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适、陈牧驰……“封神”还有一个训练营

综艺节目《封神训练营》正在热播,节目邀请到电影《封神第一部》导演乌尔善,“质子团”于适、陈牧驰、黄曦彦、李昀锐等回顾这些年轻演员从选拔到集中培训并确定角色的全过程。不为人知的是,影片的道具制作团队也有“训练营”。

《封神三部曲》经历了漫长的拍摄过程:自2014年第一次剧本策划会开始,2018年正式开机拍摄,拍摄周期18个月,共有438个拍摄日,剧组登记在册前期筹备及拍摄工作人员超8000位,后期工作人员超1500位。影片结尾长长的演职人员的名字一一闪过时,不少观众为之动容。据悉,仅工匠名单一项,就多达上千人。这个名单被称为乌尔善的另一张“封神榜”。

《封神第一部》涉及到的新工种难以计数,单是置景工厂就聚集有预置雕刻师、道具皮具师、马具制作师、置景木工师、道具篾匠、刺绣师、毛发钩织师、泥塑师、雕塑艺术家、3D打印工程师、概念设计师等上千位艺术家。近日,红星新闻记者通过剧组采访了这些艺术家代表,他们有的不善言辞,甚至当时在剧组的照片都没来及拍,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大银幕上出现时,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

道具制作团队也有“训练营”

虽然在影片开拍前,乌尔善与团队走访了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数所历史文物博物馆,但他要求,片中出现的任何场景、服装和道具都必须原创,不能照搬博物馆文物,但又能让观众觉得是上古时期的东西。

道具组组长关毅表示,《封神第一部》所有的道具都是制作出来的,大概400多人参与了道具的制作,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十分少见。据不完全统计,《封神第一部》道具的制作总量高达几万件,“所有的道具都围绕导演建立的世界观下进行制作,不像别的电影,有些东西可能是买来,或者租来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观众在电影里看到的东西,基本上都需要设计和制作,因此从设计层面来讲,涉及的工种的确比较多。”

关毅

提起“封神训练营”很多人都不陌生,关毅表示,整个道具的制作中其实也有一个培训过程,就像质子训练营一样,“比如负责造型,泥塑木雕的艺术家、手工艺人,一开始要进行训练,但不是专门上课那种,在制作过程当中不断纠正,逐渐就有感觉了。像做木雕的东阳艺人,他们之前做的都是明清家具,一上手的肯定是明清的味道,所以要在雕刻手法上做出调整,包括美术老师和主创人员对他们进行训练,让他们把固有的东西抛掉,再把商周的纹样和技法交汇起来。”

《封神第一部》路演时,费翔曾向观众分享影片道具相关的趣事:剧组会根据不同的运用场景,制作不同材质的道具。为了安全考虑,他与姬发打斗场景中会用到较轻的3D打印制作的道具,其精致程度和金属道具难分伯仲。

吴京探班《封神第一部》剧组时,曾对一件3D打印的兵器爱不释手。吴京感慨3D打印技术的先进,他直言“中国电影早就该这样了。”吴京还笑言,他想顺走一把兵器。关毅表示,剧组引入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道具师可以将部分道具制作出原型,然后将原型道具扫描到打印系统进行精雕。有这样先进技术的支持,加快了道具组的工作进度。

3D打印帝乙剑花了五六个月时间

《封神第一部》中,朝歌宗庙的戏份十分精彩,比干剜心的故事就发生在此。3D打印工程师张广浩透露,当时拍摄宗庙的戏份时,急需一件演员用的刀具,“当时特别着急,就找我们3D打印,我们当晚十点开始打印,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就打印出来了,看到3D打印出来的道具,大家都挺高兴的。”

张广浩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件刀具,《封神第一部》不少道具都采用了3D打印技术,其中包括主角拿的一些兵器,比如帝乙剑、鬼候剑,还有商王剑,“主要就是一些特别精细的兵器,都是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

张广浩透露,在道具制作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就是帝乙剑,“看到设计图时很震撼,画得太精致了。当时本来要用手工泥塑来做,后来感觉手工做出不来那种精度,最终选择了3D建模,3D打印,从建模加打印应该得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来回修改了很多次。”

《封神第一部》中的商朝玉器很多,关毅透露,因为庆功宴上帝乙和殷寿桌子上摆放的那些玉器要拍特写,因此都是用的真玉,其他场景的玉器也是有3D打印的。提起玉器3D打印的过程,关毅直言,先采用3D打印的方法把玉器的原型做出来,然后把原型寄给玉器加工厂,“其实你看到的玉器也有3D打印的,可以做到很接近真玉制的效果。如果批量更大就要翻模的了,用透明树脂也可以做出来,如果不上手或者不近距离看,差别不太大。”

关毅表示,3D打印其实并不复杂,因为现在这个技术越来越普及了,“但是3D打印其实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原始形状,如果你要像吴京老师说的那种不断,耐击打,需要基于3D打印的这批兵器,再重新翻模做新的兵器,可能需要把碳纤维和一些复合材料加进去,才能做出能够长时间打斗的兵器,光靠3D打印技术是不够的。”

木雕匠人吴向平在剧组的日子

《封神第一部》“置景木雕”一栏有155个名字,他们是来自东阳的木雕匠人,吴向平是该团队的负责人,他年少时就拜师学习木雕技艺,在木雕行业快35年了,吴向平笑言,与他合作过的都是大导演,比如张艺谋(《悬崖之上》《满江红》)、冯小刚(《非诚勿扰3》《回响》)等。

