长速度简直傲视群雄。在2021年,华为的研发支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唯一一家比华为研发支出多的公司是谷歌,比华为多一百多亿人民币。

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10家公司所在国家排名变迁(2011-2021)

专利方面,目前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12万件,2022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689件,专利申请数连续六年蝉联第一。人才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为员工总数约20.7万,研发员工约占总员工数量的55.4%。赋能生态方面,华为持续开放鸿蒙、鲲鹏、昇腾、云服务等平台能力,优化开发者体验,与900多万开发者、4万多生态伙伴一起释放生态创造力。

2022年华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

三、总结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华为很牛逼,牛逼到让欧美国家都提防,甚至持续的处处打压,以国家政府之手长臂管辖。但华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如今让美国紧张万分的高度的,哪怕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8月27日访华之际,华为借机上架开售搭载完全自主生产的5G芯片的Mate60 pro手机。

梦的开始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7年,已是中年的任正非失业后与5名合伙人在深圳以“民间科技企业”的身份成立“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他们取名“华为”,意在“中华有为”。刚成立的华为很艰苦,为了企业生存,卖过减肥药,甚至研究过怎么卖墓碑。最终以交换机为突破口,利用郭平和郑宝用等人研发的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开端。随后华为凭借研发先进的交换机,业务不断地在国内外扩张,1996年成果打入香港市场,进军大独联体市场。

华为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最困难的时期,还得追溯到2001年,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整个电信行业遭受重创,华为自然也不例外。华为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甚至曾一度想作价卖掉,但最后在少壮派的坚持下,成功转型,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结实的一步,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2004年后华为开启了全球争霸新篇章,先后与西门子、沃达丰合作,在电信网络、手机、芯片等领域向国内外扩张,2016年凭一己之力支持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张网络的稳定运行,服务全球1/3以上的人口。2019年,在华为继续腾飞之际,却引起美国政府的警惕,为了防止自己的技术垄断地位被撼动,美政府长臂管辖全面打压华为。面对“制裁寒冬”,华为依旧能在2023年发售国产化的新5G手机,尤其是麒麟5G芯片令人震惊。

华为崛起的成功主要源于顽强勤奋的华为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体系以及不断创新的驱动力。在华为囊括着一大批具有“狼性”文化的华为人,他们勇于在劣势的环境下开拓市场、开展业务;管理体系上不断的吸收西方优秀的管理经验,并且发挥传统优秀战略,将“跟随替代战术”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发挥极致;在研发上不断大额投入,2021年华为的研发支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在PCT国际专利申请上,专利申请数连续六年蝉联第一。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研究院不保证该等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研究院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神华研究院对本声明条款具有唯一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华为   麒麟   美国   芯片   业务   国家   全球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