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滴血认亲”的方法有两种,哪个更有科学依据?

在古代,人们为了确认亲子关系采取了滴血认亲的方法,主要有滴骨法和合血法两种。

滴骨法在《洗冤集录》中有记载,它通过在尸骨上滴血来验证是否为亲生子女。

例如,在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的故事中,他为了验证自己是否为武帝的亲生子,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

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结果血液能渗入骨内,使他相信自己的亲生身份。

还有谢承《会稽先贤传》中的陈业,他也通过滴血认亲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这些故事中,家属们都非常悲痛地哭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的软组织腐败消失,只留下了白骨,血

液可以轻易渗入其中。然而,滴血法实际上并没有科学依据。

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它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观察是否凝结为一体,

如果凝结为一体,则表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

这种方法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但实际上并不科学。

虽然滴血认亲的方法在科学上并不可靠,但是古代人已经意识到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许多遗传特征,包括血

型。滴血法虽然并不科学,但是它是古代对血型对子女影响的认识,是亲子鉴定技术的先声。

在现代医学中,亲子鉴定技术已经实现了飞跃的发展。

最初使用红细胞血型进行亲子鉴定,但只能排除亲子关系,不能确定亲子关系。

到了上世纪70年代,白细胞血型亲子鉴定被广泛采用,准确率达到80%。

之后,染色体鉴定方法被推出,根据染色体的状态来判断亲子关系,但是手续繁琐且推广不广。

直到1985年,美国科学家莫里斯等人发明了DNA技术,这一技术利用人的遗传物质DNA进行鉴定,

准确率接近100%。通过检测DNA位点的等位基因,可以确定亲子关系。

现代亲子鉴定主要采用DNA分型鉴定,可以使用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和骨头等样本进行鉴定,非

常方便。总之,古代的滴血认亲方法并不可靠,但是它为亲子鉴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的亲子鉴定技术通过DNA分型鉴定,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确认亲子关系的主要方法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END-感谢大家的阅读,你的阅读是对小编的鼓励,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小手轻移点一下右下角,点“ 在 看 ”,谢谢对小编的支持,小编一定每天给你们带来更多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科学   方法   染色体   尸骨   古人   血型   子女   鉴定   血液   古代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