吴向平

“反正就是两头跑三头跑,一天腿都跑断掉了(笑),当时真的脚都受不了了。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还很有成就感。”吴向平在《封神三部曲》剧组足足呆了2年半,在他看来,《封神三部曲》剧组有点不一样,工作氛围好,吃住行安排得很专业,尤其是伙食,竟然包含了各种菜系。

2017年6月,吴向平带了10个技术出众的东阳木雕工匠,到北京参加剧组木雕技艺测试。测试时,剧组要求雕刻的样品,图案、纹样都要符合商周时代风格。吴向平说,剧组的审核标准非常严格,所有部件都使用红外线扫描,任何细小的偏差都会被记录。半年后,吴向平团队凭出色的雕刻技艺顺利通过了测试,“我们前面有四拨人进去测试都没过关,我们测试以后顺利过关了。”

2018年春节后,吴向平和伙伴们进组了,根据工作需要,吴向平随后招来100多名东阳木雕工匠,整个团队人数达到了155人。吴向平的团队主要负责龙德殿内的木雕装饰,吴向平说,“龙德殿所有的木材均为东北松,殿内的梁柱等大型木结构由置景组雕刻,道具组则负责雕刻屏风、宝座、摆件等相对较小的物件。”

吴向平透露,最开始团队按照美术老师的图纸雕刻,查了很多关于商周时期文字资料,“我们需要按照那时候的风格来做,首先要达到吸引自己的效果,最开始美术老师说的话我们不太懂,但是听他们说得多了,也听懂一点。”

因为龙德殿的木雕工作体量很大,费力又费时,所有柱子,横梁,雀替上面都有雕花。龙德殿门口有四根大柱子雕工十分精美,曾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正是这几根柱子吴向平团队来来回回改了好几个月,“我们按照图纸雕刻,基本上没有偏差,但是实物呈现的视觉效果和效果图不一样。开始也有不少人难以理解严格照着图纸做,怎么会一直通不过呢?花了十天半个月完成的作品,已近乎完美,又得从头再来,确实一时难以接受。”吴向平表示,他非常理解剧组的用心,影视道具与工艺品不一样,更注重审美,就拿这些柱子来说,图案、纹样必须符合商周时期的风格,还得跟背景和谐融合。为此,剧组美术老师需要一次次比对调整,确定最终的美术设计方案。

这几根柱子雕完后,他们摸清楚了套路,越来越顺手了,“后面我们知道手法和套路了,做什么活都快了,对木雕里面的文化也有了印象,因此后面的摘星阁、鹿台图纸拿过来后,就非常顺利了。”

龙德店主屏风几百个小部件都是手工雕琢

《封神第一部》中,商朝王城朝歌有龙德殿、鹿台等多个主体场景。龙德殿中的道具和建筑部件都是手工雕琢。令雕塑师寇杰印象最深的道具是龙德殿中的主屏风,这个屏风体量很大,大概有四、五米高,好几吨重。

为了方便安装和运输,制作过程中要把这个屏风进行拆分,有几百个小的部件,对这些小部件分开雕琢,雕琢完成后再进行组装,为了让屏风更加稳固,道具师在木雕内部用钢架进行加固,最后要把钢结构固定在地基上。这种复杂的制作流程需要各部门的精准协调,很费时间和精力。

寇杰

据了解,制作这个屏风足足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此外,一些兵器的雕工也很复杂,“封神的兵器和以前其他电影做的兵器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殷寿的剑,还是质子的盾牌,它的工艺都特别复杂,花纹都极其精美,有时候我们都很难相信这是我们手工雕出来的,有的时候,一把剑需要雕一个多月,甚至更长时间,所以雕塑师在道具制作过程中确实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寇杰,80后。201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被保送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寇杰2016年进入电影雕塑行业,曾为担任电影《阿修罗》《环太平洋2》《图兰朵》《满江红》的雕塑师,在著名影视制作人黄宝荣的引荐下,寇杰加入《封神三部曲》剧组。

寇杰向我们介绍了《封神第一部》剧组雕塑师团队的构成,负责泥塑工作的雕塑师大概有40多位,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一些很有经验的老师傅,这些雕塑师大部分是雕塑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清华美院的有15位,中央美院雕塑专业的也有两三位,还有其他大学的雕塑专业毕业生,大家专业能力都挺强的,正是有了这么专业的雕塑团队,才让封神的道具制作质量有了很好的保障。”

寇杰讲述,《封神第一部》每一件道具的呈现都是多个部门紧密配合的结果,道具师拿到美术组设计完的图纸后,先讨论制作工艺和方法,然后和美术指导沟通,协商出一个最优的制作方案。每个道具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工艺、材质、功能、使用环境都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对作品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使道具既符合电影的审美需求,也要符合电影的使用功能,道具制作一定要平衡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关系。

每次看完电影后寇杰都有一个习惯:静候电影片尾的字幕播放完再离场,在《封神第一部》几千名演职人员的名单中,寇杰还是能够努力发现自己名字。但是寇杰还细心地发现,有几位工作人员的名字已经打上了黑框,这说明当时一起并肩奋斗的伙伴有的已经去世了,令人感到惋惜,这些伙伴没有能够见证封神的高光时刻,值得欣慰的是封神的完美呈现和一致好评是对8000位工作人员努力付出的肯定与褒奖。

《封神第一部》内地票房目前已破26亿元,《封神第二部》的后期制作也将提上日程。作为视效总监的道格拉斯曾表示,第二部的视效制作目前还在沟通讨论中。因为视效技术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更新迭代,“(《封神第二部》)可能会用到虚拟拍摄技术,还有AI技术,主要是这两方面,让我们从规划上将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任宏伟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封神   木雕   屏风   玉器   剧组   兵器   雕塑   道具   团队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