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清华学霸从日寇眼皮子下越狱成功:不费一兵一卒,废了根手指

抗日英雄于天放的传奇越狱故事

提起于天放这个名字,在黑龙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文武双全,是一位了不起的抗联英雄。不过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却是他在日军的严密看守下成功越狱一事,于天放的经历堪称是个传奇。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呢?这还要从于天放的早年经历说起。

抗日英雄于天放曾是清华学霸。于天放在20岁时,以全省第一的身份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也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31年,大学三年级的于天放经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张甲洲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组织任命他为清华支部书记。从此于天放便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当年秋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踏遍了中国东北,这引起了清华大学爱国学生的极大愤慨。1932年春,于天放和其他五名来自东北的清华学生在上级指示下,回到黑龙江巴彦县组建了抗日武装“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江北独立师”,担任指挥官的张甲洲正是当初于天放入党的介绍人,而于天放则负责交通情报站的工作。从此以后,那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学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勇敢的抗日英雄。

于天放在东北危险重重,最终被捕入狱。敌后工作是最为艰难的,为了隐蔽身份,于天放充分利用起当年在清华大学所学的知识,当了一名英语老师,他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地下工作长达十年以上。但就在1944年底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由于叛徒的出卖,于天放被捕了。敌人对于天放的大名早就有所耳闻,甚至还有些日本军官和汉奸头子特意从其他地方来一睹他的真容。

敌人对于天放可谓是软硬兼施,先是许下高官厚禄劝降,见于天放不为所动又开始严刑拷打。不过于天放始终只有一句话:“有死而已,决不投降。”1945年1月,日军打算将于天放转入著名的黑龙江北安监狱,那里戒备森严,正好适合关押他这样的重要人物,而于天放的越狱传奇也即将在这里上演。

智勇双全的于天放从日寇眼皮底下逃离虎穴。为了避免于天放越狱逃跑,日军可谓是煞费苦心,当初在从原监狱转移的时候,就给他戴上了头套。从火车转乘汽车时,又故意绕路,以此让于天放产生误判,无法得知被关押的实际地点,事实上北安监狱距离火车站只有不到两公里的路程。

到了北安监狱后,于天放立刻开始注意观察周遭环境,在敌后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早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不过于天放却发现北安监狱确实防备严密,窗户上有手指粗的铁条,监室出口处也是一道厚重的铁门。他回忆之前进入监狱的过程,从外面进来足足要经过三道铁门,想越狱可谓难如登天。

来到北安监狱后,严刑拷打更是如同家常便饭,由于于天放坚决不肯说出东北抗联的机密,日本宪兵的耐心也越来越差,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下杀手了。想到这里,于天放也紧张起来,他必须要尽快展开自救了。

若想顺利越狱,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究竟在哪,否则即使能逃出去,也会因为迷路而很快被抓到。当初日军为了防止于天放越狱,故意让汽车绕路来迷惑他,可惜日本人虽然机关算尽,却还是算漏了一点。

当时监室的窗户用的是毛玻璃,无法看清外面的景象,但这里隔音效果却不是很好,于天放发现,经常可以听到火车的汽笛声传来,说明这里距离火车站并不太远,至少也是在铁路附近,那么只要能找到铁路,就可以确认具体方位了。

没过多久,有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监室的窗户被吹开了。虽然日军看守很快将窗户关上了,但机敏的于天放还是抓住了这个空挡看到了窗外的景象,正对着他所在监室的是一幢二层小楼,墙体呈灰色,窗户是很有特色的半圆形。于天放记住了这个特征,趁着日本看守离开的时机,马上向旁边监室的狱友询问,正好有人对北安监狱比较熟悉。于是具体的位置也就确认下来了,和当初判断一样,确实在车站附近。

但怎么跨过三道铁门仍然是个难题,想要成功越狱,就必须干掉日本看守,现在手无寸铁,肯定没法动手。于天放左思右想,终于给他想出一个妙招,经过观察,于天放发现镶嵌在墙上的火炉上有一个小铁门,是用来铲炉灰的,可以把它拆下来作为武器,这样就能找机会和看守搏斗了。

不过现在却还不方便动手,因为正值寒冬,就算能够跑出去,单薄的囚衣也肯定扛不住黑龙江的严寒,到时候也是必死无疑。经过深思熟虑,于天放决定到七月份再行动,那时候野外草木最为茂盛,可以方便自己的隐蔽。现在万事俱备,就等待最后时机的到来。

到了七月份,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战败投降,于天放的大逃亡也随之结束。他这段越狱传奇被广泛流传,而他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也值得每个中国人称赞。

这是于天放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和勇敢,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于天放不畏强权,不向敌人屈服,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一切困难。他的越狱壮举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正如于天放所说:“有死而已,决不投降。”这句话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信仰。于天放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他的事迹将永远被我们传颂。愿我们铭记他的精神,传承他的价值观,勇往直前,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清华   北安   眼皮子   清华大学   日寇   黑龙江   铁门   日本   日军   监狱   窗户   当初   手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